李天佐教授:酸鹼狀態的評估

SB<22 代酸

SB>27 代鹼

用AB、SB評價呼吸酸鹼失衡可能與用PaCO2、鹼剩餘(BE)評價有一定差異,這與HCO3-取值範圍有關。

三、判斷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為PaCO2 、 BE(SB)

1. 在PaCO2 與BEecf(SB)升降方向一致的情況下,若pH值與其方向一致,則關鍵因素為代謝。若pH值與其方向不一致,則關鍵因素為呼吸。若pH=7.4,雙方作用相等,代謝和呼吸均為關鍵因素。

2.若 PaCO2與BE(SB)升降方向相反 ,呼吸和代謝均為關鍵因素。

四、判斷AG

AG=Na+-(CL-+AB),AG正常值為8 mmol/L 到16 mmol/L ,當患者AG>16 mmol/L 則為高AG代酸,AG<8 mmol/L 則為低AG代鹼。當患者處於高AG代酸或低AG代鹼時,需計算corrHCO3-,得出無AG異常影響下的HCO3-。

corrHCO3-計算方法:corrHCO3-=AB+△AG(△AG=AG-12)

五、最終診斷

判斷單純型還是混合型酸鹼失衡

1、當代酸或代鹼為關鍵因素時,應先確定代謝因素,同時判斷是否混雜呼吸因素。

首選組織間液的剩餘鹼(BE),確定代酸或代鹼的診斷,若AG正常,則為正常AG代酸/代鹼;若AG增高,則為高AG代酸;若AG降低則為低AG代鹼,之後計算PaCO2預計代償值,判斷是否合併呼酸或呼鹼(範圍內為單純型)。

然後,下一步判斷AG,若AG異常,則進一步對代謝分型,計算corrHCO3- ,然後與HCO3-正常範圍比較,若corrHCO3-在22~27範圍內則維持原診斷;若corrHCO3->27,則合併正常AG代鹼;若corrHCO3-<22,則合併正常AG代酸。

2、當呼酸或呼鹼為關鍵因素時,應先確定呼吸因素,同時判斷是否混雜代謝因素

比較二氧化碳分壓,確定呼酸或呼鹼的診斷,隨後判斷AG,若AG增高,則合併高AG代酸;若AG減低,則合併低AG代鹼;之後計算HCO3-的預計代償範圍。最後判斷AG,若AG正常,則用SB與HCO3-的預計代償範圍比較:

李天佐教授:酸鹼狀態的評估

判斷酸鹼失衡的急慢性

血氣分析本身只是用公式預判,因此判斷時主要參考臨床真實情況,在PaCO2 每升高或降低10 mmHg的前提下,當pH降低或升高0.08時,可判斷為急性呼吸性酸/鹼中毒;當pH降低或升高0.03時,可判斷為慢性呼吸性酸/鹼中毒。

李天佐教授:酸鹼狀態的評估


李天佐教授:酸鹼狀態的評估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李天佐教授

來源:友誼麻醉-血氣分析及酸鹼平衡培訓班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