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保險王敏:“新保險”體系將帶來三大變革

之前小俠就新保險是什麼

發表了自己的認識與見解,其實現在很多保險企業都在強調保險創新,但是新保險的大概念是由眾安保險提出,下面就引用一些他們的一些解讀給朋友們。

眾安保險王敏:“新保險”體系將帶來三大變革

眾安保險董秘王敏

10月16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聯合畢馬威中國在北京正式發佈題為《保險科技:構築“新保險”的基礎設施》的報告,闡釋了新保險的發展理念,並提出保險科技是新保險的基礎設施,作為硬件,市場規則、監管規則就是新保險的軟件,在未來“軟件”和“硬件”會發生更多的化學反應,通過更好地融合,將構築一個更高效、更兼容、更平衡和更人文的“新保險”體系。

眾安認為“新保險”作為全局性思考的推演與歸納的結果,它將是數字經濟時代保險發展的新形態,是保險行業應對宏觀經濟層面的深度轉型可選的新發展模式,“新保險”理念將豐富保險的內涵,引領保險行業向“更人文”、“更高效”、“更兼容”以及“更平衡”的方向發展。

在“新保險”的邏輯下,不管是監管、市場參與主體以及用戶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提升用戶的服務體驗;與此同時,因為科技與市場、用戶以及監管相互之間的耦合協作關係,“新保險”將給行業帶來以下三方面變革:第一,從可能性到可行性;第二,從賦能到融合;第三,從薄價值到厚價值。

從可能性到可行性

科技給保險行業帶來的並不只一個風口,而是帶來了一雙“翅膀”。我們希望科技給保險帶來的這雙“翅膀”既要有可能性的想象力,同樣可以掌控方向、具有可行性的實操能力。

(1)體現為計算能力的爆發。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應用,以電商交易為例,2017年“雙11”當天,僅天貓商城就生成了超過8億筆物流訂單,交易峰值達32.5萬筆/每秒。新經濟對保險公司的業務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應用也帶來新的解決方案,例如眾安在2017年雙11期間,保單的峰值處理速度達到了3.2萬單/秒,正是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支撐,才不斷實現高併發業務的可能性。

(2)體現為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科技給保險行業帶來服務能力的提升遠超我們的想象,例如以2017年為例保險行業新增近175億張保單,眾安2017年為用戶提供54.46億張保單,佔據整個行業的1/3,很多人看到這一數據會有疑問,眾安如何實現對海量保單的處理?一方面是通過雲架構降低處理成本;二是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在行業不斷普及和應用,部分業務實現了非人工操作,從而降低成本;此外,眾安通過連接超300多個場景,並將行業過去累積的大量數據做產品適配,從賣保險變成用保險,在不同場景下與用戶交流,併為其提供解決方案。

(3)體現為觸達手段的豐富。

保險服務跨終端、多渠道的體驗的延續性和一致性也將更好的保證,這給未來保險帶來更多的想象力和可行性。為何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是一家財險公司?回顧中國過去的發展,包括互聯網的發展,首先實現物的數據化過程,包括基於電商的一些消費保障型的保險,前提是整個交易流程在線上數據化,從而可以基於交易流程來匹配相應的保障方案。

而隨著未來觸達手段的豐富,除了物的數據化以外,人也在不斷地數據化,包括其生理信息、生活軌跡、運動習慣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可以被記錄,在人的數據化過程中,我們將在“新保險”進程中看到新趨勢和變化,這樣的趨勢和變化將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驚喜,科技也將為保險行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從賦能到融合

(1)全要素科技化。保險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一系列新興技術在保險業務的應用幾乎涵蓋了從產品開發、營銷、承保、理賠直至客戶服務的全流程,並且其作用範圍也逐步從保險銷售延伸至業務運營的中後端及保險服務的最終體驗。

(2)客戶體驗一體化。金融屬性與服務屬性的深度融合,從用戶真實需求的角度來分析,用戶更期待的是一種事中風險管控以及事後輔助其進行風險補救的一系列服務,而不是單一的財務補償。因此,保險天然理應具備“服務屬性”,隨著科技應用在保險業務中的持續深入,人們對保險“服務屬性”的認知得以刷新,基於數據,利用科技,進行風險管理和風險補救的串聯,進而實現客戶體驗一體化成為可能,保險產品的金融屬性與服務屬性將進一步深度融合。

(3)跨界連接生態化。大保險跨行業的深度融合,在服務為本的新保險時代,保險公司以用戶保險需求為核心進行地跨行業整合,是行業追求保險極致服務體驗的重要抓手。該商業模式的優勢在於通過跨行業的資源整合,保險用戶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以滿足,通過頻繁、便利的服務交互贏得客戶信任,最終達到更完整實現管理一個用戶或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的目的。

(4)科技人文化,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

從模式的角度來說,從互聯網保險行業的演進趨勢看,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線上賦能線下和線下賦能線上的雙向進階。互聯網保險也從簡單的獲客向更多保險產業鏈的更多環節滲透,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的邊界不斷消弭,二者將實現更深度的耦合。

“從賦能到融合”也預示著新保險或帶來的行業競爭意識的轉變,科技賦能讓企業間不在是競爭對立的關係,技術在企業中的角色定位將從以“提效降本”的“自我保護般的對抗”,轉變為以構建企業間“共生共贏”的戰略協同關係,並更注重市場的整體性完善,挖掘更多細分領域的空白市場。

從薄價值到厚價值

(1)從價值轉移到價值深度創造。 保險公司基於“大數法則”,通過對不確定事件的數理預測,向具有同類風險特徵的投保人收取保費,為其提供遭遇特定損失時的資金保障,在某種意義上,保險公司為投保人提供了一種“價值轉移”的金融服務。

在“新保險”邏輯下,面對更多互聯網主體的競爭,保險機構在風險單位的蒐集及簡單價值轉移上的功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這也反映出保險業核心能力仍難以構建一個壁壘,即行業一方面缺乏產品自身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持牌經營帶來的議價能力也在減弱。

而在構築“新保險”體系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去提升行業這種議價能力?我們不但要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讓科技在整個保險的產業鏈條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強化保險機構“防災減損”、“風險管理”、“恢復原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價值轉移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保險行業更大的價值,要通過做厚價值,把握競爭主動權,使保險與科技的融合,帶來更大的行業前景,滲透並分享產業鏈價值。

(2)從前向用戶到後向用戶。保險是天然的需求漏斗,每一個產品對應的每一位保險消費者都是潛在需求方,每一位出險的用戶則是精準的需求方。我們以往更聚焦在買保險的用戶,即“前向用戶”,大家都在集中尋找前向用戶。在未來“新保險”體系下,用戶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即向“後向用戶”的轉移,其實保險最大的“財富”是後向用戶。因為任何一個保險用戶都是帶著可能性去買保險,可能性的用戶比必然性的用戶基數更為龐大。從經濟學角度不難看出,保險是用戶收集以及戶需求收集最好的工具,就是把潛在的需求變成明確的專屬的需求。

在未來,隨著科技和保險深度結合,保險機構可藉助科技去精準篩選並提前鎖定消費者的需求,可就細分需求做用戶沉澱。從“前向用戶”到“後向用戶”,保險機構繼而有望從下游的產品供應商發展成為上游的用戶分發商,激發出保險更大的商業價值。

(3)從價值主張到價值循環

在“新保險”體系下,我們將不再強調保險能做什麼,而是考慮這個社會及用戶需要保險來做什麼。這就要求保險機構快速識別用戶需求,尊重用戶消費主權,並將企業與利益相關的其他主體間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價值對話機制尋求系統解決方案而非單一產品方案,解決用戶“面”而非“點”的需求痛點,與用戶的需求形成更良性的循環並耦合用戶的一些新需求,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並拓展新的空白領域,這個才是在“新保險”的維度下,科技給這個行業帶來的變革性變化。

“軟硬結合”夯實新保險體系基礎

在未來新保險體系下,監管、市場參與主體、用戶將具有高度一致性,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用戶的終極體驗。科技作為基礎設施的硬件,向市場參與者賦能;而監管法規和市場規則作為基礎設施的軟件,並通過與科技手段深度結合,促使市場呈現出更有邏輯、更有畫面感、更有想象力的新保險的平臺體系。

回顧中國的保險融科技發展之路,實屬不易,從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趟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科技驅動之路”,而非傳統的“負債驅動”或者“資產驅動”之路。據畢馬威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消費者的金融科技採用率為69%,位居世界前列;在互聯網保險這一細分領域,互聯網保險滲透率也從2012年的0.72%提升至2016年的7.5%,高峰時甚至達到9.2%。

科技在保險行業深入應用,使保險科技發展之路不斷被驗證,也為新保險體系的搭建奠定基礎。首先,從普惠的角度看,互聯網的保單覆蓋廣度仍在不斷提升。對用戶而言,保險的可獲得感在不斷增強。其次從風險防範角度來說,保險本身就是化解和管理風險的,互聯網保險保障著整個互聯網生態。同時,每一張互聯網的保單都對應著實體的生產、經營活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需求,也遵循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

“時來天地皆同力”,未來科技會給保險帶來更多可能。眾安將銘記“科技驅動金融,做有溫度的保險”的發展願景,將“科技驅動”與“社會價值”進行有機整合。科技也許會被質疑,但科技絕不會後退。我們相信科技的力量,也信仰相信的力量,期待與行業攜手在更宏觀的範疇上“讓天下的保險更有溫度”。

(本文系轉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