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春節前,我和好友去了趟故宮,當我們走到一個宮廷傢俱的展廳時,看到了一個海南黃花梨的圈椅,我朋友告訴在場的工作人員:你們這件海黃圈椅的背板是越黃的。工作人員無以為對,報之微微一笑,一旁的有位大領導風範的更是嗤之以鼻。我說朋友不必較真,首先工作人員不一定懂這個,不知道海黃和越黃有什麼區別和差距,其次,一旁的遊客以為你在裝13,人家肯定認為故宮裡面的東西一定是最權威的,包括我的思維邏輯也是如此。沒有想到我哥們更加認真了,說這個圈椅確實是黃花梨,但是不能標註海南黃花梨,一個椅子的背板是最貴重的部件,但是這件圈椅的背板卻是越黃的,那價值就差了老鼻子了。

前些天,我和好友去海南成交了一件一木三器的海黃傢俱,換了三套海景房外加現金,總價值達到了八百萬(下面我會講到這個故事),雖然說和沉香沒法比,但這在目前市場上也屬於比較大的交易了。關於這套海黃傢俱的故事有機會我再細聊。今天我們就先了解一下海黃的前世今生。在北京我們還去了陳麗華大姐的紫檀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遺憾的是沒有去海巖的櫚園黃花梨藝術館,身為著名作家,海巖寫出了不少經典作品,《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等。他的書我一般都看過,但是我最感興趣的是他的黃花梨傢俱。下次去北京一定會給大家實拍一下。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放眼世界我們就會知道到目前為止全部使用硬木做傢俱的,那只有我們中華民族了。中國人對設計的考究是最早要就不高,但是對材質的考究和要求是高層次的,不論到什麼時候材質永遠第一。就像我們不願意在黃金裡摻其他金屬,必須要24K純金,如果是18K就感覺不大好,這是一個最樸素的觀念。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海南黃花梨業內一般稱做海黃,以此區分與越黃,植物學科為降香黃檀,主要分佈在海南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三亞等地。目前,市場對海南黃花梨的產地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是隻有產自海南本土的降香黃檀才是真正意義的海南黃花梨。海南黃花梨的木性特徵是由海南島獨特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決定的。這就直接導致了即使是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和地帶,也沒有複製的可能性。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降香黃檀是以樹幹和根的乾燥心材入藥。味辛,性溫;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氣,闢穢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肝鬱肋痛,胸痺刺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穢濁內阻之嘔吐腹痛等症。其芯材顯紅褐色,材質緊密細緻,耐浸泡耐磨損,不裂不翹,並且散發芳香經久不衰,花紋自然形成各種圖案,紋路多變且無一相同,如同人類的指紋。是製作高檔紅木傢俱,工藝製品、樂器和雕刻、鑲嵌,美工裝飾等的上等材料。其木材經蒸餾後所得降香精油,既是香料上的定香劑,又是藥用物。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於1980年才被正式定學名為“海南降香黃檀”,民間慣稱“黃花梨”。 正由於成材緩慢、大料難得,海南黃花梨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絕跡。據瞭解,清宮曾經儲存了一些黃花梨木材,在乾隆退位時用去大半以置辦"乾隆花園",在袁世凱登基時則徹底用盡。從那以後黃花梨從此"銷聲匿跡",只留下實物物證和傳說。海南黃花梨基本絕跡海南黃花梨重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是在1963年上海博覽會海南代表團帶來的參展品。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2018年7月20日,位於海口市海墾路上的一株樹齡近60年的海南黃花梨樹被拍賣,成交價為264萬元人民幣。2018年11月2日,備受關注的海口市人民公園兩株海南黃花梨原木於上午9:00網上競價轉讓,經過將近4個小時的激烈競價,最終以1428.2萬元的價格成交,創下了歷史拍賣紀錄。這次拍賣的海口人民公園園區內兩株花梨樹(原檔案編號:HK0289,HK0290),受2014年臺風“威馬遜”的影響,自2015年7月出現樹皮開裂,樹葉枯黃等病狀後,經市綠委辦邀請廣州飄之綠名木古樹保護有限公司專家進行多次救治,但仍未存活。2016年6月,經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鑑定,此兩株花梨樹救治無效死亡。

也就是說如果樹沒有死的話,任何人和單位都不能拍賣。所以在圈外人來說,一直固有的觀念就是:海黃早就絕滅了,海南沒有海黃了。這個觀念其實大錯特錯,在海南以黃花梨為職業的店鋪或個人不低於數千人,放眼全國那就更多了。那麼海黃料從何而來呢?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最早一批藏家和商家是在文革期間收海黃傢俱.都知道自古海黃無大料,並不是樹長多粗就能出多大的料,海黃主要是針對除掉外皮後的芯材,也就是“油格”,往往是樹幹挺粗,結果鋸開後不是無格就是空心,這也應了“十檀九空”的那句話了,所以買料也稱為“賭木”或“賭料”。但這並不是說絕對無大料,這就要聊到第二種情況了——拆房料。在海南有很多舊民居里面用的都是海黃構件,有的運氣好還能碰到海黃大梁,而小件多回收於以前的算盤和秤桿還有農耕器件。第三種情況就是從倒閉藥廠和醫藥倉庫裡面收的,現在基本上沒有這個機會了。第四種情況是上山刨樹根,這些曾經無人問津,燒柴都嫌費事是的根料,如今成了搶手貨。第五種便是人工種植的新料。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海黃人工林與野生海黃的不同,人工林是人工干預自然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它改變了木材的性質。定期灌澆、施用化學肥料等人為因素讓樹木的生長速度加快,十幾年到幾十年即可成材。這就造成人工林與高山上完全暴露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野生木材不同的主要原因,其結果就是人工林的密度疏鬆,以及油性缺乏,從而導致其他木性上的變化。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因為現在的市場標準和以前有了巨大的區別,明清時只要是海黃就會被做成傢俱,哪管什麼油梨糠梨的。現如今卻不同了,一麻二瘤三鬼臉,紫油糠梨向後展,新料無油不值錢。也就是說花紋和油性是最重要的一個標準。

馬未都曾經這樣說:“黃花梨傢俱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它囊括的文化內涵不僅體現在傢俱作品的造型上,更體現在幾百年來的設計藝術上。現在沒人敢用這麼貴重的材料冒風險,大家都沒有信心去超過古人,因為這個文化符號太深重了。”1990年代出現古傢俱熱,大家忽然發現一個椅子能值10萬塊,就開始推崇硬木傢俱。其實過去也不便宜,但大家沒有經濟基礎。收藏舊傢俱的人不到買新傢俱人的1%,就需要做,市場推波助瀾。這時的古董熱和王世襄先生那本書有很大關係,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經濟因素。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曹昭《格古要論》亦記載:“花梨木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紋)有如鬼面。海黃帶鬼臉的板料可愛,花紋粗而色淡者低,廣人多做茶酒盞;按:此說為海黃特徵,並明確南藩亦出)。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載:“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於我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海南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傢俱。”書中還指出,海南檀木質比花櫚木更堅細,可為雕刻。從此可以得出結論,花櫚木和海黃並不是等同的。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這次我們海南行,去了好多地方,其中在五指山和白沙縣都見到了野生活體。只所以我朋友這套“一木三器”的海黃傢俱能達到這個價值,是有原因的。五年前,當時文玩市場比較火熱的時候,我朋友賭了一棵樹的整料,當時的價格是五百多萬,當時鋸開了三段,但是當鋸開直徑最粗的那段料時,發現中間是空心的,這一下就傻了眼了,因為如果這幾段全空的話,那就意味著血本無歸了,行話就叫“賭垮了”。賭垮料不外乎空心料 筷子料,無油料這幾種,有的一棵樹鋸開,有油格的才像筷子那麼粗,那就叫全垮。當時用什麼詞形容那種絕望都不過分,命運有時候就是喜歡和你開玩笑,剩下的那兩段料出乎意料的好,不但皮薄,芯材的油性和紋路都非常好。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如今能出家具的料太少太少了,請來的傢俱師傅當場測量,測量過後說可以做一套王世襄標準款的書案和圈椅(一木三器),剩下的小料可以做些鎮尺和首飾盒之類的。我朋友聽後才一下放了心,因為按照當時的行情僅僅這套傢俱就可以回本,剩下小精品也值不少。

當家具做出來後,我們都震驚了,紋路不但精美,油性也十足,所有海黃的花紋特徵全具備,這種滿花紋的傢俱,做了一輩子傢俱的師傅也沒有見過。後來我們發貨的時候專門負責打包的師傅也不相信這是一根料做出的整套傢俱。雖然不是古董傢俱,但絕對算是孤品了。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後來這套傢俱被一神秘藏家看上了,他和我朋友也是多年的關係了,但是這畢竟是幾百萬的交易,雙方一直在溝通, 16年的時候就提出海景房換傢俱的方案了,我朋友一直在猶豫,一是他在三亞有房子,二是當時海口周邊的房價已經六七千一平米了,後來又漲到一萬三作用,他感覺不划算,加上他自己太喜歡這套傢俱了,就一直拖著。去年因為孩子在國外讀書,花銷較大,就就動力心思,與該藏家聯繫,誰知道房價一下衝到一萬七八。好在藏家比較厚道,說可以按照去年的價格成交。最後成交總價是八百萬。

有鬼臉的木頭,明清皇親國戚的最愛,最有文化品味的木頭

朋友從年前猶豫到了年後,過了年我朋友就聯繫我,於是我們就飛海南,經歷了看房選房,又把傢俱重新給打磨了一下,然後給藏家發走了。發貨時還有個有意思的情節,在快遞公司卸貨時本來動作比較粗暴,當快遞小哥聽說要報價幾百萬時,馬上又增加了人手,小心翼翼的給卸了下來。

後來的事情比較順利,作為過程親歷者,從雙方交易到結束,買家和賣家都沒有見過面,認識的挺早,都是在微信和電話聯繫,從未謀面,這就是彼此的信任吧。

現在文玩市場稍有回落的,但是目前的怪圈依然存在,那就是——倒掛,麵粉比麵包貴,也就是說成品的價格比料的價格都低,導致這個狀況的原因,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影響,但是文玩圈不管如何發展,收藏級的精品的價值會很堅挺的,比較物以稀為貴,我經常告訴別人一句話,寧可買貴了不可買假了,買貴了還有個真東西,買假了,放多長時間也是垃圾貨,也不會有任何升值的空間。

關於黃花梨也是個大題目,說不完道不盡,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也可以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