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2019年秋,餘太山、李錦秀兩位先生主編的《絲瓷之路博覽》叢書迎來了一本新的力作。這一經典系列自2014年問世以來,至今推出書目已達三十餘種,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絲路沿線的多個領域。然而,論及絲瓷之路最東端的日本列島,相關研究專著卻始終付諸闕如,這不免令人心生遺憾。現今,《絲路的最東端——從倭國到日本國》(商務印書館,2019年9月出版)一書正好填補了這片空白,也使叢書的體系變得更加完整。

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作者劉可維先生,日本九州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求學期間,他師從著名的東洋史學者川本芳昭先生,傳承了對中國周邊民族和地區的濃厚興趣,日本列島的歷史自然也不例外。不過,正如本書的標題所示,作者意圖撰寫的並不是一部封閉的“日本國史”,而是將日本古代史置於“絲瓷之路”的大背景下加以審視,藉助卷帙浩繁的文獻記載和豐富多彩的考古實物,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日本列島與歐亞大陸碰撞和融合的壯麗畫卷。

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本書全篇不到十五萬字,但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從時間範圍來說,上起日本列島的史前時代,下至九世紀中葉的平安時代前期,前後跨度長達一千餘年。就內容而言,全書既有乙巳之變、壬申之亂等政治鬥爭的記錄,也不乏以三角緣神獸鏡、正倉院文物為代表的物質文化交流,此外還穿插著天孫降臨、高句麗建國等神話傳說。將如此紛繁複雜的內容井然有序地安排在一本小書之中,作者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可見一斑。

如上文所說,劉可維先生長期求學於日本九州大學。有趣的是,九州大學所在的福岡市正好位於九州島北部,長期以來作為日本列島從大陸獲取先進文化的窗口。公元前四世紀前後,為日本列島揭開文明史序幕的彌生文化就在北九州一帶登陸。談及彌生文化,稻作技術的傳入路徑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學術界爭論至今的焦點。對此,本書在第一章《渡海而來的彌生文化》就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作者指出,九州北部的粳稻接近於韓國同時期的稻作品種,而九州西北部的稻作更可能來源於中國的長江流域。換言之,彌生文化並非單一來源,很可能受到來自朝鮮、山東半島和長江中下游流域等多種文明的影響。這一觀點既是基於將出土的炭化米加以對比得出的結論,同時又與九州地區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稻作的傳入不僅給日本列島帶來技術上的革新,社會結構也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階級分化的加速,帶有防禦功能的環壕聚落在西日本各地出現,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史書中記載的“百餘國”。第二章《彌生眾國》中,作者首先介紹了漢帝國進軍朝鮮半島帶給日本列島的衝擊,以及三國時代曹魏政權與邪馬臺國的友好往來。隨後,作者沒有糾結於《三國志·倭人傳》中令人眼花繚亂的古國名,而是從中選取一支、末盧、伊都和邪馬臺四國作為探討的對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此靈活運用“二重證據”的方法,實現了考古遺蹟與文獻記載的有機融合。例如,壹岐島內的辻之原環壕聚落比對為《倭人傳》中一支國的國都,末盧國則相當於佐賀縣唐津市,其沿海地帶應是彌生文化最早的登陸地之一,目前所知日本最古老的水田遺址——菜畑遺址恰好就在此處。

進入古墳時代後,倭五王與中國南朝的頻繁交往為中國史書留下倭人的身影提供了可能;幾乎同時,《日本書紀》的記載也逐漸退去神話色彩,史料可信度有了質的提高。第三章《大和政權誕生》中,作者將目光投向了文獻中有關倭五王的記載,不僅詳細列出《宋書》中有關倭使朝貢的記載,同時結合《日本書紀》提供的天皇譜系,在倭五王相當於哪幾代天皇的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不過,作者並沒有將注意力從考古資料上移開。正如“古墳時代”的名稱所示,該時期日本社會的顯著特點就是各地出現了數量龐大、規模各異的古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前方後圓墳”。關於這種墓葬形制的產生,作者首先介紹了一種學界流行的觀點,即由彌生時代的周溝墓發展而來,連接墓葬與外界的陸橋不斷擴大就形成了方形封土。但是,作者也犀利地指出了這一學說問題所在,那就是缺少完整的發展序列。在此基礎上,作者將視線轉向了隔海相對的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地區,揭示出高句麗的積石墓中同樣存在前方後圓的形制,其源頭甚至可以追溯到東北亞地區的遊牧民族。

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梁職貢圖》中的倭人形象

本書的第四章題為“騎馬民族國家”,這無疑是全書中最特殊的一部分。僅從日本史角度而言,該部分內容只需一筆帶過,但作者的雄心顯然不止於此,正如上文所說,他是將日本歷史置於東亞大背景下加以考察的。在本章的第一節,作者使用大量篇幅詳盡梳理了騎馬文化在東亞大陸上的興起,指出其藉助南北朝的混亂局面傳入朝鮮半島,進而影響到日本列島。隨後第二節中,作者引入了著名的“騎馬民族學說”。簡而言之,古墳時代中期的墓葬裡,有關騎馬風俗的隨葬品出現了爆發性增長,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來自東北亞的騎馬民族進入並征服了日本列島。當然,騎馬民族學說也存在諸多問題,但誠如作者所言,該學說的主要意義並不在於徵服,而是強調文明的傳播。就日本列島而言,來自東亞大陸和朝鮮半島的渡來人就是傳播先進文化的主要力量。

經過三個多世紀的戰亂,中國大陸終於在六世紀後期迎來了統一的隋唐帝國,而在朝鮮半島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的紛爭正呈現出白熱化的趨勢。出於種種利益糾葛,處於鼎盛的隋唐帝國和逐步建立律令制度的倭國先後介入其中,使朝鮮半島成為東亞世界的風暴中心。在第五章《日出處天子》前半部分,作者要言不煩地為讀者講述了朝鮮半島局勢的風雲變幻,七世紀六十年代初,一場國際性大戰一觸即發。經過白江口一役,百濟復國勢力全軍覆沒,倭國的軍隊也自此退出朝鮮半島。緊接著,作者又把注意力轉向了戰後倭國境內拔地而起的山城。過去的研究通常強調山城的防禦功能和此時東亞世界的緊張氣氛,作者則另闢蹊徑,旨在揭示倭國山城呈現出的特殊規律,那就是建造山城時往往會在山下的平原另建一座城。這一建造手法與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百濟山城如出一轍,由此不但可以證實百濟遺民參與了山城的建造,也為進一步理解太宰府的形成及功能提供了重要線索。

白江口之戰的失利迫使日本撤出朝鮮半島,同時也加快了國內的律令制度建設。伴隨八世紀初《大寶律令》的頒佈,倭國將國號改為日本,以嶄新的面貌迴歸東亞世界之中,第六章《日本國》便是記述了這一歷史性轉變的來龍去脈。此後不久,元明天皇帶領文武官員遷都平城京,由此拉開了奈良時代的序幕。然而,這一時期的政局並不穩定,藤原廣嗣掀起的叛亂迫使聖武天皇離開平城京,輾轉於恭仁京、難波京之間。正是在顛沛流離的過程中,聖武天皇決心建造一座鎮護國家的大佛,這便是東大寺盧舍那大佛的緣起。儘管奈良時代政局動盪,卻是日本在外交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時代。不僅有一批批遣唐使進入唐朝,新羅和渤海的使者也陸續來到日本,促進了東亞世界物質文化的極大交流,流傳至今的正倉院文物就是這段黃金時期的見證。

本書以詳盡的史實和生動的文筆,帶領讀者完整領略了從倭國誕生到日本國登場的宏大歷史。在此過程中,作者對考古資料駕輕就熟的運用堪稱本書的一大特色。無論是漢倭奴國王印、三角緣神獸鏡,還是形制各異的古墳、成對出現的山城,以及金銅的馬具、琉璃的茶盞等,都如同一顆顆散落的珍珠,經由作者以縝密的學術思維,將它們恰如其分地點綴在東亞交流史的恢弘畫卷之上。在作者的筆下,考古材料不再是缺乏文獻記載時的替代品,而是自始至終參與歷史敘事的核心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並非艱澀難懂的學術專著,它在重視學術性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可讀性。例如,在涉及邪馬臺國的定位時,作者沒有連篇累牘地介紹學界大和說與九州說的激烈爭論,而是從考古學角度分別指出兩者的優缺點,將判斷的權利交還給了讀者。又如,作者在介紹古墳的規模時,獨具匠心地將之與中國的漢唐帝陵進行了對比,指出部分古墳的規模甚至超過中國的帝陵。由此讀者不僅對古墳大小有了直觀的印象,該時期地方首領層的發展狀況也躍然紙上。此外,圖文並茂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全書近一百幅圖片,有一半是作者親自拍攝,地域上涉及中、日、韓多個地域。作者或是親身走訪當地,或是轉載自可靠的來源,將圖片有序排放於書中,圖文內容交相呼應,所下功夫可見一斑。

由於涉及內容過於繁雜,文中似也有若干細節可做進一步探討。首先,作者將蕭梁時期《職貢圖》上的百濟使者形象和倭人使者形象加以對比,進而指出倭國相對於朝鮮半島仍存在落後性,特別是在文化領域未能系統導入中國文化。但是,《職貢圖》上的倭人形象實際是根據《三國志·倭國傳》的記載繪成,並不能反映南朝時日本列島上的真實情況。從出土的埴輪(日本古墳的一種土偶殉葬品)來看,當時倭人的服飾文化已有明顯的進步,只不過相比朝鮮半島依然存在差距。

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日本大阪府百舌鳥古墓群的大仙古墳(推定為仁德天皇陵)

其次,本書在介紹隋使裴世清向倭王遞交詔諭的情景時,基本沿襲了《日本書紀》的相關記載。也就是說,當時沒有依據冊封國與被冊封國的禮儀進行宣詔,而是經由倭國大臣將詔諭轉呈給了倭王,原因或許在於推古天皇是一位女天皇。但若真是如此,裴世清似乎沒有理由不將這一信息帶回,畢竟女性君主在當時的東亞世界中尚屬罕見。因此,筆者更傾向於認為,裴世清確實按照冊封國禮儀向倭王(很可能是聖德太子)宣讀了詔諭,倭王也以蕃王身份親自接受詔書,只是《日本書紀》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對不利於天皇家的史實進行了粉飾。

我讀|《絲路的最東端》:一本獨具匠心的日本小史

推古天皇畫像,叡福寺藏

最後,書中還有少許文字上的誤植,如“壹岐”全書皆寫作“壱岐”,第233頁的“和銅開彌”當為“和銅開珎”之誤,正如作者在後文中所說,錢文中的“珎”即為“珍”字,與中國錢文中的“寶”字相通。當然,這些細小的問題都不影響本書成為一部質量上乘的佳作。

九世紀中期,作為新興勢力的海商群體在東海上崛起,民間貿易得到空前的發展。本書的歷史敘述至此戛然而止,令讀者深感意猶未盡的同時,彷彿也暗示著一場新舊時代的交替即將到來。事實上,進入九世紀後,東亞各國都面臨著國內局勢的動盪不安,彼此間的官方聯繫也逐漸減少。但是,這絕不意味者東亞世界就此走向沉寂,伴隨新羅海商和唐朝海商相繼登場,東亞海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一個交流更加廣泛、參與者更加多元的全新東亞世界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