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炭疽病的症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桃樹炭疽病是桃樹的重要病害,常常導致桃樹果實品質及產量的下降,影響農戶們的種植效益。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桃樹炭疽病,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其症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桃樹炭疽病的症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症狀:

(1)枝幹。新梢病斑長橢圓形,暗綠色、水漬狀,後漸變為褐色,邊緣帶紅褐色,略凹陷。天氣潮溼時,表面長有橘紅色的小粒點,病梢向一側彎曲。當病斑環繞枝條1周後,枝條上端枯死。(2)葉片。葉片以主脈為軸心,兩邊向正面捲曲,有的捲曲成管狀,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後期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橘紅色至黑色的小粒點,最後造成葉片穿孔。(3)果實。幼果果面呈暗褐色,發育停滯,萎縮硬化。稍大的果實發病,初生淡褐色水漬狀斑點,逐漸擴大,呈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顯著凹陷。後在病斑上有橘紅色的小粒點長出。

桃樹炭疽病的症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病原:

病原為盤長孢狀刺盤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世代為桃炭疽菌Glomerella persicae Hara.屬子囊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盤上集生分生孢子梗,線狀,單胞,無色,大小(17~26)μm×(4~5)μm,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內含2個油球,大小(16~23)μm×(6.9~9)μm,周圍有膠狀物質。(2)特性。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左右,最低12℃,最高33℃,致死溫度為48℃10分鐘。分生孢子萌發最適溫度為26℃,最低9℃,最高34℃。(3)寄主。僅為害桃。病原在病梢組織內越冬,也可以在樹上的僵果中越冬,春季借風雨或昆蟲傳播,侵害幼果及新梢,引起初次侵染。以後於新生的病斑上產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

發生規律:

(1)品種因素。一般早熟桃發病重,晚熟發病輕。(2)氣候因素。桃樹開花期及幼果期低溫多雨,有利於發病。果實虛熟期,則以溫暖、多雲、多霧、高溼的環境發病嚴重。(3)栽培因素。生長過旺,種植過密,掛果超負均能導致發病重。

桃樹炭疽病的症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及時清除樹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枯枝落葉,集中處理。防止雨後積水,以降低園內溼度。適當增施磷、鉀肥,促使桃樹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果園內套袋時間要適當提早,以在5月上旬前套完為宜。(2)藥劑防治:芽萌動前噴1∶1∶100波爾多液,或波美3~4度石硫合劑混合0.3%五氯酚鈉。落花後至5月下旬噴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1 000倍液,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5~6次,其中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噴藥最重要。桃樹生長季節中,銅殺菌劑慎用,避免造成藥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