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經過兩年拍攝、多地走訪,大型脫貧攻堅系列紀錄片《承諾》順利完成。將於4月26日起每天20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CCTV9)播出。據悉,該片共五集,每集50分鐘。

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從“承諾”二字本身的立意出發,紀錄片《承諾》講述了在“精準扶貧”的宏大時代命題下,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人們共同完成理想、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故事。

每集由兩個不同省份的故事穿插講述,每集故事有一個內在指向——精準扶貧所面臨的挑戰和探索。這些故事各有側重,同時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是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沉澱、突破、感召以及思考。

為何要精準扶貧,這些真實的故事將會給出答案;形形色色的貧困很難一概而論,卻有著同樣的謎題。

勾藍瑤寨有著上千年曆史文化,但貧困落後卻困擾著寨子裡的人。面對脫貧攻堅,他們準備打開寨門,發展旅遊來脫貧。在時代的巨浪中守護鄉愁,千年古瑤寨真的準備好了嗎?

湖南石門大山深處,老百姓與古茶樹世代相伴。生活窮困,大山擋住了他們的眼界,也擋住了發展的步伐。身患殘疾的兒子想到外面看看世界,70歲老人一生都在為之努力。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那麼難嗎?

洪澤湖上,從山東打魚漂泊到江蘇的一個水上漁村,一條船一個家,男人女人和孩子。水上生活,幾乎與世隔絕,孩子教育、老人養老、病人就醫等問題,何時才能得到改善?

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主創表示,紀錄片《承諾》從開機之日起,跨越2019年,迎來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了從全國各地精準扶貧的偉大事業中尋找最鮮活、最典型的扶貧故事,選取最具典型意義的縣域地區,攝製組兵分多路,奔赴湖南、廣西、雲南、貴州、海南等多個省份,經過長達兩年的紀實蹲守、跟拍,通過記錄扶貧工作者以及困難群眾的日常狀態,還原了精準扶貧一線的真實情況。

想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扶貧工作者是中堅力量,也是決定因素。全國廣大扶貧工作者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片中一位扶貧工作者吳國良的故事,讓人感慨良多。扶貧調研時,他不幸墜崖身亡,父親、妻子和弟弟一家人繼續奮戰在扶貧攻堅一線,完成親人未完成的心願。

時至今日,吳國良工作的地區脫貧摘帽,他的家人和同事用行動實現了扶貧的承諾。

像吳國良這樣的扶貧工作者還有很多,斯琴扣、薛茂彬、梁昌旺……他們奔波在祖國南北,奔波在產業扶貧的路上,終其一生,無怨無悔。他們用默默堅守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完成改善生存環境、迎接美好生活的承諾。

脫貧工作除了需要兢兢業業的扶貧工作者,村民奮發向上、努力想要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也必不可少。自身有了奮鬥目標,脫貧路上就更有幹勁。為了實現幫扶志願者的遺願,薛家村的村民們自發修路不惜立下生死狀;為了保護自己家園的綠水青山,崗薩村的老百姓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上撿垃圾;庫區移民小周,在政府發展山地經濟的政策鼓勵下回鄉創業當果農;大漠裡的貧困戶巴特爾,主動貸款買駱駝,學習現代化的馴養和擠駝奶技術,通過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本片以客觀冷靜的視角、溫暖親切的人文關懷、平實的敘述風格完成一次“國家與人民的對話”,講好中國特色的扶貧故事,引發人們對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思考。除了客觀記錄和展現之外,本片還有背景和數據支撐,希望通過片中的案例和故事,傳遞和解讀政策、提煉和歸納主題,為世界減貧這一難題提供借鑑和樣本。

本片每集都有一個脫貧攻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第一集主要涉及包括公路建設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讓脫貧攻堅行穩致遠的一項兜底措施;第二集圍繞安居,講述了易地扶貧搬遷和“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第三集講述產業扶貧的時代挑戰;第四集則是依靠傳統技藝和歷史文化助力產業脫貧;第五集主題是未來,講述保護綠水青山的生態扶貧和關乎下一代的教育扶貧。

主創表示,希望通過紀錄片的表達,讓人們對對口幫扶地區社會、經濟、民生狀況深入瞭解;用直觀形象的聲畫語言,使觀眾深切體會到對口幫扶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性化訴求的力量。從而激發更多人參與到扶貧行動中來,匯聚起戰勝貧困的強大正能量,是紀錄片人辛苦創作的最大價值。

一部扶貧紀錄片,記錄的不僅是脫貧攻堅的故事,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的信心和決心。

紀錄片《承諾》週日開播,解碼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