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說說農村“會”的事

關注衛輝慢生活,美好人生從慢生活開始

■ 讀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


新鄉故事:說說農村“會”的事


□陳鴻溪


說到農村“會”的起源,一部分是按農時人為自發興起的。比如:穀雨會,小滿會。人們根據農時的需要,利用唱戲、歌舞團等娛樂形式,吸引商戶按時擺攤設點。還提供合適的場地,甚至用管飯的優惠條件,逐漸將“會”固定並興隆了起來。百姓們稱為“起會”。特別是農時急需的木鍁、荊叉、鐮刀……老農們專注地試試手,精挑細選,那種神態,不亞於作戰前戰士的磨槍備戰。另一部分部分則是廟會,比如,關老爺生日等。具體說說說柳位會吧,農曆的三月二十二是柳毅大王的生日。柳位是柳毅故里,是《柳毅傳書》的發源地。柳毅是治黃英雄,他克己奉公,捨生忘死,一心為民,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廟會是具有紀念意義的,所以,廟會是不會更改時間的。


伴隨著“會”的興起,十里八村,親戚朋友,趕會吃飯問題,自然要投親靠友。熱情好客是國人傳統,當然不會一碗家常飯了事,這樣,待客就成了主辦方的大事。


商戶們自然信息靈通,商機不會錯過。他們對方圓幾十裡哪村的大會,可是時間把握的相當準確。他們往往半月前就找好場地,還會用白石灰劃好四周的白線,或放上一根棍子等物品,表示“這個地方歸我用了”,還不忘為主家遞上一支菸,拉拉近乎,說上幾句客氣話,畢竟這是人家的“二畝三分地兒”。


新鄉故事:說說農村“會”的事


他們提前兩天趕往現場,提前有客或備貨的村民,可以在一道街內享受“一條龍似的購物服務”,芹菜、蒜薹,豆腐皮,豬肉、鯉魚,白條雞等,數不盡數。如果你想上點檔次,不用擔心,超市內,街道旁,杜記牛肉、萬戶寨驢肉、下街燒雞,道口燒雞,衛輝豬臉、豬耳朵等,絕對貨真價實。簡易遮陽棚、太陽傘、奔馬車……林林總總,佈滿一道大街,大夥來往穿梭,貨比三家,煞是熱鬧。村民們大兜小兜,甚至裝滿了蛇皮袋。


“純驢肉啦!不純不要錢!嘗一嘗,看一看,不想要了你再轉。”“甜格擋(甘蔗)啦,甜的很,甜的木法說!”“新型擦桌布啦!你不用學,不用練,多少油膩都滾蛋!”商戶別樣、高亢的叫賣聲,一陣高過一陣。“你家有多少客兒?”“俺家至少兩桌吧。”“俺家至少四桌”“這幾年都不準備太多的菜了,多了都吃不動,幾個硬菜不能少。”大夥兒談笑著,交談著。有的還專門從新鄉、鄭州等地趕來,就是為了見見親戚,感受一下“會”的別樣氛圍。


這兩天,東道主全家出動,打掃衛生,準備桌凳,洗刷盤子,煮肉,過油……忙的腳不挨地,不亦樂乎。


新鄉故事:說說農村“會”的事

說到“會”的禮物,大約二十多年前,人們“趕會”的禮品大多是麻燙(油條)、糖糕之類,有的還提前找來“師傅”,幾兩白礬,幾兩鹽,和麵、生火……好一陣忙活。對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吃一口“麻燙”,又焦又香,滿嘴流油,實在是人間美味,解饞、得勁。哪還顧得上斯文。正因為如此,客人離去,主家還專門在籃子裡留下幾條麻燙,作為“回禮”。有一個這樣的笑話:兩個乞丐調侃,甲說,我要當上皇帝,這一道街只能我去要飯,別人都得靠邊站。乙說,嘻!你——都當了皇帝了,誰還要飯?我要當了皇帝,就天天吃麻燙!


現在,親戚、朋友的禮品大都被方便麵、火腿腸一類所代替。也有看似“兩膀抬一個頭”的年輕人,其實,人家“紅包”早發過去了。


正會當天十時後,汽車、電三輪、電二輪等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佈滿了方圓四方的公路。伴隨著小孩子嘰嘰喳喳的嬉笑,形成了浩浩蕩蕩的趕會車流,也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而今,隨著交通的便利和網購的便捷,真正趕會購物的遠沒有了當年的熱鬧,但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蹦蹦床,碰碰車,烤香腸,冰糖葫蘆,棉花糖……孩子們時而解饞,時而玩耍,穿來穿去,嘰嘰喳喳,高興的像過年一樣。出門的閨女回到孃家,自然要擔起半個“東道主”角色,陪陪父母,忙忙後廚,還不忘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抽空見見難得一遇的兒時“閨蜜”,一番兒女家常後,自然伴隨著歲月的感慨。


新鄉故事:說說農村“會”的事

“哎呦,俺外甥又長高了,學習咋樣?”“老大快畢業了吧?談個朋友沒有?”“姐,你今年養豬可以呀!今年二師兄的身價都快攆上唐僧了。”“其實吧,人掙多少錢都是次要的,只要不去衛輝人氣最旺的地方消費就行。”“衛輝哪人氣最旺?”“醫專麼!”飯桌上,大家推杯換盞,談生活,談思想,談養生。歡聲笑語中,氤氳著濃濃親情。


至於唱戲的傳統,部分村莊還是保留了下來。特別是逢會唱戲,還要當屬柳位,因為那是紀念柳毅大王的,並非僅僅娛樂。東、西柳位,一臺豫劇,一臺大平調,琴絃悅耳,鼓號陣陣,兩臺相距200米的戲臺,鼓樂和鳴,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四里八鄉的老人,帶著小板凳,今天聽豫劇,明天大平調,過足了戲癮。“姥爺,散戲了回家吃飯吧?俺媽叫我來接你類。”“不了,乖,回家也沒有多遠。”“那不中,夜戲比這還好看,不中。”不等戲罷,主家就等著招呼客人吃飯了。


雖時光流逝,世事變遷,但農村一年一度的“會”,卻保留在村民的靈魂深處,因為它承載著歷史,記錄著文化,傳遞著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