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動員全省職工建功復工復產和高質量發展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在4月24日召開的省總工會十三屆三次全委會議上,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常增月受省總十三屆常委會委託所作的工作報告經審議通過。現就報告要點進行摘登和解讀。

2019年的主要工作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按照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全省各級工會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省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政治理論、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查擺問題、擔當負責整改落實,累計走訪基層單位108個,座談900餘人次,查擺出“密切聯繫群眾的經常性不夠”等7個方面24個問題。截至目前,21個問題已整改到位或取得積極進展。

■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奏響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昂揚旋律

全省各級工會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職工誦讀活動3100多場,覆蓋職工560萬人次。在全國率先以省兩辦文件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措施》,召開全省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會。隆重召開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評選表彰988名省勞模和先進工作者、196個先進集體,發佈了10名河北大工匠和10名河北工匠。舉辦職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特別節目,組織開展“勞模工匠宣傳月”等系列宣傳活動。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連續七年開展職工道德模範選樹宣傳。深入開展職工志願服務。“河北工運事業發展歷程展”建成試展,張家口市工運史館、秦皇島北戴河區勞模主題公園、邯鄲市叢臺勞動公園等一批勞動公園(廣場)開工建設,建成324個職工書屋,職工文化“五個一”精品力作不斷湧現。

■廣泛開展建功立業活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圍繞“三件大事”舉辦雄安新區勞動和技能競賽暨第三屆京津冀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實施京津冀交通一體化23個重點建設項目勞動競賽,2.4萬多名職工參與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勞動競賽。舉辦了12個緊缺工種的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帶動各級參賽職工近12萬人次。全年創建省級創新工作室98家。全省各級工會組織積極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泛開展扶貧志願服務活動,省總工會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定點幫扶的深度貧困村已脫貧出列。紮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先後召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會議和全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推進會,推動出臺《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等23項政策制度,持續促進政策銜接和落地。堅持以技能培訓促職工職業素質提升,全年組織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8萬人次。

■切實履行維權職責,助力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在全省廣泛開展“民主管理進民企”活動,推動“一知三建四規範”進基層進企業。聯合省三方四家制定出臺《關於實施集體協商“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行動計劃》,全年簽訂集體合同3.5萬份,覆蓋企業7.07萬家、職工480萬人。貫徹落實《河北省勞動法律監督條例》,6萬家企業成立了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督促整改勞動違法行為5700多個。探索構建工會、人社、法院、司法“四方聯動”化解勞動爭議糾紛機制,全年市級以上工會共接待處理職工信訪案件3325件次,實施職工法律援助案件621件,為1214名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071萬元。

■做實做好服務職工工作,持續打造幫扶服務品牌

聯合省人社、民政等7部門下發《關於實現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目標的實施意見》,各級工會合力攻堅,全省有3406戶建檔立卡困難職工實現脫困,到2019年底仍在檔管理的1391戶困難職工經政府救助和工會組織常態化幫扶,已全部達到解困標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並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困難職工解困脫困、職工困難幫扶防困、常態化送溫暖的梯度幫扶長效機制。

一年來,各級工會送溫暖走訪企業1161家,籌集慰問款物5700萬元,慰問一線職工10.5萬人;發放職工互助“一日捐”救助金1.28億元,受益職工4.5萬人次;發放省部級以上勞模專項補助資金3711萬元,幫扶救助1315人,組織939名省部級勞模和1922名一線職工參加療休養。出臺發揮縣級職工服務中心作用的指導意見,積極引導73家示範性縣級職工服務中心發揮樞紐型服務平臺作用。全省新建“愛心媽媽小屋”600家、“戶外勞動者驛站”209個。探索開展了暑期職工子女愛心託管工作。

■大力加強制度和實踐創新,推動工會改革向縱深發展

聚焦更好發揮基層工會作用,制定《關於加強鄉鎮、街道、開發區、現代農業園區工會規範化建設實施辦法》,分5年時間提升規範化建設水平,全部實現“六有”標準。補助資金997萬元支持市縣工會開展社工崗位購買工作,全省現有工會社工1156名,其中96%以上下沉到基層工會。2019年,省總本級用於維權、幫扶、開展職工活動及補助下級等項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達到78%。大力推進網上工會建設,基層工會服務平臺等四大平臺加快構建,196個網站組成的河北職工服務網網站集群和205個公眾號組成的冀工之家微信矩陣成為網上工會主陣地,辦理職工入會27.2萬件,業務法律諮詢7610件,聯繫服務職工的渠道更加豐富便捷。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鞏固發展

省總工會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召開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彙報交流會,促進機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年初組織召開全省工會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制定出臺了《關於建立和完善“五聯”工作制度密切聯繫基層聯繫職工的意見》,推進聯繫服務職工群眾的制度化長效化。完善市級工會評價指標體系,把黨的建設作為重要指標。進一步完善財務和經審各項制度,規範資金資產管理。

2020年的工作安排

今年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複雜嚴峻形勢,全省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指示,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和全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部署,切實履行職責使命,有效彰顯工會作為。省總工會設立防控專項資金1094萬元,全省各級工會累計投入3889萬元用於援鄂醫護人員、防疫一線人員的慰問和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省總工會單獨或聯合省直其他部門及時下發做好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協調特殊時期勞動關係、打好脫貧攻堅戰等多個指導性文件和倡議書,力促疫情防控與工會工作統籌部署、同步推進。全省各級工會態度堅決、行動有力,工會幹部衝鋒在前、下沉一線,全面落實聯防聯控各項舉措,為群防群治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今年全省工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圍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和全總各項安排,按照省工會十三大確定的“三三二三”總體要求和“四個十”工作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紮實做好思想政治引領、職工建功立業、精準維權服務、夯實基層基礎等重點工作,深入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工會改革,持之以恆抓好黨的建設,優化政策機制、協同集約推進、打造工作品牌,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新時代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工會工作

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各項安排部署。

■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強化以“大學習”課堂、職工讀書小組、職工誦讀活動為牽引的思想政治引領。各級工會廣泛開辦“大學習”課堂,普遍建立職工讀書小組,深化開展職工誦讀活動,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機關、進科室、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建設美麗河北——爭當最美職工、爭做中國好網民等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推動職工道德模範典型選樹宣傳,完善職工志願服務工作體系和工作制度,著力打造志願服務精品項目。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高質量推選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抓好全國勞模大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籌備舉辦好全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勞模工匠系列宣傳活動,集中宣傳一批勞模和工匠人才。緊扣我省高質量發展目標和產業導向,大力開展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尋訪宣傳。順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創新新時代工會宣傳工作新方式新方法新機制,不斷擴大工會工作的傳播力、影響力。

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深入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健康理念和防控知識的傳播普及。出臺《加強新時代河北省職工文化建設的意見》。鼓勵支持市縣勞動(勞模)公園廣場、工運史館和工人文化宮的規劃建設和提升改造,年內建設260個職工書屋,選樹一批職工文體活動示範基地。深入開展職工文化“五個一”精品創作比賽,分類擇優推出一批職工文化精品。

■深化建功立業活動,廣泛匯聚推動復工復產和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再掀新時代勞動競賽熱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工作。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在復工復產中的示範帶動作用。發揮產業工會在企業復工復產中的聯繫服務作用,及時掌握瞭解企業職工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關心關愛活動。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繼續抓好定點幫扶工作,組織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

深入開展“三件大事”重點項目勞動競賽和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立足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六比一創’建功雄安”全國引領性勞動競賽,以此為龍頭帶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全省重點項目勞動競賽廣泛開展。圍繞“三創四建”和全省核心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省級確定十個以上項目、市級確定百餘項目、企業確定千餘項目,組織“十百千”系列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依託網上練兵模擬平臺,以鋼鐵、電力等行業為試點,探索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深化“安康杯”競賽活動。

持續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繼續實施創新工作室倍增計劃,全年新增省級創新工作室100家左右,市級1000家。試點推動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企校(院所)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省級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管理系統,舉辦創新成果網上展示活動,促進成果轉化。

紮實推進職工素質提升工程。深化培訓、練兵、競賽、晉級“四位一體”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建設省市兩級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大力開展線上線下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繼續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學歷提升教育。

■精準做好維權服務工作,更好滿足廣大職工美好生活需要

加強維權維穩機制建設。聯合省人社、國資等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的意見》,制定三年工作方案,推動全省各類企業建立健全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勞動關係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創新方式方法,在全省開展“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集體協商共同約定行動。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加強勞動關係動態分析研判和預警機制建設,廣泛開展勞動關係矛盾排查化解,堅決維護職工隊伍團結統一,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修訂出臺《河北省工會信訪工作辦法》,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貫徹落實《河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推動60%以上的建會企業建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和隊伍。深入推進工會與人民法院、勞動仲裁的訴調對接、裁調對接工作,推動各市和1/2以上的縣級工會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和調解工作室。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開展典型案例研討和維護職工權益十佳律師、模範單位推薦選樹活動,提升援助案件質量和數量。

全力打贏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集中攻堅戰。對在檔管理的1391戶困難職工逐戶落實幫扶措施,確保今年6月底前完成解困脫困任務。在省級防貧機制的基礎上,9月底前市、縣兩級建立起防止返貧返困機制。創新工會送溫暖工作機制,既鞏固提升物質幫扶,更注重精神安慰、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實現送溫暖全覆蓋、長年化、常態化。組織好“全國工會就業創業服務月”,暢通線上招聘、線上培訓渠道,探索開展靈活有效的職工就業活動。加大對有創業意願的困難職工家庭、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力度,研究制定工會創業就業扶持政策。

精準關愛服務職工。繼續組織好省部級勞模和苦髒累險行業一線職工療休養。持續推進關愛女職工工作,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規條例,做優做好婚戀交友、暑期子女託管等特色項目,打造服務品牌。

■著力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提升基層工會組織的吸引力、號召力、凝聚力

提升工會組建工作質量。堅持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落實非公企業工會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貨車司機、快遞員等群體入會工作,深化百人以上企業建會專項行動,不斷擴大建會覆蓋面。加強與民政部門的協調,推進勞動領域社會組織建會工作。制定《河北省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工作指導意見》,逐步實現對區域、行業內的基層工會以及小微企業和零散就業人員全覆蓋。

加強基層工會規範化建設。開展縣級工會建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按照鄉鎮(街道)要強、村(社區)要活、企業要實的思路,持續加強“小三級”工會建設,選樹一批規範化建設優秀單位。以“六有”為基準,推動《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基層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條例》落地落實。

強化基層資源力量陣地保障。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完善工會經費對下補助辦法,促進市、縣工會經費進一步向基層傾斜。規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繼續做好工資分級負擔相關工作。堅持“建、管、用”並舉,培育一批全省模範縣級職工服務中心,繼續支持開發區職工服務中心、愛心媽媽小屋、勞動者驛站等基層服務職工站點建設,完善職工服務陣地體系。

■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切實提高職工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認可度

鍥而不捨推進工會改革創新。圍繞建機制、強功能、增實效,進一步優化組織體制、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構建聯繫廣泛、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體系。加大網上工會建設力度,做好做優服務職工群眾平臺、服務基層工會平臺。建立職工需求調查制度和滿意度評價制度,讓職工共享改革成果。

協同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聚焦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和隊伍壯大,確定省、市兩級改革試點,培育各類改革典型。繼續推動省、市兩級制定完善涉及產業工人全面發展的政策制度,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在基層落地落實。實施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引領工程,協調推動省市縣三級建立起由黨委負責同志牽頭的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工作合力。

■履行管黨治黨責任,持續提升工會系統黨建質量

突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制度。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工程”,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促進”。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抓好問題整改,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紮實推進工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經常性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一以貫之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五聯”工作制度,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繫。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工會幹部隊伍。做好工會幹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工作。繼續抓好設區市總工會年度工作評價。做好乾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效果,提高基層工會幹部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

■本報記者王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