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種類型的攻擊機,有裝甲特別厚重的,比如A10和蘇25,還有比較靈活可以扔核彈的,比如強5和以前介紹的美洲虎。但是這些飛機的實戰戰果往往都不太出色,加上自己本身的定位,一般只是打打坦克或者打打地面的士兵,就好像籃球裡的全明星級別球員一樣,曝光量和名氣都足夠,但是生涯期間大的榮譽一個沒拿,都是些非常小的榮譽。
然而有一架攻擊機,本身並不是很優秀,但是卻因為一次著名的戰例,成為攻擊機中的MVP。我想說到這裡大家都會猜到今天要介紹的是哪一架飛機,這就是法國著名的超軍旗攻擊機,一舉即成英國謝菲爾德號的傳奇攻擊機,是的,謝菲爾德號又被擊沉了。
由於美國的影響力非常大,所以一般的軍民在談到艦載機的時候,往往都知道F14和F18這一類飛機,再往前可能對F4或者A6A7這一類飛機比較熟悉。而說到法國和英國的艦載機,真正瞭解的就不太多了。其實英國和法國早期也有不少航母,這兩個國家在二戰結束冷戰初期的時候有大量的艦載機,而且在當時並不比美國的同類艦載機弱多少,只不過因為後來美國的航母越造越大,相應的艦載機就更加容易設計,而且性能更加出色。英國可以說艦載機的設計能力徹底斷了,只有法國一直在堅持,超軍旗攻擊機算是法國艦載戰鬥機的活化石。
克萊蒙梭級航母是一種3萬噸級別的小航母
法國在二戰結束之後,建造了戰後的第一代航空母艦克萊蒙梭機,這種航母的排水量比較小,其標準排水量只有25000噸左右,滿載排水量則超過了3萬噸。甲板的長度為260米,寬度為51米,相對於美國的航母來說確實很小。克萊蒙梭級總共有兩艘,分別是克萊蒙梭號和福熙號。由於當時法國缺少非常好的艦載戰鬥機,所以從美國購買了不少F8E型十字軍戰士戰鬥機,總數為42架。而法國也決定自己研製一種比較不錯的艦載攻擊機,以實現兩種機型的搭配,而超軍旗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那麼很自然的,這個訂單就落到了達索的手中,法國海軍最後選擇了軍旗Ⅳ型飛機。軍旗Ⅳ型飛機研製於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裝備法國的兩艘航母。軍旗Ⅳ型攻擊機的整體佈局其實比較簡單,看起來就有一股比較濃郁的打達索味道,其機頭比較短小尖銳,使用了一個不太大的座艙,機身兩側為半圓形進氣口,機翼的面積比較大,而且是下單翼佈局,尾部則是單垂尾和兩個平尾,整體的設計確實有比較濃郁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味道。
其實軍旗Ⅳ攻擊機雖然名為攻擊機,但實質上是一種多用途飛機,因為在服役過程當中,不但可以攜帶響尾蛇導彈,甚至還可以當做一種截擊機來使用。軍旗ⅣP型飛機則可以進行偵查,甚至可以以夥伴加油的形式為其他艦載飛機加油!軍旗Ⅳ型飛機的整體性能其實很一般,最大起飛重量僅有10噸,最大飛行速度也剛剛超過音速,單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超過40千牛,最大載彈量也僅僅超過一噸。不過在那個年代來說,法國好歹擁有了一款完全自己研製的艦載多用途飛機,也算是個挺大的成就吧。
法國當然也知道軍旗Ⅳ系列飛機的不足,因此在60年代末,達索就開始設計軍旗Ⅳ飛機的替代型號。當時的候選機型其實比較多,除了達索新設計的飛機之外,還有來自英法聯合的美洲虎M型,以及美國提供的A4攻擊機,甚至還有更為先進的A7攻擊機。首先先來說美洲虎M攻擊機,這個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有過介紹,無論從哪方面來講,美洲虎M的性能的確是要強於軍旗系列的,即便是達索新研製的攻擊機,性能上也不足以完全和美洲虎M相比。但是美洲虎M也有自己的缺點,首先就是其重量較大。法國的航母並不大,如果使用重量特別大的飛機,必然會在應用中出現不少問題。其次美洲虎M是一種雙發飛機,安全性是好,但是總體的價格比較高,而且當時英國並不打算採用這種飛機,等於說很多研發費用得法國一個人承擔,那相比之下美洲虎M的成本就水漲船高。
最終沒能服役的艦載版美洲虎M
威脅最大的其實就是美國的兩種攻擊機,A4天鷹可以算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艦載攻擊機,如果用生產數量和裝備範圍來講,它甚至是全世界最為成功的攻擊機。A4天鷹的性能其實不如美洲虎M,但是要比之前的軍旗Ⅳ飛機好上不少,而且美國人的飛機的確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當時的麥克唐納公司為了拿下這個訂單給出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全新的A4,一種是二手的A4。由於當時法國海軍的經費不足,所以法國其實也看中了二手的A4攻擊機,其價格只有美洲虎M的一半。其實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法國一直比較強調獨立自主,改進的新飛機就算是性能稍稍不如A4攻擊機,但也是法國獨立自主研製的。法國政府也非常明確的表示,達索公司研製的新型飛機將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而這個勝利者就是後來誕生的超軍旗攻擊機。
不過在這件事前還有件事。當時法國其實很希望去購買更為先進的美國A7攻擊機,這是一種比A4和超軍旗都要好的飛機,而且價格相比於法國自己的飛機還有優勢。法國認為海軍應該有一種更好的飛機,但是達索公司最終憑藉著愛國主義強行說服了法國海軍,這才使得超軍旗攻擊機被保留了下來,不過也導致價格上漲,最終購買的數量較少,這也是非常常用的銷售手段。不過我們要這樣想,如果當時法國採購了A7攻擊機,或許對法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阿根廷來說可能沒法創造一舉擊沉兩艘英國戰艦的壯舉了。
1973年8月,法國海軍已經決定向達索公司購買100架全新的超軍旗攻擊機,有了資金的注入研發進度變快了不少,而且在整個飛機研製的階段,法國海軍就明確的表示一定要有一種非常不錯的反艦武器。
掛載飛魚反艦導彈的阿根廷超軍旗攻擊機
超軍旗攻擊機和之前的軍旗Ⅳ有些類似,整體的佈局沒有什麼變化,機頭更加圓潤,整個機身的尺寸和重量也稍微大了一些。達索並沒有採取大刀闊斧的改革方式,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選擇更好的美洲虎M攻擊機。達索主要在動力系統和航電系統以及機身結構方面進行改進。
超軍旗攻擊機的長度為14.31米,翼展9.6米,翼尖部分可以摺疊以減少存放的面積。機翼面積為28.4平方米,機身高度3.86米,飛機空重為6.5噸,最大起飛重量12噸,比之前的軍旗微重了不少,發動機更換成一臺斯奈克瑪阿塔8K50型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有所下降,為0.98馬赫。不過考慮到這是一架專門用來攻擊的飛機,所以這個速度的下降還是可以接受的。法國海軍畢竟不是美國海軍,像大黃蜂那樣的飛機,法國就算想要也沒有實力去裝備。由於機身比較小巧,所以航程也不大,只有1820千米,作戰半徑為880千米。
簡單介紹完超軍旗的性能之後,需要說一下超軍旗引以為傲的武器裝備,那就是飛魚導彈。可以說對於法國海軍來講,超軍旗飛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飛魚導彈的空射載機,超軍旗飛機的很多部分都是圍繞著飛魚導彈設計的,
飛魚導彈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反艦導彈,和魚叉導彈比較類似。導彈的結構比較簡單,最前部是導引頭,再往後為設備艙,戰鬥部,最後是主發動機助推器和後設備艙。AM39型長度為4.7米,半徑0.35米,翼展為1.1米,導彈的發射總重量為652千克。飛魚導彈的絕活就是低空掠海飛行的進攻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在發射之後貼著水面飛行,有效的躲避敵方雷達的搜索,同時其使用的半穿甲型彈頭可以在鑽入軍艦之後再爆炸,產生更大的毀傷效果。飛魚導彈有多種型號,有空射版本和艦用版本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空射版本。
由於超軍旗攻擊機要攜帶著飛魚導彈起飛進行攻擊,如果在實戰過程當中,飛魚導彈沒有發射出去,超軍旗攻擊機需要降落的話,那麼必須攜帶這枚導彈進行降落,總不能將這枚超過半噸的導彈直接扔到海里吧,萬一被蘇聯人撿去了,或者因為意外爆炸了都是大事。正因為如此,達索在設計的時候,特別看重機翼的設計,以滿足帶著飛魚導彈降落的要求。
超音器的發動機來自於幻影F1,型號為阿塔8K50,這臺發動機原本擁有加力燃燒室,但是因為超軍旗是一種攻擊機,即最大推力為5噸,比之前的軍旗Ⅳ大了一點,但是因為重量上的增加,所以其飛行速度有所減少。為了增加航程,超軍旗還可以在機翼和機腹下面掛在不同容量的副油箱,前面說到的880公里作戰範圍就是攜帶兩個副油箱和一枚飛魚導彈時的數據。由於飛機比較小,在攜帶飛魚導彈時候往往需要用副油箱進行配平,一般來說,600升的副油箱掛在機身下方,而1100升的副油箱掛在左翼,右翼則掛載飛魚導彈。
很明顯這個數據是不如美國那邊的大黃蜂,不過現在看法國的航母滿載排水量只有3萬噸,而當時美國的超級航母已經有10萬噸的滿載排水量,這顯然是不能比的。
除了飛魚導彈之外,超軍旗自然可以使用很多型號的炸彈和火箭彈,此外還有兩門30毫米機炮,每一門機炮的備彈量為125發,總備彈量250發。可以看到超軍旗作為一款攻擊機,它的機炮活力還是比較強的,尺寸更大的蘇27使用一門30毫米機炮,但是備彈量就要比超軍旗小上不少,機炮火箭彈和炸彈在對付地面的坦克裝甲車輛的時候或者其他面對目標還是很有效果的。
除了這些武器之外,還可以使用一些導彈甚至核武器,其機翼下一般掛載兩枚魔術空對空導彈,具備一定的對空作戰能力。但是考慮到當時世界上的陸基戰鬥機發展和其他國家的艦載機,超軍旗攜帶空空導彈作戰的時候,勝算其實比較小,不過有總比沒有強,至少人家有獨立自主研發的航母和艦載機,這一點可是要比英國強的多。英國當時的主力艦載機其實是鷂式戰鬥機,受到的限制還是比較多的。
之前在講到美洲虎攻擊機和幻影Ⅳ型轟炸機的時候,都說到過兩種武器,一種是AN52型戰術核炸彈,另外一種是ASMP型核導彈,所以超軍旗攻擊機也是核武器攻擊機中的一員。超軍旗攻擊機為了使用ASMP型導彈,還改進了電子系統。在使用這種導彈的時候,超軍旗攻擊機幾乎就是一架能夠毀天滅地的超級轟炸機,ASMP導彈所使用的彈頭當量高達數十萬噸,足夠毀滅一個軍事基地。
和一般的攻擊機不一樣,大家如果看過之前的節目和之前的文章就會知道,攻擊機一般很少配備雷達,通常都是使用目視或者簡易的瞄準裝置進行攻擊。像A10在早期的時候,居然連夜視裝備都沒有,非常的簡陋。而我國的強5攻擊機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使用手持式GPS來進行導航。
因為這種飛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般都乾的是髒活和累活,再加上有體系的優勢,比較複雜的活往往由飛豹或者是F15E以及蘇24這一類比較先進的戰鬥轟炸機來執行。超軍旗因為要進行對海攻擊,所以它的機頭安裝了一臺名為龍舌蘭的單脈衝雷達,不但可以進行對海攻擊,甚至還有對空和對地模式。所以將超軍旗攻擊機稱作超軍旗多用途飛機比較合適,只不過它的攻擊屬性特別明顯而已。這部雷達的對海搜索距離為110公里,但是對空模式只有28公里,所以它的對空作戰能力是非常低下的。這一點從機頭雷達罩的大小就可以分辨出來,和戰鬥機那種塊頭巨大的雷達是無法相比的。
超軍旗的最主要裝備國家自然是法國,但是法國在戰後參加的大規模戰爭並不多,維護自己殖民地的利益,常常進行一些小打小鬧的戰鬥,要麼就是跟著美軍欺負別人,所以法國武器在戰場上創造的輝煌戰績一般都是外國。而超軍旗所創造的戰果就來自阿根廷,阿根廷的目的也很明確,他們就是衝著飛魚導彈去的。正所謂一拍即合,阿根廷便在80年代接收來自法國的超軍旗攻擊機和一批飛魚導彈,只不過導彈的數量有些少。
在美國航母上訓練的阿根廷超軍旗攻擊機,有排面!
1982年世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阿根廷和英國打了起來!1982年的時候英國其實已經日薄西山了,但是和今天的世界地位相比,那時候的太陽還沒有落到山下,還能遠遠的看到一些夕陽。西方的資本主義也強在很早的時候就從世界上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包括土地。所以阿根廷對馬島宣誓主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站在美國和英國這些列強的角度去思考,那就是誰能耐大誰強大算誰的。然而站在我們的立場來講,那自然就是一句自古以來。雖然後面這句話聽起來有些不夠強勢,這個世界一直都是弱肉強食的,但是大家得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由於馬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英國自然很看重。整個冷戰期間像馬島戰爭規模這麼大的戰爭都比較少見,是整個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這場戰爭充分說明了英國當做一個老牌強國的實力,大老遠的趕去打一個國家,居然還打贏了。關於這起戰爭的起源涉及比較多的經濟和其他問題,而且也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所以先跳過。
英國派出的艦隊非常豪華,主要有兩艘航空母艦,分別是競技神號和比較新的無敵號航母,總共裝備有20多架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除了航母之外,英國還派出了不少潛艇以及驅逐艦,護衛艦等護航艦艇。由於英國的實力比較強大,英國優先擊沉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這也是本次戰爭中第一艘被擊沉的軍艦。然而阿根廷迅速進行反擊,使用的正是著名的飛魚導彈和超軍旗攻擊機的組合。由於戰爭開始的非常突然,阿根廷飛行員的實際訓練只有45小時,可以說對飛機和導彈都不是很熟悉。更為嚴重的是法國和英國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所以總共只交付了5架超軍旗攻擊機和5枚飛魚導彈,這5枚飛魚導彈是當時阿根廷的超能武器,每一顆導彈都有擊沉航母的威脅。
阿根廷的飛行員不負眾望,這5枚導彈中的第1枚因為不熟悉使用沒有命中目標。第2枚導彈便擊中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但是這枚擊中軍艦的導彈並沒有發生爆炸,卻意外引燃了謝菲爾德號的上層建築。謝菲爾德號的上層建築使用的是鋁製材料,所以很快便燃起了大火,最終在返回英國的途中沉沒於海底。
第3枚導彈擊中了大西洋運輸者號。這艘軍艦其實歷史比較特殊,與英國有,而當時英國已經日落西山,所以軍艦數量不夠,航母數量更不夠,英國便別出心裁的將民船改成了民用航母,實際上就是把一艘集裝箱貨船改成了航空母艦,這也就得說到英國特殊的裝備,要是垂直起降戰鬥機,如果是法國的話,法國的飛機必須在正宗的航母上起降,所以像這種臨時改裝的航母是絕對不行的,而英國充分利用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優勢,迅速讓自己有了一艘噸位非常大的航母,而這也是英國一直喜歡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原因,即便是滿載排水量,已經超過8萬噸的女王級航母,依舊使用F35B和滑越甲板的搭配。
第3枚導彈原來的目標是無敵號航母,無敵號航母裝備了比較完善的電子干擾設備,所以這沒飛魚導彈失去了目標,卻打中了在無敵機航母身邊不遠處的大西洋運輸者號。這艘改來的航空母艦後來也直接沉沒。到了這時候,三枚導彈已經造成了英國兩艘軍艦沉沒,戰果是相當輝煌的。
第4枚飛魚導彈的進攻目標還是無敵號航空母艦,但是同樣失去了目標,落到了水中。第5枚運氣比較好,擊傷了英國的格拉摩根號驅逐艦。可以看到這5枚導彈直接擊中了3枚,命中率達到60%,如果阿根廷有更多數量的飛魚,那麼相信英國的遠洋艦隊很有可能會葬送在南美這個小地方。那時候是1982年,軍艦對於反艦導彈的襲擊遠遠沒有像今天這麼得心應手。飛魚導彈在超低空飛行的時候,軍艦的反應速度只有20秒,如果放在現在的話,進程攔截導彈或者近防炮都可以起到作用,但是在當時這些東西都是不存在的。
英國當時對阿根廷的超軍旗攻擊機和飛魚導彈非常恐怖,甚至計劃採用一種接近於自殺的手段來徹底毀掉這些超軍旗飛機以及導彈,只不過因為很多原因不得不取消。不過好在英國對法國施加壓力,最終法國沒有向阿根廷交付剩餘的飛機和導彈,否則歷史可能真的被改寫,大英帝國的太陽可能落的更快。
由於在戰爭中的表現非常出色,所以阿根廷一直非常喜歡超軍旗攻擊機,甚至還曾購買法國退役的飛機。當然英國也非常怕這些超軍旗攻擊機,直到2009年法國才對阿根廷的超軍旗攻擊機進行升級,由於阿根廷的航母已經沒有戰鬥力,所以這些飛機也就徹底成了陸基飛機。
接下來事情就比較有意思,美洲虎攻擊機是英國和法國第一次聯合研製軍用戰鬥機,這次合作研發結果雖然沒有預期的那樣好,但是也算是一次及格的合作,所以法國和英國又在後來聯合研製全新的戰鬥機,也就是後來誕生的陣風和颱風。由於法國非常在意艦載固定翼戰鬥機,所以法國堅持要讓新飛機具有上艦的能力。大家其實可以從馬島戰爭中看出來,法國看到的固定翼飛機的優勢,所以一直髮展固定翼艦載機。而英國則看到了鷂式戰鬥機的能力,所以一直髮展垂直起降戰鬥機,兩者的發展方向是不一樣的。那麼這個合作計劃自然也得放棄,法國再後來研製的陣風戰鬥機,其中陣風M就是新一代艦載戰鬥機,陣風M取代了法國的超軍旗攻擊機成為了法國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機。英國擁有對空性能更好的颱風,並且從美國購買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
只能說超軍旗攻擊機是一種非常幸運的飛機,原本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方案,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堅持了下來,同時它非常看重的發射飛魚導彈的能力,也在實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於世界上所有服役的攻擊機戰果更加輝煌,而且還可以使用核炸彈和核導彈。如果攻擊機能排一個名人堂的話,相信超軍旗攻擊機很有可能就是那個號稱指環王的比爾拉塞爾。而A10就是不折不扣的奧尼爾。正如舉這個例子一樣,也許後來所謂的攻擊機可以在很多方面趕超超軍旗攻擊機,但是在榮譽這方面可能再也沒有一架攻擊機能有如此的成就。攻擊機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多用途飛機都將取代它的位置,這也就是換了一種身份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