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離手的美國人是如何在一個世紀前做到禁酒的?

陽光明媚的午後,一家花店的老闆正在門前給花兒噴水,嘴裡還哼著小曲兒,路過的行人與他打招呼,老闆都笑著回應。許是被老闆的熱情吸引,三位客人駐足在了花店門口,老闆招呼著他們進來,為首的那位客人十分熱情的握住老闆的雙手,與老闆攀談起來,另外兩位客人也笑吟吟地走進店內,就在與老闆擦肩而過的一瞬間,異變突生,那兩位客人從西裝蓋著的腰間抽出兩把手槍,朝老闆背後射擊,老闆反應不及,將手伸到腰間,卻為時已晚,當場倒在血泊中,之前握住雙手的那位客人一臉冷漠地看著雙眼圓睜的老闆,說道:"阿爾·卡彭祝您安息。"說罷,從老闆手中抽出握著的手槍,又補了一槍。

以上的場景,在20世紀20年代的芝加哥,屢見不鮮。這位花店的老闆名叫奧巴尼恩,入夜的他,是芝加哥的幫派老大,身死的原因,只是因為敵對幫派搶奪地下酒吧的經營權,而客人口中的阿爾·卡彭,就是芝加哥乃至全美國最囂張的幫派頭目,座下賓客無數,他的發家,全仰仗於當時美國的禁酒令,在1920年的美國,酒水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東西。

酒這東西在美國電影裡可是無處不在,老西部片裡喧鬧的酒吧,上戰場前士兵們猛灌一口酒,這些行為可都是硬漢的象徵,一群人高馬大的牛仔在酒吧裡喝旺仔牛奶,大家說這像話嗎,眾所周知,美國的法案通過都是要進行投票的,那麼,在飲酒習慣如此深厚的地方,禁酒令是怎麼通過的呢,咱們一件件事來掰扯。

西部牛仔的喝酒史

美國人的飲酒習慣,是一脈相傳的,之前北美十三州被英國殖民,隨著殖民船隊一齊來的,是成桶的酒,英國人對於啤酒的喜愛,那真是刻在了血液裡,相傳在公元5世紀,在肯特郡有個部落遭到了攻擊,首領叫來兩個撒克遜人來幫忙,其中一位就把自己女兒帶來了,在歡迎晚宴上女孩向首領敬酒,喊了句"喝嗨!",首領十分開心,看上了女孩,女孩的父親也允許女兒嫁給首領,條件是將肯特郡的歸屬權轉給自己,首領同意了,這兩位撒克遜人就將事情傳回丹麥,呼朋引伴,其中就有盎格魯人,很快,這個地盤就被叫做盎格魯人的土地,或是英格蘭。故事歸故事,英格蘭對於領土是喝酒喝來的這種傳說也喜聞樂見。

當時殖民地有這麼句諺語,"有啤酒就喝啤酒,沒啤酒才喝水",這讓我想起了在酒桌上的一句話,"不行你就喝飲料吧",受英格蘭的影響,獨立後的美國人對於啤酒也愛不釋手。

18世紀末,受"天定論"的影響,美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天定論,是當時美國輿論盛行的一種命運論,即狂熱的認為老美是天選之國,要統領整個北美大陸。受這種理論的影響,美國吞併了大量的土地,與美國最近的墨西哥最慘,連打帶耍賴,被美國佔去了55%的領土。

吞併的土地得有人開發,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都被安排見上帝了,東部海岸城市勞動力過剩,許多人找不到工作,開發西部的任務自然就被交到了他們的手上。

當然,也不是那麼多人愛去的,遠離城市意味著遠離了文明,遠離了文明,就沒有啤酒喝了,這可怎麼辦,能帶的行李就那麼些,被當成水一樣喝的啤酒,帶幾桶都不合適,還沒出發估計就被喝完了。

那麼對於西進的拓荒者來說,一桶高濃度的酒,就顯得十分必要,同樣的重量,酒精濃度加量不加價,一桶能讓自己醉得更遠,這也就造成了越往西走酒越烈的景象。

酒不離手的美國人是如何在一個世紀前做到禁酒的?

馬車空間有限


西部的採礦業,皮毛生意,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了招人來,給的工資也高,來西部淘金的人越來越多,大夥口袋裡也越來越鼓,臨了發現一個問題,本山大叔說過人這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啥,是人死了,錢沒花了,西部人也遇見了同樣的問題,在這個荒蕪的地方,指不定哪天就交待了,錢有什麼用。就在人生虛無縹緲之時,酒吧出現了,西部早期的酒吧跟我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兩扇彈簧門,吧檯和酒保,那都是電影塑造,實際上是,支一個帳篷,門口兩個木桶上架一塊板子,這就是最早的酒吧。

競爭酒吧很快就出現了,帳篷酒吧也逐漸被淘汰,可以說當時的酒吧,是西部人的社交中心,棋牌中心,射擊實訓基地(顧客們隨身帶著槍,喝醉了就拔出來打燈罩),搏擊訓練場和KTV,顧客們可以在酒吧一直喝下去,1851年聖誕節,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處礦工酒吧,人們連喝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早上,地上躺滿了醉鬼才停止。

酒不離手的美國人是如何在一個世紀前做到禁酒的?

西部電影裡的酒吧


長期的酗酒,尤其是喝高度酒,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一是把掙來的積蓄都花在了酒吧上,二是醉酒帶來的暴力問題,耗子扛槍窩裡橫,對自家的妻兒,酒徒下手更甚,因此婦女們對酒深惡痛絕。

婦女們對酒吧有多討厭,看看暢銷書就懂了。1852年,全美最暢銷的小說前兩名,第一本名為《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是描繪黑人奴隸的悲催命運的,被美國總統林肯稱為"一本書引起了一場偉大的戰爭",第二本,名叫《十夜談:酒吧見聞》,講述酒吧這個惡魔是如何引誘男人,將他們墮入深淵的,看了這本書,連那些酗酒的酒鬼都忍不住要戒酒。

禁酒之始

禁酒這一活動早在1851年就在緬因州開展,只是太難執行下去,沒幾年就廢除,婦女們極力推動禁酒活動,未見成效,要說起來,禁酒意識的推動,還得感謝反對禁酒的人。

美國的啤酒廠大多掌握在德國人手裡,德國移民從來就沒有禁酒的習慣,他們把銷售額中的一部分拿來做啤酒廣告,反對禁酒運動,塑造了啤酒等於德國,所有人都喜歡德國的形象,趕巧的是,一戰爆發了。

美國對德參戰,國內高漲的愛國情緒使得德國人不再受歡迎,反對啤酒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釀造啤酒需要大量糧食,戰爭需要清醒的士兵,工廠需要清醒的工人,世界需要清醒的美國,禁酒運動刻畫了一個沒有酗酒的美國有多強大,使得禁酒的呼聲越來越高。

1920年,最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婦女獲得了選舉權。天下婦女苦酒精久已,通過不斷的爭取,婦女們獲得了選舉的權力,她們只有一個政治訴求,禁酒。禁酒聯盟裡不僅有女性,還有自己喝酒但支持禁酒的男人,他們所反對的,是在酒吧發生的各種暴力行為。政客也是要恰飯的嘛,為了保住工作,連嗜酒如命的政客也公開支持禁酒。

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孕育而生,法案的大致內容就是宣佈"醉人"飲料為非法產品,但是並沒有指明醉人的標準是什麼。啤酒商和葡萄酒商還有適度飲酒的人們感覺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小酌怡情,大酌才醉人。這也對,你們要抓魯迅,跟我周樹人有什麼關係。但是接下來頒佈的《沃爾斯特法案》,讓大家徹徹底底的傻了眼,醉人的標準被定義為了酒精含量超過0.5%,也就是說,蘋果發酵兩天都可能超標。

禁酒令由西部開始開展,西部地形廣袤,酒吧就像光頭腦袋上的蝨子,無處可躲,一時間都被取締,酒癮上來的人沒辦法,就去找酒喝,這給了假酒販子可乘之機,最嚴重的假酒事件發生在堪薩斯州的威奇托地區,劣質酒在一夜之間讓500酒徒永久殘廢。

假酒事件層出不窮,走私酒類也愈演愈烈,美國18700英里的海岸線和陸地邊界可不是鬧著玩的,與之相對的,是禁酒專員的隊伍僅1520人。1924年,據統計每年流失的工業酒精有900萬加侖(一加侖大約3.78升),1加侖的工業酒精經稀釋加香精調味可以製成3加侖的假酒。

酒不離手的美國人是如何在一個世紀前做到禁酒的?

禁酒專員銷燬私酒


私酒氾濫帶來的問題裡最傳奇的還要屬黑幫的崛起,禁酒令一頒佈,有生意頭腦的人就立馬控制了酒水的交易,類似於股票把市面上的流通股買光了,之後揣著酒水和槍上門向地下酒吧的老闆推銷,這其中,一位名叫阿爾·卡彭的人最為出色,僅三年時間,手底下就聚集了700位馬仔。到了1925年,阿爾·卡彭還安插自己人當上了市長,1930年,阿爾·卡彭已經控制了芝加哥一萬多家地下酒吧的交易,人稱芝加哥扛把子,平日裡出街需要把街道戒嚴,姐姐結婚時幾千人站在雪地裡等待,風頭一時無兩。

酒不離手的美國人是如何在一個世紀前做到禁酒的?

阿爾·卡彭


禁酒也不全是壞處,酒徒們為了找酒喝,甚至願意前往黑人聚集區,在那裡,不分種族和信仰,大家一起舉杯哈啤,在這方面,夜總會可是比教會100年做的貢獻都多。地下酒吧裡也開始出現了女性的身影,舊酒吧禁止女性入內,但是新的地下酒吧沒這麼多規矩,一些大型的地下酒吧還單獨設有女性衛生間,這也是婦女在權益上的一大勝利,喝酒不再是男人的專屬。

在禁酒的年月裡,大型啤酒廠,葡萄酒倒閉,關門,大量技術人員或出走,或改行,生產優質的酒是需要技術和設備的,只使用工業酒精和粗糙儀器勾兌是做不出好酒的,如果朋友們去美國有人跟你說他家釀酒的技法是從150年前傳下來的,那多半是在吹牛。

禁酒之末

禁酒令廢止不僅因為美國人想喝酒了,還是他們需要工作,1929年,經濟大蕭條重創美國,每一個工作崗位都顯得那麼珍貴,政府已經不敢奢求取締那些可以給大眾提供就業機會的生意,禁酒令的廢止也讓地下酒吧獲得了合法的地位,那些野蠻的傳統酒吧已經一去不復返,不管初衷如何,這一禁令也讓美國人減少了一半的飲酒量,至1939年,大約有42%的人滴酒不沾。

前幾日,看見疫情加劇下的美國大麻氾濫,大麻與酒有類似,又不同,相同的是都是現實與精神世界的一層模糊的分界,不同的是大麻會毒害任何接觸它的人,它是一種誘導性的毒品,會讓吸食它的人一步步走向深淵,疫情帶來的失業潮使美國人民備受打擊,只能藉助大麻來逃避現實,推崇大麻合法化的企業卻賺不亦樂乎,最後還是希望美國人民能早日振作,疫情之毒尚且能治,有些東西的毒,是很難根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