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導語:明朝是在打敗武力強大的元朝的基礎之上建立的,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有著這樣一位將領,他從軍二十多年,打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場仗,卻從未有敗績,朱元璋評價他時說: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衝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他就是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

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將遇良主

常遇春自幼出生於貧苦的農民之家,他小的時候在目睹了社會的動盪後,不甘心一輩子只做農民,所以他便刻苦的跟隨別人練習武術,由於家境貧寒,所以常遇春只得在閒暇之餘幫別人打雜來換取學費。隨著常遇春的長大,因為自幼刻苦練武的關係,他身高臂長,力量驚人,並且他還善於騎射,對於各種武器都很精通。

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隨著社會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各地的盜寇和起義軍紛紛發動暴亂,此時的常遇春因為飢餓的困擾,選擇了做起了強盜,可是在一次搶掠的過程中常遇春碰見了當時正率領軍隊攻打合州的朱元璋。

這時已經感到強盜發展前景狹隘的常遇春,藉助這次偶遇裝扮成了老百姓去觀察朱元璋的軍隊。在他的觀察之下發現,朱元璋的軍隊軍紀嚴明,攻佔城池後並沒有迫害百姓的舉動,朱元璋本人也是平易近人,把將士當做兄弟一般對待。

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常遇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選擇了放棄自己落草為寇的生活,加入了朱元璋的部隊。

起初朱元璋對常遇春並不重用,可是在一次常遇春和朱元璋交談之中,常遇春表示道朱元璋指哪裡自己就打哪裡,朱元璋看著常遇春身高體大又忠心耿耿,隨即認命了常遇春做將軍,統領一方。常遇春對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也是牢記在心,為日後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百戰百勝

當上了將軍後的常遇春,接到的首次命令是打敗固守衢州城的元朝軍隊,常遇春趕到衢州城後首先派兵把四周城門牢牢圍住,然後讓手下打造了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等攻城軍械,又派奇兵突襲城門,出其意料的毀掉了守城部隊的守城器械,藉此常遇春順利的攻克了衢州城的元朝軍隊。在這之後常遇春又經歷了九華山之戰、採石磯之戰、集慶之戰等多數戰役,最終在朱元璋渡江時常遇春被封為元帥,作為徐達的副手統帥軍隊。

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公元1360年,常遇春和徐達率領軍隊在鎮守池州的時候,遇上了當時與朱元璋分庭抗禮的陳友諒率軍攻打池州,此時面對敵軍的來勢洶洶,常遇春並沒有選擇原地固守,在與徐達商量後常遇春果斷選擇率領一部分軍隊在城外埋伏,在陳友諒進攻徐州時,常遇春果斷率軍殺出,包抄了陳友諒的後方部隊,在於徐達前後夾擊之下,殺死了陳友諒部隊萬餘人,俘虜了三千多人,使得陳友諒敗走江州。

之後在對陳友諒的追繳之中,常遇春更是在己方弱勢的情況下勇武果敢,率領軍隊不顧傷亡,一路將陳友諒的部隊殺戮過半,並且在追擊戰中流矢殺死了陳友諒,最終湖口將陳友諒部隊全殲。至此在這場決定中原江山的戰爭中,常遇春為朱元璋的勝利建立了很大的功勳,為明朝的建立確立了很大的優勢。

百戰百勝的明朝猛將,殺陳友諒助朱元璋稱帝,死後得厚葬

常遇春對中原之戰的幫助讓朱元璋更加的信任他,給予了常遇春更大的權力。最終常遇春率領明朝軍隊攻破了元大都,結束了元朝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統領的王朝。但是在攻破元大都班師回朝的路途中,年僅四十歲的常遇春突然病逝,被朱元璋厚葬在鐘山之下。

結語: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之後經歷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場戰役,在這一百多場戰爭中常遇春靠著自己的勇猛果敢未嘗一敗,稱得上是古之名將,未有過之。

參考文獻:《明史·列傳第十三·徐達 常遇春》、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萬斯同·《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