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精品|行書臨米芾《惠柑帖》,八面出鋒,萬毫齊力

關注:有竹居 無垃圾


微拍堂

仿宋老法紙 黃麻楮皮老法紙 書法國畫


清 王鐸 草書臨米芾惠柑帖

王鐸精品|行書臨米芾《惠柑帖》,八面出鋒,萬毫齊力

清 王鐸 草書臨米芾惠柑帖


清 王鐸 草書臨米芾惠柑帖 廣東崇正2016春拍 成交價632.5萬元

釋文:惠百柑,殊珍感感。蒲且留數佳者,芾皇啟:適承寵顧之厚感悚異嘗,琉璃器得歸左右,乃是本心,望簡留也。旦夕參晤,不備。庚寅冬月,王鐸臨。

陳半丁題簽:王孟津行書真跡,半丁老人題。


微拍堂

白麻紙 涇縣手工宣紙書法國畫專用


作品鑑賞

米芾自稱平生書十萬麻箋布在人間,趙孟俯日書萬字,渾身上下盡是王法。而王鐸則是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三者相比而言,王鐸每日書寫不在米、趙二人之下。此幅《惠柑帖》為王鐸臨作,時年五十八歲,屬於晚年臨創結合的精品力作。他精熟的用筆正、側、裹、八面出鋒,萬毫齊發,力透紙背並精於墨法,強調行氣的衝擊力如同大河奔流而下,勢不可擋,但有時又在大河奔流之後的急返,看似風平浪靜,而靜中有動,以奪人的氣勢,開創書法史上的新篇章。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人。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賞識,累擢禮部尚書。入清後歷任大學士,禮部尚書。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擅書法。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書法尤其獨具特色。他自己曾言:“餘於書、於詩、於文、於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跤彼室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以之。”可見其刻苦痴迷的程度。

作品資料

作者 王鐸

尺寸 208.5×49.5cm

鈐印:王鐸之印、痴仙道人

藏印:劉曼生印、劉曼生收藏、谷牧心賞

微拍堂

白麻紙 涇縣手工宣紙書法國畫專用

延伸閱讀:

宋 米芾《惠柑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鐸精品|行書臨米芾《惠柑帖》,八面出鋒,萬毫齊力

宋 米芾 惠柑帖

宋 米芾 惠柑帖 紙本 22.7x33.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微拍堂

白麻紙 涇縣手工宣紙書法國畫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