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羅生門(下)

設計羅生門下集

對於設計價值的發問,是一個哲學式的問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層面,會有不同的認知與回答。但設計行業分類繁多,室內設計這個門類,許多外行人對其有誤解,有些誤解讓設計師哭笑不得。以及現在新老設計師交迭,有些想法觀點也在摩擦碰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些問題。

導讀:

☞新老設計師的理念衝突 「下」

☞設計中遇到的理念不同



設計羅生門(下)

設計羅生門(下)


〖設計羅生門〗



設計羅生門(下)


01 新老設計師的理念衝突「下」


設計羅生門(下)


永遠保持“好奇”的態度!

新老設計師的分界線到底在哪?

一是生活的年代不同,建國前後是個理念衝突的分界線,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前輩設計師更注重莊重的、比較實用

的設計,而新生代設計師更注重滿足業主精神與愛好的需求。

二是互聯網的出現,前輩設計師們學習都是通過學校、老師、書本上;而新生代設計師除了傳統的教育外更多的是從互聯網和手機上接收信息。在信息迅速爆炸的現在,衍生出一系列的網絡文化與網絡語言,這些都讓新生代設計師碰撞出新的設計風格。

三是新老設計師的表達方式在發生著改變,比如在ppt演示上可能是非常大的一個改變。講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很重要。做一個能打動客戶的ppt比一篇長篇大論更重要。傳統設計師更偏向於長篇大論,新生代設計師可能現在每篇ppt只有兩個字,但這兩個字就是精髓,在表達的時候,再進行延伸。


在網絡盛行的年代,生活理念與聊天的方式也慢慢有了差異,關於表情包的使用手冊,以及網絡用語的俏皮表達,新生代設計師可能相對於傳統的設計師的表達更生動活潑。

這些表情到底都怎麼用?


關於

設計羅生門(下)

以及是不是一看沒啥區別!


傳統設計師可能會用: 沉穩可靠!

年輕設計師可能會用:

設計羅生門(下)

可愛調皮!

關於以及

設計羅生門(下)

是不是一看都是微笑!

傳統設計師可能會用:

設計羅生門(下)

和藹可親又官方!

但其實這個

設計羅生門(下)

對於現在年輕人有新的解釋


設計羅生門(下)



年輕設計師可能會用: 乖巧可愛又伶俐!

所以現在設計師們可能要調整一下自己的表情管理啦!不然就會出現比較尷尬的情況哦!

02 設計中遇到的理念不同


任何從事設計相關職業的人都是“固執”的,他們對自己的設計表達有極高的要求和豐富的情懷,如果在設計過程中與業主、施工隊或者供應商出現不同的理念,設計師應該如何良性溝通調和呢?

設計師孫立群和段美伊為大家出謀劃策。


設計羅生門(下)


設計師做的是生活美學整體的把控。

1.專業設計師與非專業設計師的不同

設計師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從對空間的尺寸、比例,產品的色彩、材質,業主的生活方式,到施工階段的流程、工藝、節點配合等都需要整體的項目把控和美學把控,這些都是設計師十幾年的經驗沉澱。每一套設計方案都是經過精心琢磨,不斷了解業主的真實需求,看到需求背後的意義,最終給到業主合理的、適合他的解決方案。

而非專業性的設計師,是千篇一律的風格定位,是圖紙規劃好,直接開始談方案,後期施工的時候出現各種問題,會讓業主苦不堪言。

2.設計師與施工方之間的理念不同

設計師給到施工隊方案後,施工隊會對原設計方案進行消化,在建築、結構、水、電、氣等方面給到專業的配合,但如果業主自己找的施工隊,很可能會因為設計和施工方兩者間對施工方工藝等理念理解不同,造成施工隊達不到設計師的要求,或者因為施工方面有難度不想做,施工方對圖紙的理解不到位等因素導致施工方自行調整設計方案。一

個完美作品的落成是需要多方配合的,無論哪一環落下都會讓設計師的作品大打折扣。

對細節的把控、統籌是衡量設計師能力的重要因素。從設計到施工階段的流程、工藝、落地、節點配合等的整體考慮。減少工程設計變更,進而減少因工程變更增加的報價,這些才能保證項目順利落成。

3.設計師與業主的理念不同

由於教育背景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生活狀態的不同等因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偏好,對家的設計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但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會同時兼顧美感與實用性。

角色不同:工人、醫生、教師、企業家、演員等社會角色的不同,帶來的職業習慣和性格差異,對於家的需求會有不同的見解。設計師在制定設計方案時,也會考慮到家中成員的職業,根據他們各自的需求給出合理的設計建議。

4.落地實施配合工作模式的不同

設計、施工、軟裝整體做?還是拆分做?設計是一個整體,不能簡單的拆分成硬裝和軟裝,硬裝是軟裝的基礎,硬裝為軟裝提供了“必要條件”。它們是相輔相成的,表面上看先做硬裝再做軟裝,兩者的工作量一樣大,某種意義上來說,軟裝是家裝的靈魂主導,也是最讓人不省心的部分。


設計羅生門(下)



幫客戶做設計方案的最優解。

1.設計師與客戶的生活方式不同

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愛好帶來不同的功能需求,設計師要認真傾聽,並換位思考他們的需求,業主對這些需求或許瞭解並不那麼詳細清楚,設計師通過詢問業主家庭成員的習慣和愛好可以制定出需求清單,提供給業主作為參考,將業主選擇的必備需求納入設計方案中。

2.設計師與施工方的理念不同

在設計方案給到施工方後,有些設計圖紙上的細節施工方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在後期施工落地的時候問題就會出現,由於工作習慣、工作方法的差異,這些都會讓工程滯後,工程的返工率高,並且浪費時間和精力。這就需要設計師與施工方在動工前進行會議溝通,敲定好各種細節以及施工工藝,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3.設計師與供應商理念不同

設計師在後期軟裝搭配的挑選上,與供應商產生的理念不同,因為審美產生的差異、價格與價值的差異,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同品類的產品中進行選擇,親力親為的進行考察。

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家,美好而又溫柔,舒適而又溫暖。

設計羅生門(下)

更多精彩,我們下期再見!



圈聊特邀主持人:空間設計師石海峰

設計羅生門(下)

一個專業設計師的使命,是把握空間的氣質,讓業主對家有歸屬感。理解並實現這個目標,遠遠超出設計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