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外办机场转运组:让党旗在外防输入战场上高高飘扬


航线就是防线,机场就是战场。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线上,市政府外办机场转运组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而上,始终坚守外防输入第一线。他们和其他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并肩作战,守护万家灯火,为全市人民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他们将初心写在行动上,将使命落在岗位上,用勇气和坚韧诠释了外办人的奉献与担当。

2月底,随着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随之增加,防控境外输入病例成为抗疫情工作的重要内容。“外防输入”成为又一场攻坚战,我市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随即打响。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市政府外办第一时间成立机场转运组,承担将入境外籍人员转运至居住地或指定隔离点的工作。接到任务后,转运组的同志们没有丝毫犹豫,以饱满的热情迅速投身到抗“疫”一线的战斗中。为充分发挥抗疫一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他们与市政府外办机场翻译组一起成立了机场工作组临时党小组,使转运工作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转运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风险较高,从核对信息、划分类别、分流接送,到人员交接、隔离安置、信息汇总,整个过程必须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形成闭环式管理,任何环节造成疏漏都会酿成严重后果。转运组的同志们一刻都不敢放松,他们克服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带来的不适,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停歇,最高峰时一天内保障8架次国际航班抵连外籍人员的转运工作。汗湿的头发、起雾的护目镜、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见证了他们严防死守的决心和行动。旅客人数密集时吃不上饭是家常便饭,由于身着防护服,使喝水和入厕成了必须一忍再忍的难事。此外,还要帮旅客搬运行李安排上车、联系社区对接人员、清点人数、政策解读,刚送完一波旅客又马不停蹄返回机场,接到新的一波客人再次启程。这样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使机场转运组的同志们疲惫不堪,但他们毫无怨言,坚决做到“病毒不退我不退”。大家深知:自己工作在涉外一线,所代表的不仅是市政府外办和大连的形象,更代表着中国和中国人。

转运工作枯燥、单调,要想把有关政策落实到位,做细做好,同时体现人文关怀,让每位外籍旅客能感受到来自大连的温暖却并不容易。机场转运组虽以男同志居多,但大家在女班长王毅的带领下,很好地把严格管控和柔性服务结合起来,无论身体多疲惫,旅客数量多密集,突发状况多棘手,在与外籍旅客沟通交流时,大家都热情接待、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由于入境航班长途飞行,加之入境手续办理时间较长,个别旅客难免产生焦虑,每当遇到外籍人员对隔离要求不理解,甚至是情绪激动的时候,机场转运组的同志们总是耐心解释政策,安抚劝导,以周到的服务展现大连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包容。

“爸爸加油,爸爸必胜!”,这是机场转运组成员王世程的女儿为鼓励爸爸亲手制作的头巾上的标语。王世程每次跟女儿视频,女儿都戴着这个头巾给他加油打气。在这些早出夜归的日子里,王世程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到女儿,只能通过视频来缓解对女儿的思念。女儿的鼓励、家人的支持激励着王世程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转运任务。他清楚地知道,没有大家哪有小家,面对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转运组成员迟重是一名转业干部。转运工作开展以来,他承担了大量偏远线路的转运工作。从接到旅客到送达后返回家中,经常已是凌晨,迟重顾不上身体的透支,第二天一早还需将离连旅客转运至相关交通口岸。虽然自己已经疲惫不堪,但遇到晚间值班,迟重总是第一个申请,为的是让其他同事能够得到休息。

值“大夜班”是机场管控和转运工作的重头戏。第一次外办翻译组和转运组负责值守夜班,就碰上午夜最后的航班一下子下来90多位客人。值班的10位同志有条不紊地完成登记、扶老携幼安排登车、协助搬运行李、转运宾馆安排入住,全部工作结束时已是次日凌晨四点。值完“大夜班”,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短暂的休息后,施兵、侯磊、关文堰等同志又冲到机场、宾馆和码头,开始承担第二天的外籍客人转运任务。

前方任务越紧急,越少不了后台的支持和协助。“总协调”华凯航总是在第一时间把转运旅客信息及时传递给所在县区直至社区,尽快确定社区联系人,保障转运过程中联络和对接顺畅。“信息中枢”王颖慧肩负着全组转运信息的汇总、核对和上报,每天不管有多晚,她都要等到最后一位旅客送达后传过来的数据,才能完成全部的统计报送,常常是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已至深夜……

市政府外办机场转运组,这支敢打硬仗的抗“疫”冲锋队,在四十多个日日夜夜里,牢记嘱托、不畏风险、团结协作,用实际行动为城市筑起一堵坚固的“防疫长城”,让鲜红的党旗在外防输入战场上高高飘扬。(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鹿道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