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提起核武器,你的腦海中是不是會馬上蹦出“威力巨大,可怕的核輻射”等字眼。對於原子彈的破壞力和恐怖程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中國曆經諸多磨難和失敗,終於在1964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有核國家。

如今,原子彈等核相關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核實力也成為了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部分,但是你真的瞭解原子彈製造和引爆的基本原理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原子彈升空的“蘑菇雲”

消失的質量去哪兒了?

核武器巨大的能量來自瞬間發生的核反應。其中,原子彈主要利用鈾235或鈈239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屬於第一代核武器。

原子彈一般由外殼、引爆裝置、炸藥、反射層、核燃料和中子源等部分組成。

自然界中有一些原子的原子核在一定條件下能分裂成兩個小原子核,且兩個小原子核的質量總和小於分裂前單個原子核的質量。

這些質量可不會憑空消失,它們會轉變成巨大的能量,並被釋放出來。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中子引發核裂變示意圖


核燃料從哪來?

自然界中可發生裂變的原子有很多,它們各自的物理化學性質都不相同,只有一部分能發生可控鏈式裂變的原子適合作為原子彈的核燃料。

目前原子彈使用的核燃料主要有鈾235,鈈239和鈾233,其中鈾235最為常見。


一個鈾235被一箇中子撞擊後會分裂為兩個原子核,如鋇和氪,氙和鍶或溴和鑭等,同時放出兩三個多餘的中子。1千克鈾235全部裂變後放出的能量,接近2萬噸TNT炸藥。

在自然界的天然鈾礦石中,鈾235的丰度只有0.7%,因此,製造原子彈的第一大難題就是如何提煉出丰度在90%以上的濃縮鈾。

自然界中鈾238的含量相對較高,它與鈾235化學性質幾乎沒有差別,但二者由於中子數量不同,在相對質量上有一定差異。

我們希望利用二者質量上的微小差異將二者分離,得到高濃度的鈾235,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氣體擴散法和電磁分離法等。

>>>>氣體擴散法

氣體擴散法是應用最早、技術最成熟的鈾同位素分離法。利用氣體擴散法得到濃縮鈾時,需要先將同時含有鈾235和鈾238的六氟化鈾氣體加壓通過隔膜。

由於含鈾235的氣體分子質量相對較小,因此通過隔膜的速度相對較快,所以每通過一層多孔隔膜,鈾235的含量就會相對增加一點,經過數千次通過隔膜後,就能得到高濃度的鈾235。

>>>>電磁分離法

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會做圓周運動,電磁分離法是令鈾的同位素離子同時穿過磁場,由於相對質量不同的鈾235與鈾238 圓周運動半徑不同而被分離。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示意圖


引爆沒有那麼容易

有了高濃度的鈾235和其他核燃料以後,下一步就是要製造可進行核爆炸的裂變裝置。

要製造一顆原子彈,必須使核燃料發生鏈式裂變反應。


所謂鏈式反應,就是指鈾235被一箇中子撞擊分裂後,放出2-3個多餘的中子,這些中子再撞擊到另外的原子核,引發更多次裂變,像鏈條一樣傳遞下去。

要想實現這一點可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核燃料過少,鏈式反應規模過小,大多數中子還沒來得及撞上原子核就已經飛到外面了,無法形成核爆炸。


只有單位時間內的鏈式反應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形成核爆炸。

增加核燃料的量

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如果核燃料的塊頭足夠大,中子就能更充分地在它的內部發生碰撞,使裂變反應充分地發生,進而引發核爆炸。


我們把能產生核爆炸對應的核燃料質量的最小值稱為臨界質量。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鏈式反應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低效鏈式反應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高效鏈式反應


另外,為了安全,要保證製備出來的引爆裝置在一般情況下達不到臨界值質量,不會發生爆炸,但引爆後卻能立即引發原子彈爆炸。

要知道核爆炸的發生與否是由燃料的質量大小決定的,怎麼樣才能讓沒有達到臨界質量的燃料突然“變多變大”,達到臨界質量呢?

“那就把兩塊小的燃料突然捏在一起唄”——這便是槍式結構原子彈的原理。


槍式結構是最簡單的原子彈引爆結構,它的原理是使核燃料質量超過臨界質量引發爆炸。投放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採用的就是槍式結構。

槍式結構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2-3個分別小於臨界質量的鈾235核燃料塊、鋼管炸藥、雷管引爆器和中子發生器。

開始時鈾塊相隔一定距離,且各自小於臨界質量,不會發生爆炸,一旦烈性炸藥爆炸後,產生的能量使鈾塊迅速結合在一起,核燃料質量瞬間超過臨界值,立即引發核爆炸。

槍式結構雖然相對簡單,但需要核燃料數量大,且效率較低,中子要飛行較長距離後才能撞到原子核產生下一次裂變,延緩鏈式反應規模擴大的速度。

兩塊鈾還沒完全合攏前自由釋放的一些中子也很容易引發鏈式反應、核爆炸。


因此槍式結構需要精確控制炸藥的數量,使鈾塊能夠馬上超過臨界質量,儘量避免鏈式反應不充分,核爆炸不完全和燃料利用率低等現象。

美軍在廣島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使用了64.1千克鈾235核燃料,它的富集度為80%。


然而,這顆原子彈爆炸時只有不到1千克的鈾參與了核裂變,威力只達到了15000噸TNT當量。由於利用率過低,這一型號(代號MK-1)只生產了5枚,1950年全部退役。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槍式結構引爆過程示意


除了槍式結構,還有哪些辦法能引爆原子彈呢?

對於一定量的裂變物質,密度越高,其臨界質量越小。內爆式結構便是利用高壓手段使核燃料密度迅速增大,從而觸發臨界反應。

投放長崎的原子彈“胖子”使用的是內爆式結構引爆的鈈239原子彈。

內爆式結構需要把核燃料製成球形,球的外殼是反射層,球的外圍要均勻地放滿炸藥。

需要引爆時,球外圍的炸藥同時起爆產生極高的壓力向內擠壓核燃料,讓它迅速向中心內聚。


核燃料的密度瞬間增加,超過臨界點後,再利用中子源釋放中子,引發鏈式反應(核爆炸)。

相比槍式結構,內爆法需要的燃料質量更小,核燃料反應率更高。


“胖子”原子彈的核裂變燃料是δ相鈈合金,只用了6.2千克就達到了21000噸 TNT當量的威力,核燃料的利用率有了顯著的提高。

另外,內爆法的安全性更好,“過早點火”的幾率較低,可使用自發裂變幾率較大,對點火較為敏感的裂變物質。

您有一份原子彈製造指南,請查收

內爆式原子彈構造圖


原子彈等核武器因其巨大的殺傷力遭到大家的排斥,但核武器對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也不應該被忽視。


如今,我們應該和平利用核能,將核能這種清潔能源運用到發電等經濟領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