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秭歸縣戰“疫”群英譜素描--社會民生--湖北--地方--首頁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2000多年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英雄畫像,將愛國、犧牲的基因烙印進秭歸人的血脈。2000多年後,在這個英雄輩出的地方,面對戰疫大考,平凡的秭歸人再次為“英雄”二字註解出新的內涵。

對黨忠誠:因公殉職“青山”永恆

2月21日,秭歸縣沙鎮溪鎮高潮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為村民配送生活物資的途中遭遇不幸,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0歲的早春。

疫情期間交通管制,村民出行與購物不便,宋青山一直用自己的普通輕型貨車,免費幫村民代購送貨,最高峰一天30多戶。

“人光有錢不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還得實現一些人生價值。”這是宋青山決定回村任職時說的一句話。為了在村裡紮下根來、心無旁騖地工作,他放棄了紅火的生意,關閉了經營多年的門店;將女兒從宜昌城區轉回沙鎮溪鎮讀書,在集鎮租房讓妻子陪女兒,自己則常住高潮村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

疫情暴發,本在宜昌陪妻女過年的他,又第一時間趕回村裡,連續19天,奮戰在一線。

危機中挺身而出,大考中英勇奮起,宋青山用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誓言。2月24日,秭歸縣委追認宋青山同志為“全縣優秀共產黨員”。3月1日,宜昌市委追授宋青山同志“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責無旁貸:勇當嘗試疫苗第一人

3月16日,由軍事科學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正式獲批,公開招募108名志願者,秭歸縣洩灘鄉的“80”後靳官萍沒和家人商量,便報了名。

後來她才知道,自己是首批志願者裡唯一的女性。

以身“試藥”之前,靳官萍已在武漢當了50余天的志願者。她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自掏腰包為部分醫護人員買來生活用品;利用自身商業資源,幫助多家單位採購口罩、防護服、酒精、護目鏡等防疫物資;參與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籌備工作。

“這個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剛好我可以!”問及“試藥”初衷,靳官萍坦言自己並未多想。

國有難,迎難而上;國有召,責無旁貸,是英雄的本能。

衝鋒陷陣:瞞著父母參建“雷神山”

疫情肆虐,英雄出征。

28歲的付偉是秭歸縣茅坪鎮西楚社區的一名普通退役軍人,從事弱電工程行業。2月2日,付偉通過湖北安防協會的幫助,獲得馳援武漢的車輛通行證,在晚上11點半趕到“雷神山”醫院施工場所。為免家人擔心,從報名到出征,他瞞著父母悄悄逆行。

巨大的“雷神山”,爭分奪秒的戰場,一個病區要拉200多根網線進入機櫃,付偉站立作業整整24小時,雙腿腫疼麻木,手被網線勒得鮮血淋漓,手中的活兒卻一刻也沒停下。“雷神山”施工完畢,他只休息了6個小時,又再上“戰場”,鏖戰通宵。

一朝入伍,軍魂入骨。防疫期間,秭歸近千名退役軍人衝鋒抗疫戰場:每天步行上萬步入戶排查的餘熊,化身快遞“小哥”為村民送貨的喬曉磊;年三十堅守鄉村“關口堡壘”的秦曉燕……他們用責任與擔當告訴我們,什麼是軍人本色。

白衣執甲:逆行馳援抗疫一線

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

2月27日,秭歸縣中醫醫院急重症科醫生韓海峰、龔銳,與家人告別,登上逆行武漢的救護車,馳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ICU病區。接到求助函,醫院重症專業全體醫護人員都報了名,醫院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派出兩名骨幹。

4月10,秭歸“90”後姑娘宋麗從武漢平安返家,與分別5個多月的父母重聚。因疫情暴發,在漢進修的她選擇留守,並於2月9日主動請戰進入武漢蔡甸方艙醫院,成為管理一百多張床位的護士長。60天裡,宋麗見證了蔡甸區方艙醫院的“立”與“破”,帶領著30多人的團隊,累計管理病人200餘人次,用行動詮釋了“90後”的責任與擔當。

4月22日,秭歸縣社會福利院的張周銀和曹秀紅從武漢凱旋,她們於2月29日赴武漢市社會福利院支援,用50多天的守護,換來了院內,特殊老人和孩子的康健,留下一段溫暖的記憶。

抗疫期間,秭歸縣有1980餘名醫務人員在繁重工作中堅守崗位,1200餘名“白衣戰士”奮戰在抗疫一線。秭歸縣人民醫院護士長王丹丹,兩度走進隔離病區,堅守抗“疫”一線;秭歸縣中醫醫院“拄拐戰士”鄧江華,10多天奮戰發熱門診,單腿挺立抗擊疫情的“風暴眼”……

事不避難,義無反顧,英勇逆行的身影,築起堅固的防疫“大堤”。

愛心傳遞:用我熱血助你戰“疫”

3月1日,秭歸縣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向某,收到了宜昌市中心血站給他發來的好消息,他捐獻的血漿被成功採用,注入到一位重症患者體內,效果明顯。

他是秭歸縣第一例確診患者、第一例治癒患者,也是第一個捐獻康復血漿的人。“在我生病期間,政府和醫院給了我那麼多幫助,我當時就想,等我治癒出院,一定要將愛心和善意往下傳遞。”

秭歸23名治癒患者,有9人表示出捐獻血漿的意向,3人檢查合格,成功捐獻。

秭歸小夥李某,住院期間就多次瞭解康復血漿對重症、危重症的療效,出院隔離期滿立即向醫院提出捐贈願望;秭歸姑娘周某,得知自己檢查合格,符合捐贈要求,直呼“幸運”,毅然加入“熱血勇士”行列。

“我以我血薦軒轅。”病毒肆虐,染病不幸,但愛讓熱血沸騰,給予戰勝疫魔的希望和勇氣。

時光如梭,像歷史的書卷又翻過一頁,回眸,那一個個逆行的身影清晰如昨,被永遠銘刻在春天的記憶裡。

一個個樸實的村民,採下最甜的臍橙、最新鮮的蔬菜逆行馳援武漢戰疫一線;一個個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秉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捐資捐物,緩解抗疫物資匱乏之急;還有一批批公安幹警,堅守崗位、日夜值守,維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一批批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報道疫情最新動態,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一批批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苦,在同舟共濟中愛心交融傳遞溫暖……

點點微光螢火,凝聚忘我大愛。所謂英雄,就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普通人的人性光輝。

大江奔湧,冬盡春來。4月,向英雄致敬,向每一個平凡堅守的“我們”致敬!(向紅梅、聶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