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發音之謎——《再談洛語9》

古漢語發音之謎——《再談洛語9》

「原文」: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注」:雅言:正言,指標準規範的語言。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在誦讀《詩經》《尚書》,贊禮的時候,都是用雅言。

孔子在正規場合,用的是雅言。

言外之意,孔子在平時說話的時候,用的不是雅言,他用的是什麼語言?

就是魯國的語言——夷語。

《後漢書·東夷傳》雲: “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郭璞《爾雅注》雲:“九夷在東”,

山東地區屬於九夷之地,還有徐夷即徐州,淮夷即江淮,都是九夷之地。

上古存在著一條夷越語走廊,從朝鮮半島,到遼東,山東,江淮,吳越,贛越,閩越,狸越,交趾,廣西駱越,這就是夷越語走廊地帶。

今天夷語已經不可考,因為黃帝部落到達中原後,最先打垮了九夷,九夷和漢地最近,九夷之地全都是官話區,比如膠遼官話,江淮官話。

但是稍遠的吳越保留了侗臺語。

其實古代對雅言的認定一直是清晰的,就是洛語,

但是到民國期間,南方的百越人開始大肆造謠,認為六南語是古漢語。始作俑者就是廣府順德賤 畜——黃節。

這些謠言造成了漢人對漢語的認知錯亂。無知的學者甚至從六南語找古漢語。

樓主用老洛語解讀了詩經中《王風》《魏風》的全部詩篇,都是押韻的,以及漢朝《胡笳十八拍》,以及唐,宋,清朝,一直到曹雪芹,秋瑾,數量高達幾十萬首詩詞,全都押洛語韻,等於是中國歷史全部的詩詞。

樓主我放言————唐宋詩詞總共27萬首,任何一首都押洛語韻,你可以任意挑出來一首,樓主我都能解讀。全都是押韻的,因為這些作品都是用洛語寫的,它不可能不押韻。

而且樓主我可以用吳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語,把這些詩詞讀音標註出來,完全不押韻,它和漢語差別多麼大,沒有一首押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