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今年春節,字節跳動斥巨資6.3億買下《囧媽》的版權,請全國人民在大年初一觀看這部電影。

《囧媽》是一部由徐崢、袁泉主演的喜劇片,這也是徐崢繼《人在囧途》《泰囧》《港囧》之後的又一囧片。因徐崢一向走的都是喜劇路線,因此他也被眾人冠以“喜劇大師”的稱號。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複雜,主要圍繞男主徐伊萬和妻子張璐以及母親盧小花展開。講述的是男主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俄羅斯之旅一路上的故事,途中囧事不斷,時而搞笑,時而發人深省。從矛盾加深,激化,到最終眾人得以和解。


《囧媽》雖然是一部商業片,但這並不代表該電影只是快餐式的逗人開懷大笑一場。其實這部電影裡蘊涵著深刻的人生意義,以及發人深省的點。在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01 親情與隔閡

影片開頭,男主徐伊萬因為暖霸產權的事情,想到美國和妻子張璐爭個高低勝負,卻怎料到了機場,才發現自己的護照還在老媽那裡,於是火速奔往了火車站。陰差陽錯,才有了徐伊萬和母親的這場啼笑皆非的俄羅斯之旅。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影片中,徐伊萬和盧小花有著很深的母子隔閡。因為丈夫家暴,夫妻關係不睦的所以盧小花將更多的愛和關注,放在了兒子徐伊萬身上。電影裡,徐伊萬已經是有了自己家庭的成年人,然而盧小花還是把他當孩子對待,甚至管他一日三餐該吃什麼該吃多少,膀胱什麼時候該排水之類。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中,曾提到過兩種不健康的家庭模式,一種是“煩丈夫,愛兒子”,一種是“‘沒’丈夫,愛兒子”。如果妻子在丈夫身上得不到陪伴、關愛等滿足,那麼她就會把這些需求轉移到孩子身上。然而,這種畸形的愛,必然會導致不健康的家庭關係。

盧小花的過度愛子行為,已經讓家庭關係顯得失衡,最終勢必導致徐伊萬的逃離、抗拒,傷害的其實是兩個家庭。長期生活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之下,徐伊萬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也受到了盧小花的影響,這個在他對妻子張璐的做法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徐伊萬一直把她當做想象中的妻子對待,也在無意識之間給她定下了標準:她該喜歡什麼,她不該喜歡什麼以及她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開頭檯燈的細節可以窺見他們生活中的分歧。徐伊萬更是為了讓她不離開自己,和她爭二人共有的暖霸產權。隨著情節的發展,二人矛盾也到達了頂峰。儘管最終得到了和解,但他還是失去了自己摯愛的妻子。

《閉上眼睛就錯過》裡有句話說:“家人是最重要的,他們不一定會陪著你,但是,他們一定會永遠在心裡,陪著你。”不管你和自己的伴侶或家人,曾經有過多深的情感糾扯,誤會、心結終究是會解開的,畢竟你們是血濃於水的家人。

在《請回答1988》裡德善和家人也有著很深的情感拉扯,父母親對大女兒和小兒子的極度偏心,讓幼年的德善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劇裡有個情節,鄰居給了德善一隻烤雞,叮囑她一定要把雞腿吃完。結果回到家,母親下意識地就把雞腿扯給了姐姐和弟弟。從小德善也都是穿舊衣服,有次偷偷穿姐姐的新衣服,還挨頓了姐姐的打。同樣是一家人,可是待遇懸殊為什麼這麼大?這是幼年的德善所不能理解的。但故事發展到了最後,一家人還是得到了和解。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不管是《請回答1988》裡可憐的得善,還是《囧媽》裡的徐伊萬和張璐,又或是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我們,都會經歷類似的人生境遇,在愛恨中拉扯,在掙扎中和解,在悔恨中醒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人生之路,這世上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數。

02 理想與束縛

影片中盧小花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眾人面前唱完一首歌。她多年前曾因遲到而錯失了一場演出,造成了幾十年難以忘懷的遺憾,這也成了她心裡一塊難以放下的石頭。為此,她不惜花費兩萬元,不遠萬里只為一個登臺機會。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我想,在這之前她一定擁有很多次機會,但當時的徐伊萬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她不能,也不放心丟下他一個人去追逐夢想。那個徐伊萬還未長大成人的家庭,對她來說是一種束縛,束縛住了她幾十年的青春,束縛住了她理想的實現。

作家劉同曾說:“風箏是因為束縛,才能飛得高。”盧小花雖然暫時被家庭困住了雙腳,停下了行進步伐,但這更加堅定了她實現夢想的決心,為母則剛,當為自己的孩子做表率。她也確實是因為,想讓伊萬和她一起見證那實現夢想的時刻,才會出此下策,把他的護照裝包裡帶走。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尋夢環遊記》裡面的埃克托,不惜拋妻棄子,去追逐音樂夢想,將歌曲唱向世界,可是沒想到音樂夢想沒能實現,後來想要回家時,卻被自己的音樂夥伴德拉克魯茲毒害,功勞也被他盡數佔去,成為人們口中的歌神。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伊梅爾達對音樂家丈夫的這種做法,痛心疾首,以至於將他從全家福上撕去,使得他亡靈節也回不到家,見不到自己心愛的女兒可可。

一方面,埃克托的悲慘境遇確實值得同情,他一心追逐夢想的執著精神也讓人動容。然而理想與現實往往格格不入,在他與理想越來越近的同時,卻把家庭推得越來越遠。某種意義上講,

埃克托或許是個成功的音樂家,但他卻是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

《尋夢環遊記》中埃克托拋棄家庭,成就理想;《囧媽》中的盧小花為了家庭,兒子徐伊萬,暫時擱置理想。《尋夢環遊記》裡有句話,“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存在”,我們只有先顧全了家人,再去談及夢想,這樣才不會顧此而失彼。理想固然重要,但家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不是嗎?


03 獨立與自由

在《囧媽》這部電影裡,張璐和盧小花雖然作為新時代的女性,但由於受到父輩舊時代思想的影響,所以一開始她們都將家中男人徐伊萬作為唯一的精神寄託。盧小花做什麼都是為了徐伊萬,張璐也不停地努力為了徐伊萬做改變,想要成為徐伊萬心中所設想的妻子模樣。但遺憾的是,最後,他們二人還是分開了。張璐意識到了自己思想的錯誤,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本就不應將過多精力傾注在某個人的身上。只有先成為自己,才能造就他人。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徐伊萬也曾表示:”我非常喜歡這個結尾,我之所以選擇袁泉飾演這個人物,是因為我想讓她有一種非常獨立女性的感覺,她應該往前走、往前看,不應該回頭。”

徐伊萬的母親盧小花,在之前的生活中,不是被婚姻捆綁,就是過分地將注意力放在徐伊萬身上,無微不至地呵護著徐伊萬,感覺他在盧小花眼裡,永遠都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盧小花完全沒有為自己而活。後來經過和徐伊萬的爭吵和深刻反省,這位母親終於意識到了自己意識的錯誤,收穫了自己的夢想,活成了新時代女性的模樣,有了自己的事業。

《囧媽》:這部喜劇片的背後,其實藏著這三個主題


在 戴爾·卡耐基 《女人的格局決定結局》這本書中,有句這樣的話。“ 經濟獨立的女性,自身帶著創造幸福的能力,她們不需要取悅和依賴男人。婚姻對於她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婚姻本就如此,每一個新時代的女性都不必為誰而活,不必去取悅任何人,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和非凡的人生。

小結

《囧媽》要告訴我們的不僅是,儘管在感情中我們要面臨各式的情感拉扯,但最終都會和他人和解,儘管親人給我們再大的傷害,但血濃於水,終會寬恕;在面對自己的理想時,也會面臨各種的現實束縛,家其實並不是我們的束縛;作為新時代女性的我們,要勇於活出自己的非凡人生。

歡迎關注@小源超野,與你共品人間苦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