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預防職業病 需政府企業個人齊發力

常德:預防職業病 需政府企業個人齊發力

紅網時刻常德4月29日訊(記者 白玲川 通訊員 陳本政)2020年4月25日-5月1日是全國第18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今年的主題是“職業健康保護我行動”。健康,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首先保證勞動者職業健康,才能讓生產、生活穩步持續的發展。

近日,記者從常德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所獲悉,常德市現存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0多家,職業病危害因素100多種,監測結果顯示,常德市屬湖南省職業病高發地區,最嚴重的職業病為塵肺,佔全市已診斷職業病人的90%以上,病人大部分為農民工,且以年均200多例呈現遞增趨勢。

由於職業病具有隱匿性、遲發性等特點,加之勞動者流動性大,其危害往往被忽視,而一旦發病就難以治療,長期帶病甚至因病死亡。研究表明,平均每例塵肺病人每年經濟損失約為3.41萬元。一些中小微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職業健康防護設施不完善、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現狀檢測評價不開展、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不落實等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些企業將明顯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的生產工序外包,轉嫁職業病危害風險,把責任推向社會。

為進一步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常德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所通過對全市職業病現狀的分析,對如何預防職業病提出了相關建議。預防職業病,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必須共同努力,在“三有一加強”上下功夫,即有職業健康安全培訓、有規範的合同、有工傷保險、加強行政執法力度。行政機關應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企業或個人要頂格處理,增加其違法成本。加大典型案例的通報曝光力度,達到以案為鑑、以案促改的效果;用人單位要真正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的主體責任,自覺完善作業場所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與勞動者簽訂規範的合同併購買工傷保險;勞動者個人要增強防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對違法行為要敢於說不。只有這樣,“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勞動者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機制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