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金錢實際存在於想象之中

你是否曾經想過,錢的意義是什麼?從貝殼到貴金屬,再到紙幣,乃至現今屏幕上的一串數字,你用辛苦工作換取這串數字,再用這串數字來換取食物、衣服、住房。

但提個讓你背後發涼的問題,為什麼你相信這串數字?

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提供給我們一個視角,我們相信這些,是因為鄰居、超市老闆、房地產商,乃至救死扶傷的醫院,都相信這串數字。

《人類簡史》:金錢實際存在於想象之中


金錢的意義是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象之中。

正是因為我們全都相信它的存在,金錢才因此獲得意義。本拉登痛恨著美國文化、美國宗教,但用著美元卻無比順手。作者認為,金錢存在於人類的共同想象的故事之中,是比宗教和制度更為普遍和堅固的互信系統,讓數百萬的陌生人共同合作貿易和產業,維持著現代社會的正常運轉。


《人類簡史》:金錢實際存在於想象之中

圖為挖鑽石的非洲人民

說起來,鑽石的營銷竟也有類似之處,將鑽石與婚姻捆綁,使得原本儲量足夠的鑽石變得價值連城,何嘗又不是在編造一個大家都相信的故事?

赫拉利用妙趣橫生的文筆回答了很多這樣的問題,用更高的視角解釋著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和知識。解釋著我們人類是如何從猿人到智人,經歷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與科學革命。一步步登上世界舞臺。

當然,就像《明朝那些事兒》一樣,這本書面向的是普通人而非學者群。作者更多地是用粗線條勾勒出整個人類進程,串聯起世界觀,但也難以避免的使其不如大學教科書一般嚴謹。受到了很多專業人士的批判。

但阿浣覺得人類簡史,這種輕鬆卻並不業餘的筆法,其實很適合我們來發展自身的世界觀,拓寬自己的認知視角,回望人類來時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