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崛起,世界開始進入信息社會,人們在充分利用信息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的難題。傳感器作為一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的檢測裝置,成為了當下人們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傳感器也開始呈現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特點,它就如同物體的五官,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從事傳感器研究的相關企業接近兩千家,其中擁有傳感器業務相關的上市公司近四十家。2019年已經結束,很多企業紛紛公佈了自己的財報數據,今天為大家整理篩選了國內35家主要的傳感器上市企業的2019年年度報告,總結出一些行業發展的動向。

行業整體表現亮眼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從上表中統計的35家國內上市的傳感器相關企業財務數據來看,35家企業整體表現良好。有25家企業營業收入在0-50億元(含50億元)範圍內,5家企業營業收入在50-100億元(含100億元)範圍內,5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如此看來,沒有出現頭部企業一家獨大的情況,中小企業也都在傳感器市場中各自生存。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從2019年營收排行來看,海康威視在綜合安防、智慧業務等領域蓬勃發展,傳感器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器件,也得到了長足的增長,因此海康威視坐擁2019年營收TOP 10榜單第一,營業收入達577.0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歌爾聲學,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聲光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9年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電腦、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無線耳機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銷量大增,給歌爾聲學帶來了不少業務發展;大華股份也宣告企業從視頻監控延展到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產業,以261億元的營收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航天電子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產品業務包括軍民用無人機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等系統級產品,以及衛星導航、遙測遙控等專業設備,公司在傳感器領域的應用不僅廣泛而且對技術要求更高;第五位的韋爾股份自是不用過多介紹,得益於併購豪威科技,圖像傳感器業務助韋爾股份業績大漲。除此之外,盾安環境、華天科技、盛和資源、華潤微、華工科技均有上榜。

從營收上看,海康威視、歌爾股份這類老牌廠商發展已久,營收歷來穩步增長並不稀奇,像韋爾股份這類通過併購大廠,從而提升年度業績的也是少數。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從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TOP 10榜單上,南華儀器以292.30%的驚人的增幅將高德紅外等遠遠拋在身後,根據南華儀器財報顯示,公司經營業績在2019年度實現了大幅度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把握政策市場機遇。國家在2019年5月1日實施汽車排放新標準,其中涉及到必備的汽車排放氣體測試儀,南華儀器自主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產品技術性能符合汽車排放新標準要求並已形成批量生產能力,成為國內市場該類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報告期產品已經投放市場併產生良好銷售業績。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除南華儀器以外,其餘企業營收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下。威爾泰、通鼎互聯、科陸電子、華潤微、盾安環境、晶方科技、華燦光電的營收出現了負增長,其中威爾泰與通鼎互聯兩家營收下跌超過20%。

威爾泰營收下跌23.55%,在其年度報告中稱營收下滑來自兩方面原因,一是在2019年公司完成了壓力產品生產線搬遷到松江廠區的工作,在新廠房的搬遷設備調試、工藝優化等方面公司經歷較長的磨合期,對公司生產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二是公司下游客戶需求在報告期出現下滑;通鼎互聯營收下跌20.40%,因商譽減值、固定資產減值等原因形成了較大金額減值損失,此外光纖光纜產品市場價格下降,網絡安全業務模式調整以及市場競爭都成為了公司營收下跌的影響因素。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在淨利潤TOP 10上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歌爾股份受益於企業大體量的業務發展,依然榜上有名。除了海康威視淨利潤超100億以外,還有30家企業淨利潤在0-100億範圍內。科陸電子、通鼎互聯、華燦光電也因為營收下滑影響淨利潤,排在末位。

國內3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2019年財報對比

(數據源自各企業2019年財報/快報 OFweek維科網製圖)

相比之下,淨利潤同比增長出現較大反轉,除了前面提到的受益於政策影響南華儀器斬獲了688.00%的淨利潤增幅以外,韋爾股份也因完成對豪威科技的收購而實現了221.10%的淨利潤增幅。還有兩家淨利潤增幅超過100%的企業為大立科技與盾安環境。有12家企業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情況,其中華燦光電淨利潤下跌529.70%備受人們關注,據其財報內容顯示,淨利潤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2019年LED芯片整體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襯底片業務受LED行業芯片競爭影響,單片價格下降幅度較大。

“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有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2188.8億元,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951.8億元,保持17.6%的快速增長。按照市場結構劃分,汽車電子領域市場規模529.2億元,佔比高達24.2%;工業製造領域市場規模462.3億元,佔比21.1%;網絡通信領域市場規模459.8億元,佔比21%;消費電子市場規模322.1億元,佔比14.7%,總體來看發展比較均衡。

從上文統計的上市公司相關傳感器產品種類來看,涵蓋了MEMS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紅外傳感器、視覺傳感器、位置傳感器等,門類豐富,整個行業顯示出“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來源: OFweek電子工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