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之:汲縣陀羅尼經幢

汲縣陀羅尼經幢,第七批國保,位於河南新鄉衛輝市區,建於五代十國後晉開運二年(945)。為寧境寺經幢,現寺已毀,僅存此經幢。

陀羅尼經幢,高7m左右,造型挺拔俊秀。由幢座、幢身及幢頂三部分構成,青石雕造,略呈下粗上細,整體佈局合理,造像逼真,使用了高浮雕,淺浮雕、圓浮雕相結合的雕刻手法,體現了五代的雕造技術,是一件寶貴的石刻藝術品。

幢座高1.8m,分二層,底層為直徑1.5m的須彌座,下枋為方形,下梟雕刻十六瓣覆蓮裝飾,束腰為八角形柱體,上枋雕刻十五瓣蓮花形狀。上層須彌座束腰八角形柱體,同底層束腰,八個角各雕壺門一個,內有雕像一尊,再上枋為八角形,上雕覆蓮。

幢身繫上細下粗的八稜柱體,高1.7m,上部面闊0.2m,直徑0.46m,下部面闊0.22m,直徑0.52m。八面皆刻有陀羅尼經文。幢身正面首行楷書陰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九個大字。從第二行開始刻經序,每面刻九行,足行一百一十五字,最後一面尾行刻“晉開運二年歲在□已二月二十九日丙□”。

幢頂七層,高3.88m。第一層下接幢身,分上下兩部,下部為圓柱狀,環刻淺浮雕圖案,上部為八角形寶蓋。第二層為一圓柱體,繞柱雕刻五條盤龍,南面正中開一尖拱形小龕,龕內雕坐佛造像,可惜遺失。第三層分上下兩部,下部為八角形體,底部八個斜面上雕八個凌空飛舞的飛人,衣帶飄揚,上部為圓柱形,繞四周雕刻有四組建築,建築之間以迴廊聯結。第四層分上中下三部,下部為圓形仰蓮小座、中部方形柱體,四面均有雕像一鋪,上部為圓形仰蓮狀小蓋。第五層分上中下三部,下部圓柱體,繞圓柱淺浮雕六組獅首銜環,之間纓絡聯結,中部八角形柱體,每隔一面鑿長方形淺龕,龕內各雕一力士像,素面刻楷書文字,但多已風化漫漶,上部為八角形屋頂狀寶蓋,頂部每面雕有瓦壠七行,簷下刻有角梁,飛簷,刻工精細,比例協調。第六層分上中下三部,下部為多層仰蓮雕刻圖案,中部為柱體,上部為圓形寶蓋,寶蓋邊緣鑿有八個圓形小瓦,繞圓雕有帷幔形狀淺浮雕。第七層為完整葫蘆形寶剎。

五代之後晉國祚非常短促,曇花一現,所留遺物少之甚少,汲縣陀羅尼經幢更顯彌足珍貴。

國保之:汲縣陀羅尼經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