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故事】運河的興衰與油坊鎮發展的歷史淵源

作者:安慶增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運河故事】運河的興衰與油坊鎮發展的歷史淵源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裡,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隋以後的歷朝歷代,至清朝後期,無論是大一統時期政權,還是分裂時期的政權,都注重運河的疏鑿與完善,其動機無外乎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充分利用運河漕運。

春秋末期:

胥溪、胥浦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運河的萌芽時期,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的吳國君主夫差,在吳國早已攻克楚國、越國之後,擋在他面前的只有齊國,夫差為了北伐齊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他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湖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即今裡運河),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0公里,把長江水引入淮河,成為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運河就是為水上運輸而生的。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隋唐時期:

“隋唐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在公元七世紀初隋煬帝統治後,遷都洛陽。為了控制江南廣大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隋煬帝於公元603年下令開鑿從洛陽經山東臨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長約1000公里的“永濟渠”;又於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下令開鑿洛陽到江蘇清江(今淮安市)約1000公里長的“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再於公元610年開鑿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當時的對外貿易港)長約400公里的“江南運河”;同時對邗溝進行了改造。這樣,洛陽與杭州之間全長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隋朝時期的運河全長2700多公里,走向成人字形(北京涿郡·洛陽·杭州)。

元明清時期:

在十三世紀末元朝定都北京後,為了使南北相連,不再繞道洛陽,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人”字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南北成橫向運河。

元朝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九年,通過三次開挖、疏浚了“洛州河”和“會通河”,把天津至江蘇清江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接起來,清江以南接邗溝和江南運河,直達杭州。而北京與天津之間,原有運河已廢,又新修“通惠河”。這樣,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其中自四女寺水利樞紐至臨清段又稱衛運河)、魯運河、中運河、裡運河、江南運河。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運河故事】運河的興衰與油坊鎮發展的歷史淵源

清河縣油坊鎮就是伴隨京杭大運河繁盛的漕運而發展起來的北方較大的碼頭重鎮之一。

油坊村是王家莊王守中的五世孫王景山於明朝嘉靖年間到村南開油坊,榨油為業,後又有李姓等遷來居住,逐漸發展成的自然村落。因王氏最早遷至開油坊,所以村落命名為油坊。隨著運河漕運的發展在此逐步設客運和裝卸貨物的碼頭。油坊位處水陸要道,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每月逢農曆一、六日為集貿市場交易日故又稱油坊集。清朝中葉油坊集改稱油坊鎮,成為清河商埠重鎮。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漕運發達時期,每年要承載2萬多艘運糧的漕船,客運近30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多艘),帶動了清河縣油坊碼頭的建設和發展,使得油坊古鎮非常繁華,做為清河、威縣、南宮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譽為“北方的小上海”,清河的“香港”。

油坊碼頭(建於明弘治年間,比渡口擺渡要晚的多)始於明朝中葉,繁盛於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五、六十年代達到了鼎盛時期。為做到旅客上下安全,貨物裝卸有序,停船不致擁擠,按客運及裝卸的主要貨物劃分為五個碼頭,即:鹽碼頭、煤碼頭、糧食碼頭、雜貨碼頭、客運碼頭。現五個碼頭遺址保存完好,是大運河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當時遠近有名的益慶和鹽店舊址仍保留原樣。

為服務碼頭建有配套設施:糧庫,佔地面積20畝,倉儲面積6畝,可儲糧80萬斤;煤廠,佔地面積40畝,可儲煤1萬噸;鹽庫,佔地面積7畝,建築面積1400多平米,可儲鹽100噸。

咸豐五年(1855年)八月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河水經山東,奪大清河入渤海。黃河最後一次改道東入渤海。由於黃河改道致使運河臨清以南山東段運河淤積嚴重,航運中斷,京杭運河漕運逐漸衰退。而北京至臨清段運河還可以通航,對油坊鎮的發展影響不大,油坊鎮還是處於發展、繁榮、壯大期。到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達到了發展的鼎盛時期。

由於建國後五、六十年代國家在衛河、漳河上游修建水庫,上游來水變少,加之經濟的發展沿河兩岸工農業用水增多,運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逐漸斷流,變為季節河。漕運終止,油坊鎮碼頭棄用。

油坊鎮歷經五百多年的發展成為清河縣的經濟重鎮,自然大村(今已有人口六千餘人,析出油坊、柳莊、新街三個村委會),姓氏最多的村,這跟運河碼頭的興起和繁盛密切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