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口罩“江湖”:多地嚴懲發國難財行為

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肖亞慶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下一步將突出抓好市場價格監管,持續加大對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管力度,堅決剎住口罩漲價風。同時,公開曝光一批哄抬口罩價格的典型案件,以儆效尤。

疫情下的口罩“江湖”:多地嚴懲發國難財行為

疫情之下,任何發國難財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

近日,在北京豐臺濟民康泰大藥房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一款3M牌8511CN型口罩(十隻裝)被大幅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而同時期,該款口罩網絡售價僅為143元/盒。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不僅是北京。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堅決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肖亞慶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下一步將突出抓好市場價格監管,持續加大對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管力度,堅決剎住口罩漲價風。同時,公開曝光一批哄抬口罩價格的典型案件,以儆效尤。

曝光現行案件

在天津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進價12元/只的KN95口罩被抬高至128元/只銷售;進價15.2元/盒購進片仔癀防霧霾口罩(成人1只裝)並抬高至58元-78元/盒銷售。被投訴調查之後,津南區市場監管局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同時將當事人哄抬價格涉嫌經濟犯罪有關線索移送公安部門。

1月27日,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接報反映稱,上海好藥師青湖店正在銷售過期口罩。經查,上海好藥師青湖店因近期口罩需求量大,通過朋友介紹及網購等渠道,購入防顆粒式口罩2批9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0000個(均無合格證明材料)用作銷售,售價分別為20元/個和1.1元/個。截至檢查時,剩餘11204個尚未售出,已向消費者退貨退款收回4225個。青浦區市場監管局責令該藥店立即停止經營,並安排一名員工接待市民退貨退款事宜。對現場查獲的不合格口罩全部監督銷燬處理。目前已對該藥店進行立案調查。

同樣是在上海,普陀快客便利店以69元/袋的價格從其他便利店購進PITTA口罩(三隻裝),在“美團外賣”平臺上以198元/袋的價格對外銷售。該便利店行為涉嫌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將於近期作接受政處罰決定。

黑龍江訥河天一藥店也由於將一次性口罩售價由3元/包大幅抬高至20元/包,且未按規定對進行明碼標價,涉嫌構成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

在新疆,阿克蘇諾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3M口罩漲到69元/只,目前該企業已被立案查處;呼圖壁縣世紀本草藥品零售有限公司、新疆西域之星商貿有限公司(西域之星醫療器械東正大藥房)存在哄抬物價行為,已依法按上限進行行政處罰,並對其他違法問題進一步調查核實。

截至29日,新疆發現口罩、消毒水漲價投訴問題880件,已全部分流轉辦,正在積極跟進當中。發放價格提醒函2839份,行政約談經營者466戶次,現場整改254戶次,全疆查辦價格案件70件,立案9起。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密切跟蹤口罩等防疫用品價格情況,指導督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以口罩為代表的防疫用品相關價格違法行為。

密集處罰到來

口罩只是一個方面,各地市場監督部門也加大了對野生動物銷售等查處力度。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遼寧市場監管局派出4個明察暗訪組,分別前往瀋陽、撫順、本溪、鐵嶺督促、協同各市局開展防控工作。目前已責令停止市場銷售活禽、現場宰殺銷售禽肉等禽類產品及野生動物經營主體1988個次,處理相關藥械違法廣告4件,處理相關價格突出問題65件。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234次,對野生動物、集貿市場、食品安全、物價等開展檢查。檢查食用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市場等市場566家,檢查經營主體1727戶次,再次確認檢查的126個定點活禽交易點已關閉。開展商品價格監督檢查889次,查處銷售未明碼標價的口罩等價格違法行為2件,接收物價類投訴53件、舉報48件,均已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在重慶,市場監管部門各區縣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8093人次,檢查市場主體66174個次。發現非法銷售野生動物案件3件,依法查處3件;累計關停農貿市場活禽攤位3843個、超市攤位696個、活禽專賣店1429個;責令整改海產品經營主體100個;責令整改餐飲經營主體600個,關停有活禽經營的餐飲店2422個;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6件;受理疫情相關舉報2859件,處置2368件,反饋1709件。

在江西,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深入農貿市場、集貿市場、超市、藥店、餐飲酒店等場所,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嚴格農貿市場活禽交易管理,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切實維護疫情期間市場秩序。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5567個次,檢查市場內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37036戶次,檢查曾涉及野生動物經營的主體1941戶次;監測曾涉及野生動物網絡交易平臺或網站3348個次,查處63個;檢查餐飲單位31289家次和相關生產企業851家次;查扣、下架、封存、處置涉嫌違法畜禽、水產品及其製品5493.7千克;查處涉嫌違法經營案件20件,案值2.3萬元,罰沒金額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件;在價格監測與監管中,責令整改355件,立案調查涉嫌價格違法案件13件,退還消費者335元,沒收違法所得5467.2元。

2003年爆發非典疫情的廣東,也高度重視此次疫情。據瞭解,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農貿市場3835個次,檢查活禽經營市場1950家/次、經營者5050家次,整治違規售賣活禽問題8個。督促市場開辦方對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市場開展大清潔大掃除,落實消毒措施,確保乾淨整潔。檢查活禽經營者8984家,發現違規售賣野生動物問題8個,其中7個完成整改,立案查處1宗;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2928家,發現22家經營野生動物,目前已全部整改。僅廣州市,5天就收繳活體蛙類63只、水律蛇40斤。

而疫情最嚴重的湖北,打擊對口罩、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資囤積居奇、亂漲價等違法行為則更加嚴格。截至1月28日,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56083個次,檢查經營戶56645個次。武漢市共立案查處16件,其中當場處罰9件,其餘案件按照規定程序正在處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