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效应:灵感来自偶然,有时不期而至

为何遇到难题会“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你面前有4条小链子,每条链子有三个环。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封合一个环要花3分钱。开始时所有的环都是封合的。你的任务是要把这12个环全部连接成一个大链子


酝酿效应:灵感来自偶然,有时不期而至

,但花钱不能超过15分钱。请问,你该怎么办?

上面的“项链问题”你想到答案了吗?客观而言,虽然这看似一道有些难度的问题,但如果你找到了正确的解法,就会发现它并不复杂。先把一条小链子的三个环都打开,花4分钱;再用这3个环把剩下的3条小链都连在一起,再花9分钱,项链不就在限定不超过15分钱的条件下做成了吗?

事实上,这是美国的女心理学家西尔维拉在1971年设计的一个实验,专门演示酝酿效应的现象。

西尔维拉选了3组人作为被试者,每组成员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实验要求第一组用半个小时来思考,中间不休息;第二组先用15分钟想问题,无论解出与否都要休息半小时,打球、玩牌什么的,然后再回来思考15分钟;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仍用前后各15分钟思考问题,只不过把中间休息的时间延长到4个小时。

结果,第一组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实验结束后,当西尔维拉要求被试者大声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发现:第二、三组被试者回头来解决项链问题时,并不是接着原来的思路去做,而是从头做起。

你一定很好奇,同样的思考时间,只是安排有所不同,竟会造成3组成绩如此大的差别?正如成功的被试者自己所言,当他们休息回来以后,并不是接着原来的思路去做,而是仍然像刚开始那样从头想起。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类似的体验:遇到某个难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花了几个小时仍一无所获。不过,暂时忘掉它休息一会儿,可能就会突然茅塞顿开,问题迎刃而解了。

很显然,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能够采取新的步骤,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酝酿效应”。

不仅是前面那些普通的被试者,就连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同样会运用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于是将阿基米德找来,要他在不损坏王冠的条件下,想法测定出王冠是否掺了假。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冥思苦想,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而且,他觉得入水愈深,体重就愈轻。他恍然大悟,然后便进宫去面见国王。

在国王面前,阿基米德将与王冠一样重的一块金子、一块银子和王冠,分别放在水盆里,只见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王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王冠里确实掺了银子!”

国王不解,阿基米德解释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相比,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可以将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王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银子的密度小,故同样重量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放入水中,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少。刚才王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多,说明王冠的密度比金块密度小,从而证明王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突然某一刻,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出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南宋诗人陆游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劳逸结合,让你的灵感迸发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是在潜意识里组合,而在穿插其他事情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从而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那么,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应学会劳逸结合,先把它放在一边,小憩一会儿或去喝杯茶,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往往能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效果。

在化学界里,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可是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没有弄清它的结构。尽管很多证据都表明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结构是对称的,但大家怎么也想不出这些原子是如何排列、形成整个稳定的分子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研究这个问题,但同样找不到答案。

1864年冬天的某个晚上,凯库勒在火炉边看书时,不知不觉进入半睡眠状态。他梦见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旋转的环状。

他如同受了电击一样,突然惊醒。那晚他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整夜,这个环形结构被证实是苯的分子结构。

这是一个化学史上最著名的梦,苯分子结构的秘密也由此解开。

凯库勒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正是我们所讲的酝酿效应。他自己也曾说过:“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的心就想着别的事了。”没错,被难题卡住、怎么都想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想别的事情,让大脑劳逸结合。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这种酝酿来自想象,是人脑对于对象中隐含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这种酝酿来自想象,是人脑对于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长期不间歇地思考一个问题,会造成精神紧张,于是一时间什么都想不出来。然而,我们头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一旦让大脑合理地休息,它就能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进行加工和重组原来存储的那些资料,进而产生新的想法。也就是说,直觉可以引导我们绕过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径通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当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收集了充分的资料并且经过深入探索仍难以找到答案时,不应一条道跑到黑,而应做到劳逸结合,把对该问题的思考抛开,转而想别的事情,这样才会给新想法和好想法自然酝酿、成熟并迸发出来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