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運氣是偶然的,

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是必然,

否則即使運氣降臨,也會悄然而逝。

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這麼個熱門話題——

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在這個問題之下,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疑惑:眼下的工作不喜歡,想出去闖一闖又前怕狼後怕虎……

“到底,怎麼才能確定,自己真正想做又感興趣的事呢?”

這讓我想起,上個週末剛見到的一位朋友L,她的經歷,倒是能解答這個疑惑。

01

畢業近6年,幹過朝九晚五的工作,嘗試過跟閨蜜開花店,如今的L靠著自己熱衷的美妝事業,月入3w+。

但這一路走來,卻並不平順。

至少從起點來說,L的學歷背景,並不出眾。

用她自己的話說:「姐就不是塊讀書的料,徹頭徹尾的學渣一個」。

這話還真不假,L的學習成績是一直不太行,所以才在高二的時候,決定“半路出家”做個藝術生。

那時候,互聯網才剛剛熱起來,L也因此順應潮流,選擇了「視覺設計」專業。

畢業之後,毫不費力地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找到了一份UI設計師的工作,從此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收入不差,除了不定時的加班,這份工作其實還挺令L的父母滿意的。

但L自己,卻做得並不開心。

“有些時候,試錯真的很重要,看上去很美的事情,只有親自做過試過才知道合不合適。”

原本就是為了升學就業,才選擇了視覺設計專業的L,在工作的兩年中,最後零星的一點熱情也被消磨殆盡。

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並不想在這樣的職業之路上,發展下去的她,最終毅然選擇離職。

期間,父母的反對聲一直不絕於耳:

“安安穩穩的工作,你不做,以後還能找到什麼樣的好工作?能不能安分一點?!”

其實,剛辭職的時候,L心中也是沒底的:

“就是厭惡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又對眼前的事情提不起興趣和熱情。”

過往,L一直有個情節,是想開一家自己的花店,於是她就拿自己工作那兩年的積蓄,再東拼西湊借了點,去實踐自己的夢想去了。

但真正開始做起來,才發現,這年頭想要做實體經濟,談何容易。

從選品、批發、進貨,全都由她一手包辦,本想著再找個幫手,算了算人工成本,只好作罷。

“低估了開店的難度,只看到了事情容易又美好的一面,最後當各種困難襲來,是很難堅持住的。”

半年之後,花店倒閉,L又重新回到了無業遊民的狀態。

但好在,她還沒放棄。

02

《當幸福來敲門》裡,有句臺詞,L記了很久:

“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可能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經歷了兩次失敗,L這次並沒有著急再找新出路,而是趁閒在家裡的日子,好好思考了一下:

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真正喜歡,並想要做的事情?

在這段時間裡,L從一本書裡獲得了靈感——

當中具體的情節,現在都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這樣一句話「看你的錢和時間流向哪兒?那可能就是你的熱情所在」。”

於是,參照著這個標準,L全面回顧了一下自己的生活。

要說她花錢花時間,研究最多的,怕就是護膚和化妝了吧。

你怎麼把這份愛好,變成工作呢?

要說那個時候,還沒有如今大紅大火的抖音和小紅書,捧起李佳琦們的淘寶直播,也還沒有開始流行。

沒有前車之鑑,L並不知道能從何下手。

但認定了自己的興趣後,L就來勁了,她決定,與其摸索方法,不如先行動。

於是,她從化妝品牌的櫃姐,開始嘗試。

為了錘鍊自己的化妝技巧,閒暇時間還去做新娘跟妝,和音樂節的化妝助理。

總之,只要是能積累經驗的,她都去參與了一遍。

後來,因為參與的場合,越來越正式,需要的化妝技巧,也要求更高。

L甚至報名去了職業的美妝學校,回爐再造。

那時候,常常是太陽還沒升起來就出門,回家時父母早已休息了,吃飯也沒個定時。

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我問她那時候累嗎?她說:

“當然累啊,我那時候把高跟鞋都戒了,就為了方便跑的快,時間不等人啊。”

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化妝行業摸爬滾打了3年,如今L已經跟朋友合夥開起了獨立的化妝工作室。

03

作為我身邊愛”折騰“的典型,L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的確是一波三折。

雖然,這當中也有運氣成分,但在我看來,她之所以能最終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還是因為做對了以下2件事。

1)試錯,什麼時候都不嫌晚

現在不少大學,在畢業之後,都面臨一個專業不對口的問題。

有些人,即使專業能對口到一個好工作,但也真不見得適合你。

所以,不論是學生階段,還是職場的初期,多試錯,其實還是儘快替你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適合的行業的最佳手段。

就拿我身邊的朋友來說,那個物流專業畢業的人,如今成了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

曾經會計專業,拿下注冊會計師證的小姐姐,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待了5年後,勇敢辭職,如今成了民宿老闆娘。

如果真發現眼前的工作不合適,什麼時候抽身都不晚。

2)錢和時間流向哪兒

另一個快速尋找個人興趣的方法,就不妨思考一下,平時自己最願意把時間,甚至是金錢花在哪裡?

原來,我有個朋友開玩笑說,她把最多的錢都花在了奶茶上,是不是該去做一個“奶茶小妹”?

後來,她雖然沒成為賣奶茶的,卻進入了一家以咖啡/飲品探店為主營業務的新媒體公司。

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歸屬。

如果你也對自己的喜好有所遲疑,不妨也就此思考一下。

從無業遊民到月入3w+,她就做對了這2件事

最後,再送給各位一句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如果你有一個蠢蠢欲動但是沒膽量開始的計劃,不如從當下開始,分解它,修整它,量化它,一步一步攻克它。 ---- 《自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