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油價”背後是供求關係的深度不平衡,美、俄、沙特無一倖免

4月20日,人類歷史上首次驚現“負油價”,一夜之間美國石油期貨價格暴跌至-40美元/桶。

“負油價”背後是供求關係的深度不平衡,美、俄、沙特無一倖免

那麼從本質上來講,這與全球原油供求關係以及地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早在之前一段時間石油價格戰開始,各大產油國就開始爭相增產降價。但是全球經濟因為疫情的衝擊持續走低,讓本就不斷減弱的石油需求,更是嚴重供大於求。

想必就算沒有跌到-40美元/桶,全球油價也會徘徊在20美元/桶以下。

全球油價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疫情的不斷蔓延所導致的石油需求急劇減少。目前全球石油需求降幅在2000萬—3000萬桶/天。全世界處於石油需求下降最活躍的階段。

現在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好像暫停了一樣,石油需求也跟隨這樣的經濟狀況一夜之間將至最低。

根本沒有需求是現在的問題所在,疫情蔓延以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私家車都停在路邊,除非有必須的生活生產出行所需才會運行。

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在未來數月還會持續下降,而石油價格還將低迷一段時期。

持續的石油需求降低對沙特來說,短期內是出口受影響,如果持續時間過長還會引發現金流的短缺。無疑這會讓整個國家受到影響。

“負油價”背後是供求關係的深度不平衡,美、俄、沙特無一倖免

而正如之前專家所預測的那樣,俄羅斯除了在資金流方面面臨困境,還有可能需要虧本經營。現已瞭解到各種中小型石油企業面臨著破產倒閉的困境。

因為這種嚴重依賴能源結構的輸出型經濟是不可改變的,那麼日復一日俄羅斯所面臨的局面只會更加不利。

雖然石油期貨交易跌至-40美元,但充其量這只是一次虛擬交易。真正的災難可能才拉開帷幕。在俄羅斯與沙特進行爭奪石油定價權的較量時,誰也不曾預想還會引發其他災難。

4月25日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報道,目前有27艘沙特超級油輪聚集在加州沿海,但美國方面拒絕接收這些優質原油。

實際上這27艘油輪已經成為海上原油躉船,一旦發生事故就引發嚴重生態災難。

“負油價”背後是供求關係的深度不平衡,美、俄、沙特無一倖免

而如果最終的需求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接下來的時間裡如果因為疫情導致經濟持續低迷,石油需求量繼續走低。那麼美國很快就會有許多頁岩油公司瀕臨停產、倒閉,一大批工人失業回家。

現在比較緊迫的問題是,沙特的27艘超級油輪何去何從?如何尋找到需求龐大、又要有足夠的儲油空間的國家來接收如此多的石油。

又或者可以的話開始在海上重新進行交易,否則這27艘超級油輪就會在海上一直漂浮。發生事故引發生態災難的威脅就會一直存在。

而一旦波及生態問題,恐怕就不單單是石油需求的問題,甚至可能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前途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