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路邊停車收費新政滿月:有人稱舊標準仍存在,有人抱怨繳費難

自從四月一日開始,廣州市實施新版路邊咪表收費標準之後,不少司機及車主均表示對自己出行便利性產生了一定改變。

然而,在新的收費標準實施大半個月之後,人們卻發現圍繞著繳費問題上,出現了一些疑問。有人反映有些路段仍然按照舊標準收費,也有些車主對封頂26元/日的概念並不清楚,以及想繳費繳不了,卻出現欠費提醒等問題。就這些問題,南都記者日前展開了調查。

市民:為何有路段按舊標準收費?

四月中旬,車主阿明去省中醫院二沙島院區附近停車。他發現,院區東西兩側道路,同為路邊咪表車位,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收費標準。阿明看到,醫院西側的菊湖街,收費仍然為16元/小時。他當時提出質疑,詢問一名收費員為何不是按10元/小時的新標準時,是誰定的標準?那名收費員回應:該路段就是這樣的收費。而阿明將車開到醫院東側的蒲澗街,這裡的咪表車位就是按新版標準收費。南都記者實地採訪了菊湖街咪表車位一名收費員,據該名收費員稱,公司沒有說按新的收費標準改變。

廣州路邊停車收費新政滿月:有人稱舊標準仍存在,有人抱怨繳費難

根據現行標準,工作日收費時段內單次連續停放最高限價為328元。(南都記者 鄒衛 攝)

對此,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緒進告訴南都記者,廣州市目前還有少數這樣的咪表收費道路,除了二沙中醫院旁邊的菊湖街,還有大沙頭一馬路、沿江路解放橋以西一段等大概幾十條道路。由於當年咪表公司與交委簽訂了合約,現在合同還沒有到期,因此,這些道路的咪表車位還是按照以前的收費標準。他表示,此前廣州市免費咪表大部分開始暫停收費,是因為合同到期了。

非重點路段一天26元封頂,但非跨天計算

由於新的路邊咪表收費標準,已經比舊版16元/日有所下降。因此,不少車主都開始重新盤算起自己的停車成本。但有些車主卻顯然對新的收費標準還不太清楚,結果交費時才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四月上旬,家住老城區的湯先生從外地回穗,意外發現住宅附近的路邊免費咪表車位處,竟然有兩個空位,而在平時基本上一位難求,他覺得自己“人品大爆發”。直到領居提醒他,四月一日開始免費車位開始收費時,湯先生才得悉真相。

上週,張小姐好不容易在家附近的咪表車位看到了一個空位。由於這些咪表車位並非重點區域,全天最高限價26元。因此,張小姐就打算停一天。她是這樣想的:自己在下午三點多停到第二天兩點多取車出外辦事,按這樣算,停24小時(一天)也就是26元。沒想到,等她次日取車時,才被告知,自己完全理解錯“一天26元封頂”的概念了。因為,工作人員向她解釋,這個一天26元封頂,是按當天計算,如果到了次日,就重新按照收費標準計算了。而張小姐以前曾經在一些按小時計算的停車場長期停車,停幾天,就是按入場停車開始,算到取車為止,並沒有當天結算的概念。於是,她就誤以為現在路邊咪表車位收費,也是採取跨天計算的方式。

為何手機繳不了費,離場後收欠費通知?

更多的車主,反映的是現場繳不了費,離場後卻收到欠費通知。他們擔心,會對自己的誠信及下次泊位帶來影響。

最近,蘇先生就反映,他週五下午在合群一馬路的咪表車位停放,週六晚上取車駛離。但他在將車停放及取車時,都沒有看到現場有工作人員,取車時,他想從下載的“廣州泊車”公眾號進入查詢並繳費,輸入車輛及路段信息後,卻顯示“沒有繳費訂單”。他想求助現場工作人員,但等了五分鐘也沒有人過來。於是,他只能先將車開走。但由於沒有繳費,蘇先生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後來又查詢過手機公眾號,還是顯示繳不了費。可是,之後他卻收到了欠費的短信通知。

據交委負責泊位停車事務的一名內部人士介紹,其實現在車主在停靠及駛離現場時,並不需要工作人員在場。只要將車駛離車位半小時到45分鐘後,就會生成一個訂單,車主可以在手機上直接進行繳費。該人士還指出,其實和之前舊版咪表泊位按次收費不同,新版收費有一個二次入位的收費規定,也就是說,只要在同一路段,如果相鄰一次停車時間不到半小時,並不會重新計費,而是根據之前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

採寫:南都記者 梁羅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