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陈文章的故事

——根据马田文人史小贵、覃提纲搜集的资料整理,改编。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一)前言

听来的故事

陈文章的故事,是小时候听得最多,最感兴趣的故事。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读初中时,没有手机,不能上网,读不到风花雪月的故事,甚至看不到黑白电视,只能偶尔看到一些像《地雷战》、《地道战》、《苦菜花》之类的老掉牙的电影,业余生活单调而乏味,到了晚上,寝室里那些精力过剩、荷尔蒙爆满的同学们,也总有睡不着的时候。于是,就不断有同学用讲故事来打发难以入眠的时光,其中,关于陈文章的故事讲得最多,最带劲,最津津有味,最令人口沫横飞,最符合年龄特征,像在清汤寡水的菜肴里加上了味精,令人回味无穷。


陈文章是永兴县洋塘乡沙圳头村人,本名不是“陈文章”,而是“陈王章”,字王章,号丹墀。 ,只不过这些故事似乎与文化有关,故事中所讲的这些小聪明也是文化人才具备的,所以由于口误把陈王章摇身变成了陈文章,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后来人谁都不想较真的去更正罢了。

陈文章的故事流传得很久、很广,四里八乡之人如数家珍,陈文章是金陵乡人(永兴马田人的总称),他的故事几乎成了金陵乡的一个文化遗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陈文章在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满足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陈文章儿时的调皮捣蛋,恶作剧和少不更事,也切中了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要害。如今,特别是零零后的熊孩子们,抽烟,嚼槟榔,上网,早恋等等无所不企及,令父母和老师焦头烂额,陈文章的故事或多或少能给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启示。这一时期的孩童,顽劣是天性,做事稍有出格或另类都很正常。我们可以用批判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小故事,但不妨从中汲取一些精华,增添一些乐趣,当然,如果我们从中学习一些应付复杂社会的某种机敏灵活的技巧,或者把每个故事当成一个脑筋急转弯,也会颇有一些益处的!

故事(一):抬活人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晚清时期,陈文章出生于一个贫寒人家,想当年,陈文章也是一个追风少年,自幼聪明过人,但苦于未得高人指引,导致聪明才智剑走偏锋,误入歧途,未能成为栋梁,甚是可惜矣。

话说有一天,私塾先生一个朋友老来得子,很是欢喜,私塾先生得其请谏,须亲临道贺,于是,先生便出一题目板书于黑板,由弟子们自己去写文章。

俗话说,“先生不在家,弟子画菩萨。”学生们趁此机会,就商量这一天如何痛快地玩一顿。陈文章自比不得那些有钱子弟,清楚自己是贫苦中来,晓得读书的艰难,便说:“先生说了,要写文章呢!”

“呀,你还想考秀才当大官?只怕你的祖公老子没葬得块好地方,难得成器。”

陈文章听了,怄了一肚子气,陈文章想了片刻,说:“好,等吃完了饭,大家就一起热热闹闹玩个新鲜,后屋有口棺材,我们来玩抬棺材埋死人。”大家齐声说:“好!”吃完饭,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是谁也不肯睡在棺材里装死人,陈文章说:“你们怕,我不怕,我来装死人,只是不要把盖子盖紧了,要留一条缝隙给我出出气。”

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大家抬着棺材,走了好几里山路,一个个精疲力竭,中午过后才回来,这时大家才记起写文章的事,忙磨墨展纸,可是一坐下来,浑身骨头散架,那里还能写文章?

书房门一响,先生回来了,要大家交文章,喊了第一个,没写,第二个,第三个……都没写。先生火了,一审问,大家都说是陈文章出的主意,大家抬死人上山玩去了。先生气得一脸寡白,大喊道:“陈文章,把文章交上来!”

陈文章走上前来,对先生恭恭敬敬一鞠躬,然后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文章,双手递上说:“请先生指教。”

大家看呆了,忙向先生告状说:“真的是他要我们抬死人上山玩的,还是他睡在棺材里装死人。”先生仔细看了文章,确实是照今天的题目写的。文章也写得好,就骂道:“胡说!他的文章明明写好了,你们贪玩好耍,还诬陈文章,非打不可。”接下来,先生来了个竹竿炒肉,把个个的手板心打得又红又肿。

原来,陈文章在吃饭时,先已把纸笔放在棺材里,一路上,他趴在棺材里,借着棺缝射进的光线,把文章写好了。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故事(二):吃狗屎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一天,陈文章从家里带了一些糍粑在上学路上吃,被一个富家公子见了,便讥笑他:“陈文章,这粑子黑乎乎的,狗屎一般,你也吃?”陈文章见他不怀好意,怒道,“你才吃狗屎呢!”愤愤不平之余,心里便想着如何去报复他

私塾附近有块草地,第二天早晨,大家读了一阵子“子曰”、“诗云”,便去吃饭,路过草地时,只见陈文章弯着腰,用手捂着鼻子,正在草地上瞧着什么。大伙便一齐涌了过去,发现草上正盘着一小坯又黑又硬的家伙,上面还蒙了一层白霜。

陈文章见大家来了,直起身子,用巴掌在鼻子下扇了扇,吐了一口唾沫,说:“咦,腥臭!”

大家一听,忙用衣袖掩着鼻子,赶快走开,笑他说:“陈文章,你今天走狗屎运了!”昨天那个富家公子,便趁机挖苦道:“陈文章,这狗屎,你敢吃么?”

说着,那富家公子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来:“我打赌,你吃了,这个归你!”

这一下,可把大家逗乐了,你加一块,他加一块,一下子就见地上散落下十几个铜板。大家都冲着陈文章笑:“陈文章,你敢吃么?”陈文章说“你们真的赌么?”几个丢钱的塾友同声说:“谁反悔,口就是屁眼!”

“好,我就试一试。”陈文章走到狗屎边,跨个弓步,低头一闻:“噫,腥臭,腥臭!”说着就要走开,大家哪里肯放,硬把陈文章推到了狗屎旁边。

“你们莫害人,我给大家磕个头好吧?”陈文章装得无可奈何。

“不行,不行!”大家笑了。

于是,陈文章又跨了个弓步,一手捂着鼻子,一手向狗屎伸去。将近一寸远时,突然又把手缩了回来,说:“好臭!”

“不行,不行,讲了试,就得试。”大家又是一阵催逼。

陈文章没法,只好把心一横,重又跨开弓步,捂着鼻子,啮着牙,眼睛一闭,用手拈了一坯,装着难受的样子,竟把狗屎咽下去了。嘴里不停地说:“好臭,好臭。”他得了十几块铜钱,又安然无事地和大家一起,回到书房读起书来。

过了两天,陈文章又在上次那块草地上仔细地瞧着一坯狗屎。大家见了,心想,他又想得钱了, 我们才不上那个当呢。

陈文章见他们来了,说:“这里又有坯狗屎,你们敢打赌么?”

大家都没作声。陈文章说:“好,你们不赌,我赌。谁吃了,我给五个铜钱!”那些好事的,又你一块我一块的打起赌来,那个富家公子心里想:“这次不能又好了他,他上次吃了没一点事,我吃了最多不过一时不舒服。他望着那些铜钱,心里痒了,说:“好,我来吃。”

陈文章说:“真的?”

“当然真的。”

说完,他当着大家的面,抓起一坯狗屎便送进口里。没等咽下去,就臭得他呲牙咧嘴,把几天吃的食物都呕吐了出来,连胃口都臭坏了,两三天都没有食欲。

原来上次陈文章吃的是假狗屎,他事先将糍粑从竹筒里挤出来,盘在草上,然后再撒上白沙糖,露了一夜冷霜,活象一堆真狗屎,吃了自然没事。而这次,这位富家公子,吃的却是真狗屎,一到嘴里,便搜肠刮肚地呕吐起来。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故事(三):偷鹅吃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有一次,陈文章觉得肚子里缺油水了,馋得慌,便想打打牙祭。

陈文章与塾友们打赌:“今天我要偷吃先生的鹅。”先生娘子看鹅看得很紧,谁敢去偷呢?熟友们都不相信,陈文章还夸下海口说:“我不光要吃先生的鹅,还要他自己也来吃鹅肉,还不准骂人。”

下午散学后,陈文章果真偷得一鹅,天色已晚,鹅肉煮熟了,陈文章便吩咐塾友去喊先生来吃鹅肉。陈文章为了不使先生看出是吃自家的鹅肉,他把鹅的那张不去鹅毛的全皮,用棍子支好弓起来插在田边上,远看很象只活鹅。酒喝到八分了,待先生喝得头昏目眩时。陈文章对先生说:“先生你看,你家的鹅现在在田里,等下不要说我偷吃了你家的鹅。”先生朝外面瞄了一眼:“我的鹅在田里,是在田里。”说完不到半刻,先生的夫人便去找鹅了,她喊道:“我的鹅哪里去了?是谁偷了我的鹅?怎么还不见进窝?”

先生的夫人寻到了先生,见他们正在吃鹅肉,骂道:“臭猴子,你呷了肿肚子,哪个叫你把鹅杀了呢?”陈文章眼看不炒,担心这事会败露了,急中生智地说:“先生,我去解个手再来。”他走出去很快地把那张鹅皮一脚踩进田里,回转来哄骗先生说:“先生,我们刚才吃鹅肉时,鹅还在田里,我还喊你看了一眼,是吗?我们少管闲事,放心呷就是。”先生接上他的话说:“是的,我刚才看到鹅在田里,老婆娘,你不要在这里啰嗦了,赶快找鹅去。”

先生的鹅就这样被弟子们偷吃了。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故事(四):锯厕板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私塾先生家里的鹅,被学生们偷吃了。虽然被陈文章蒙混了一阵,但还是被先生发觉了,几个弟子吓得不轻,于是大家一致向先生告发,说是陈文章偷的。先生也发觉自己上了当,把陈文章狠狠地打了一顿手板,陈文章觉得这班公子哥儿不够义气,先生也太昏庸。决心要报复一下先生。

他找到先生经常去方便的厕所,偷偷的把厕所板子锯断,让它们只连着半寸边儿,便等着看先生的笑话。

第二天,先生去大便,只听到“叭嚓”一声,先生立马像秤坨一般掉进了粪坑里,跌了一屁股屎,爬起来一看,原来厕所板子被锯得藕断丝连,厕所墙上竟还写着一首打油诗:“陈文章,锯茅厕板,害得先生喝屎巴浆”。先生跺着脚,骂道:“陈文章这个小畜牲,这还了得!”回到家里急急换了衣服,把陈文章唤来,气凶凶地说:“陈文章,你给我跪下!”

陈文章“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问:“先生,你今日为何事发这么大的火?”

“你狗胆包天,把厕所的板子锯断了,厕所墙上明写着是你锯的,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先生,你丢了鹅,说是我偷的,前次冤枉说不清;这次厕所的板子锯断了,又说是我。先生是个明理人,我哪有这样蠢,锯断了板子还写明是自已干的,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要害我。请先生明察。”

先生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把弟子喊来,一个个地进行审问,但是谁也不肯承认,又说是陈文章干的。先生更加恼火,每人又挨了一顿板子,个个哭丧着脸回到书房里,望着陈文章,大家心里虽然都明白,可谁也不敢再说是他干的了。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故事(五):帮倒忙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陈文章深知孔孟之道,平时也乐意助人,但有时候,也帮倒忙坑害过人。

有一次。陈文章看到有位六七十岁的老爷爷挑着一担粪便去浇菜,老爷爷的菜地在一个很高的山头上,可想而知,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不说挑着担子,就是空着手走上山顶,恐怕也会气喘嘘嘘的了。陈文章见了,连忙走上前去,对老人说:“我来帮你挑上去吧!”自然,老爷爷对他感激不尽,跟在陈文章的后面,说了一大串的好话。

可是,陈文章挑了不到十来步,便放下粪桶,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哎呀,我也挑不动了,这样吧,我们两人把它一桶一桶地抬上去。”老爷爷没有其他办法,再说陈文章说得也在理,便将就着抬了一桶走上去。走到半山腰的台阶上时,陈文章突然说要拉肚子,要老爷爷稍等片刻。

谁知道,陈文章却一去不复返,老人家等了大半天,此刻才觉得自己上当了。他对陈文章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虽然未从谋面,但他已认定这个帮倒忙的人,必是陈文章无疑。气得他在半山腰骂了陈文章大半天。

陈文章的故事(上篇)

附:未完待续,中、下篇择日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