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大千旅社傳奇歷史:曾是廈門頂級飯店 遭轟炸機誤炸奇蹟“生還”

揭秘大千旅社傳奇歷史:曾是廈門頂級飯店 遭轟炸機誤炸奇蹟“生還”

1950年代的大千旅社。(圖片來源/廈門手繪地圖微信公眾號)

揭秘大千旅社傳奇歷史:曾是廈門頂級飯店 遭轟炸機誤炸奇蹟“生還”

春光酒店是大千旅社舊址。(本報記者鄔秀君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鄔秀君) 近日,在我市公佈的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大千旅社舊址位列其中。大千旅社舊址位於今天思明區海後路36-40號的春光酒店,在歷經近90年的風雲變幻後,它依然矗立在鷺江之畔,見證著鷺江兩岸船隻來往繁忙,市井百態人文薈萃,演繹著閩南海洋文明的生機勃勃。

其實,這份名單剛公佈,本報忠實讀者、文史研究者李世偉便聯繫記者,告知大千旅社所承載的別樣歷史。同時,他還披露了一些大千旅社鮮為人知的歷史。記者瞭解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山路附近還有多個知名旅社。記者就此採訪本地文史專家,聽他們講述民國時期這些旅社的故事。

●創辦於1932年的大千旅社 是當時廈門最豪華旅遊飯店

據資料記載,大千旅社由緬甸華僑曾上苑於1932年創辦,是一幢具有歐陸風格的五層鋼筋混凝土大樓,使用面積近10000平方米,是當時廈門規模最大,功能最多,設備最豪華的旅遊飯店。

大千旅社在當時有多高檔?李世偉說,旅社內有客房百餘間,房內配有八仙桌椅、大衣櫃、梳妝鏡臺、沙發等傢俱,衛生間還配有水池、浴缸、馬桶。“這在同行飯店中可謂極為奢華。”李世偉說,由於旅社地處海邊,出入碼頭十分方便,因此,一度成為歸國華僑和到廈門探親訪友客人的首選落腳地。

李世偉告訴記者,當年大千旅社剛開業一個多月,就接待了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這個信息,是李世偉從1932年10月18日的《江聲報》上發現的。據說,當年林森在廈門近五天時間裡,遊玩了南普陀、中山公園等景點,並參觀了廈門大學、集美學校,其間還去了漳州。據李世偉披露,林森此次廈門之行,其真正目的是為當時的福建省防軍中將旅長陳國輝說情。當時,陳國輝被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扣押。因蔡廷鍇遲遲不肯相見,林森最終沒有達到說情的目的,只能匆匆打道回府。

●大千旅社五樓的“麗池舞廳” 地下黨員劉惜芬曾在此蒐集情報

大千旅社之所以傳奇,還體現在兩件事上。抗日戰爭時期,美軍轟炸機曾對停泊在輪渡海邊的日本船隻進行轟炸,但由於目標錯誤,誤將一枚炮彈投入大千旅社,導致旅社牆體受損,幸運的是,當時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也未給旅社帶來毀滅性破壞。大千旅社不僅有好運氣,旅社老闆曾上苑在1934年也曾死裡逃生一回。李世偉說,因為當時的大千旅社在廈門相當有名氣,作為旅社老闆的曾上苑有地位又多金,被綁匪盯上了。1934年3月17日晚,曾上苑在乘私家船回鼓浪嶼家時,遭到混入船上的綁匪綁架。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綁匪只為求財,並未傷害曾上苑,在囚禁10天后,曾上苑才被當時的國民黨駐軍從天竺山救出。此事當年轟動了整個廈門,當時的《江聲報》《申報》《福建英漢時報》都進行了報道。

這些傳奇之外,當年的大千旅社還因位於五樓的舞廳而出名。據李世偉介紹,從抗日戰爭時期直到廈門解放,舞廳前後共換了六個名字,1948年以後就一直叫“麗池舞廳”。李世偉說,高官富商在這裡喝洋酒跳舞,舞女按鐘點收費。說到這個舞廳,還有革命烈士劉惜芬有關。據相關資料介紹,解放前夕,地下黨員劉惜芬按照中共廈門工委領導的安排,曾混入舞廳,通過接觸國民黨上層人物等方式,秘密蒐集情報。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大千旅社停止營業了一段時間,由當時的外貿局及相關機構進駐,所以老廈門人稱此樓為“外貿大廈”。春光酒店於2001年開業,共有百餘間客房,2017年酒店又對外立面進行了改造提升。大千旅社舊址經歷風風雨雨,可謂見證了廈門的歷史變遷。

延伸

天仙旅社:郁達夫曾為其代言

除了鷺江道旁的大千旅社,位於中山路的天仙旅社,也是當時名噪一時的旅社。據本地文史專家郭坤聰介紹,天仙旅社由新加坡華僑呂天寶於1933年創辦,旅社名字取得很通俗,“住在這裡不輸天上神仙”。郭坤聰說,當年的天仙旅社的設備相當齊全且先進。但他認為,天仙旅社的重要價值在於,著名作家郁達夫曾下榻這裡,併為旅社留下一篇序文。

“1936年,郁達夫在天仙旅社432號房間住了3天,旅社主人呂天寶熱情款待,免費提供食宿。”郭坤聰說,呂天寶的熱情好客也打動了郁達夫,於是郁達夫便在天仙旅社籌備的類似宣傳指南的特刊上,寫下一篇誇讚的序文,可以說是當時最好的名人代言了。據說,此後幾十年間,常常有人慕432號房間之名而來。

其實,在郁達夫入住天仙旅社之前,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樸也曾入住過天仙旅社。當年的《江聲報》還對李公樸的廈門之行進行了報道,報道中提到,1936年9月3日,“李公樸下榻天仙旅社”。

揭秘大千旅社傳奇歷史:曾是廈門頂級飯店 遭轟炸機誤炸奇蹟“生還”

曾經的天仙旅社。(資料圖)

鉤沉

中山路附近旅社 見證閩南海洋文明

說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山路附近旅社紛繁林立,廈門本地文史專家盧志明認為,這一方面說明當年廈門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閩南海洋文明的生機勃勃。

盧志明說,廈門一直以來都是作為通商口岸、天然都會形象存在的。早在清代,就曾有詩人這樣形容廈門:“近城煙雨千家市,繞岸風檣百貨居。”

盧志明說,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的廈門老城區天然地理方便,條條街口通大海,鷺江道幾乎把所有路口都串了起來。“上岸就可以交易,因此,自古以來,這裡旅社客棧就比較多,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區域的繁華。”盧志明認為。同時,他還介紹,當時鷺江兩岸碼頭較多,開往廈門的蒸汽船大多停靠鷺江,催生了旅店的發達,進而也刺激了人文的茂盛,可以說,這是閩南海洋文明生機勃勃的體現。

【徵集令】

●徵集範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建築、歷史文化名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廈門老字號等歷史文化要素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口述資料、相關線索。

●徵集時間:

即日起至5月6日

●徵集渠道:撥打廈門日報讀者熱線968820,或發送線索資料至本次徵集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或在“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廈門日報”官方微博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