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洛可可藝術形成於十八世紀初的法國,精緻、甜美、幽雅為其主要藝術特色。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貝殼或小石頭製成的裝飾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現代流行的說法,即為"細節"。十七、十八世紀以後,歐洲由於自然科學日漸發達,且受到當時各種民主學說與中國思想、又化的 影響,有了「啟蒙運動」的誕生:進而造成工業的發達,民主思潮的高漲,於是先後又有產業革命的發 展與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這些客觀形勢的轉變,對於當時藝術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描寫全裸或者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配以秀美的自然景色或精美的人文景觀。

洛可可畫家喜歡選用清單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喜歡用基路伯小天使和愛情神話等來點綴畫作,使得畫面變得優美而又神秘。

洛可可的風格細緻地表現在人像畫中,畫中人物不再是神靈、騎士或者聖人,而是宮廷的朝臣和貴族等等,顏色細緻淡雅,人物纖細,部分畫作顯現出當時的美學開始脫離宗教和國家等傾向,逐漸擺脫端莊神聖、古板沉悶的氣息,開始表現貴族男女遊山玩水的田園詩式的風情。

首位主要的代表畫家是華多(1684~1721),他的作品《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人物雍容華貴。比起後來的洛可可畫家,華託的作品除了純粹的裝飾效果外,往往滲透這一股憂鬱的氣息。

其後比較著名的洛可可畫家包括布歇(1702~1770)、弗拉戈納爾(1732~1806)等等,他們都深受華託的影響。

華多


華多(Jean-A ntoine Watteau,1684-1721) 是法國18世紀洛可可時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響力的一位畫家。他畫了大量帶有喜劇色彩的作品,而且還發明瞭一種濃郁的富有哲理的愛,而且都有背景相襯托。1684年10月10日生於法比交界、原屬佛蘭德斯的瓦蘭希恩村,是一個燒磚瓦窯為生的農村手工業者的兒子。他於1702年到巴黎,最初在畫店裡當學徒,為趣味不高的僱主臨摹一些銷路旺盛的意大利、荷蘭的古典作品。後來,在舞臺美術家吉洛(claud e Gillot,1673-1722)的工作室當助手,這使他對戲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舟發西苔島》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舟發西苔島》是華多的一幅著名的代表作品,畫中題材是取自當時的一個歌劇,描寫一群貴族男女,夢寐以求地幻想有一個無憂無慮的愛情樂園。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愛情與詩神遊樂的美麗島嶼,傳說中愛神維納斯居住之地。華託盡情描繪貴族男女準備出發去那裡訪問的情景。既然那是個行樂的天地,畫家就以蔚藍色大海為背景,遠望煙波浩渺,使人展開渴求這種環境的幻想翅膀。

畫中描寫三姐妹各自帶著自己的戀人準備乘船向西苔島,尋求天堂勝景和永恆之愛的情景。畫家把人物分成幾組,近景處是三姐妹及戀人,他們成雙成對準備隨已經動身的情侶們同行。畫家精心構思這一情節由最前面坐著的男女開始把觀眾的視線逐漸引向正在起身,起步緩行而後到違規而去的一隊情侶,整幅畫面形成了一個流動的時間曲線,造成活動的人物與安謐寂靜的風景之間的對比。

這裡的構圖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幻景,所繪的大自然也充滿詩意。金色的霞光普照大地,這些貴族情侶在等待依次登上綴滿鮮花的綵船,他們是那樣迫不及待,有的早在相互摟抱,有的忙著擠上去。燦爛的陽光清楚地顯現出這些醉生夢死的貴族男女的調情動作,儘管這些人物在整幅畫上的比例較小。遠處待發的船帆,更點醒了這幅畫的主題。

《熱爾森畫店》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這幅畫店是華多1720年末為他的好友兼畫商熱爾桑的店鋪所作的裝飾,畫家僅用一個星期就完成了。這是畫家的最後一件作品,就在作品完成的第二年,華多走完了他短短37年的生命歷程。這幅畫的主題是訴諸於畫家的直感和想象,是他對貴族的空虛靈魂的絕妙寫照:畫店裡掛滿了模仿得極為精緻的油畫“名作”。從牆上可以找到魯本斯和凡·代克的佳作,也能見到安東尼奧·莫羅、魯伊斯達爾、波特、範·奧斯塔德等名畫家的作品。漂亮的熱爾桑太太在和幾位紳士商談著畫的價格。左邊兩個包裝工,一個開鎖的小工在忙著裝畫,一個工人正往箱子裡放的那張,顯然是路易十四的肖像。這一細節帶有象徵性,表明路易十四時代的趣味結束了。兩個紈絝子弟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賞一幅橢圓形的裸體畫。顯然,這裡的主題思想是尖酸刻薄的,但並沒有漫畫化。

《意大利喜劇演員》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在《意大利喜劇演員》(The Italian Comedians)中,華多沒有表現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而畢恭畢敬地立正在畫面中央,像座頂天立地的紀念碑,周圍是他的同行和貴族男女。環境像一個舞臺,主持人拉開帷幕在向人們介紹這位喜劇演員,畫家以橫豎曲直線構成浮雕式的背景,統一在暗色調中藉以突出前景人物形象。色彩配置講究呼應和均衡,紅色帷幕和前景人物紅色衣著構成呼應;左右人物的黃色衣服對稱均衡,白色居中,如同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純潔美好。

《意大利喜劇演員》畫面中穿白衣褲的喜劇演員是一個專供人們取樂的插科打諢的人物,他立於畫面中央,被眾角色簇擁。可以看出,眾人之中不乏善良者,也不乏奸詐小人,而喜劇演員則如同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她雙手下垂,目光凝視,沒有醜態,正等待帷幕落下,這正是這幅畫的內在含意。畫家以自己慣用的富於裝飾趣味的手法,運用華麗的色彩,使作品平添了世俗特點。

弗朗索瓦·布歇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是一位將洛可可風格發揮到極致的畫家。曾任法國美術院院長、皇家首席畫師。出版過《千姿百態》畫冊。

生於巴黎,父親是圖案畫家。從少年時代受父親的教育,是個極其早熟的人,二十歲時就獲得美術院展覽會的一等獎。

以後,在意大利留學四年多,技術越發提高;回到巴黎後,聲譽大振,以至受到貴婦人們的沙龍的接待。順便說一下,路易王朝的貴婦人的沙龍是有名的學者、政治家、詩人、音樂家、畫家等聚會的場所,受到那裡的接待是無上光榮的事。布歇由於這種關係就開始結識了各方面的人士。他既畫歌劇院的佈景,也畫壁掛織物圖樣。因此,不久他的才能被路易十五世的情人蓬帕杜夫人所賞識,畫了幾幅她的肖像畫。蓬帕杜夫人是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而且是才女。布歇又為這個奢侈享樂的美女設計女服和裝飾品,布歇設計的圖案成為當時出入宮廷的貴婦人們所效法的榜樣。

由此可知,布歇富有裝飾的手腕和才能,他的繪畫也都具有裝飾的要素,試看《愛之目》、《牧歌》就可明白;但是,他的作品,全都是冷淡的銀色的調子,雖然高尚優雅,卻不使人有親切感,例如《月亮女神的水浴》中的月神狄安娜以及她的侍女的裸體,雖然圓潤光滑,卻令人以缺乏溫暖的感覺為憾。也許當時的貴族式的驕矜的人們就喜歡這樣。

《中國捕魚風光》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中國皇帝上朝》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中國花園》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中國集市》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中國皇帝上朝》、《中國捕魚風光》、《中國花園》和《中國集市》這四件油畫是當時法國洛可可繪畫的代表人物布歇繪製的。畫面上出現了大量寫實的中國物品,比如中國的青花瓷、花籃、團扇、中國傘等等,畫中的人物裝束很像是清朝之前的漢式裝束,與當時的清朝滿式裝束離得比較遠,中國特色很是凸顯。貴族們爭相收購這些畫,買不到的,便把那些以這四幅畫為藍本、用毛和絲編織的掛毯搶購一空。

布歇並沒有來過中國,畫中的形象有的是合乎事實的,有的則純粹出自他的臆想,令人不解的是,畫家既然沒有來過中國,又要畫中國,必然要有所憑據,畫中的形象具體是從哪裡來的呢?據說這可能和當時東印度公司頻繁的商務活動有關、該公司把豐富的商品從東方帶到了歐洲,布歇在巴黎可以輕易買到中國的物品。然而要想組合成一幅符合東方情調的畫面,光有一些中國的物品是不夠的,還需要符合真實情況的畫面構思,而這又是不能憑空想象的。

已知的、到過中國的傳教士們關於中國的圖畫都是在布歇畫完中國組畫之後才為人所知的。看來,布歇對於中國形象的知識不是傳教士那裡得來的,這個謎團並不容易通過實證的方法加以解決。但若把布歇的中國組畫放到整個18世紀歐洲社會痴迷於"中國風"的大背景中來考察,布歇的作品也就不足為怪了。

《維納斯的凱旋》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布歇在法國王宮很受榮寵,他發現王公貴戚們不喜歡頌揚基督教題材的藝術,而鍾情於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女神愛情逸事,於是布歇就竭力地迎合他們,不厭其煩地用畫筆描繪色彩濃豔、姿色放蕩的風流女神和閨房情態。這種裸露著豐豔的身體、談情說愛的生活形象被描繪得非常細緻,結構勻稱,造型動態準確而優美,呈現出人生極樂場面。《維納斯的凱旋》就屬於這類作品的代表。

《戴安娜的休息》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在這幅人體作品中媚俗的格調一目瞭然。這幅女神出浴圖,與其說是描繪神話中的女神,不如說是路易十五後宮美人出浴圖。畫家竭力描繪的是裸女的形體美,纖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膚,軀體堅實豐腴,裸體姿色性感而誘人,由頸項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線,圓潤如珠,光彩奪目。有位評論家認為這幅女神出浴圖是布歇"最藝術性的裸體畫","在這裡,不僅她年輕的身體,秀氣的手腕和腳踝,而且她優雅的姿勢和微微反射的光都表現出一種過分的精美"。

畫面近角處安置的體現狩獵女神的弓箭、獵犬和獵物同樣與人物風格不符。畫中突出描繪主體形象戴安娜和陪襯的女傭,畫家著意在女性嬌柔細嫩的肉體和高貴的氣質上。實際上畫中人物是布歇的兩位專用模特兒繆菲姐妹,畫家賦予充分的理想化,就造型的準確性和豐富的色彩感而論,布歇的人體藝術不愧大師之作。

《照亮人類之光》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基督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救世主。畫面按對稱均衡式構圖,將初生的基督置於畫面中央顯著地位,用聚光的效果,表現出畫的主題:照亮人類之光。布歇的人物造型優美,色調柔和,畫中人物的衣著褶紋設計有疏密節奏變化美感。富有古典主義藝術意味。

《梳妝的維納斯》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布歇就這個畫題作過多幅變體畫,這幅梳妝的維納斯最具典型性。畫中維納斯被置於絲綢錦緞和珠寶首飾之中,簡直就是從天上下凡的仙女,她矯揉造作,懷抱鴿子搔耳轉首,小愛神圍著她裝飾打扮,甚是歡樂,體現出愛與美的象徵。有位評論家指出:“他畫的裸體女人不過是剛從緞子枕衾爬起來的嬌滴滴的貴族女性的化身”。法國作家龔古爾挖苦這位教授院長說:“他是用猥褻的暗示與刺激來減輕路易十五的傷感。”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出生在法國南部的格拉塞一個商人家庭,6歲時隨父親移居巴黎,15歲進一位律師家當學徒,但他無意於當律師而入夏爾丹畫室學畫,而這位浮躁青年對夏爾丹的平靜與樸實繪畫題材不感興趣,夏爾丹也覺得這個學生整天在巴黎鬧市廝混,沒什麼出息,是不可救藥的浪子。既然這樣他就離開了夏爾丹畫室,這時只有16歲。他發現布歇那粉豔誘人的作品時就投到布歇門下,修業4年,20歲自立門戶,所以弗拉貢納爾是布歇的學生和繼承人,他在24歲時獲得皇家獎學金赴羅馬法蘭西學院深造兩年,爾後遊歷考察意大利藝術史跡,仔細地研究過提埃波羅等大師的成就,29歲返回巴黎,不久即被選為皇家美術學院院士。在弗拉貢納爾的藝術中不僅受到布歇和意大利的藝術影響,還有來自北方的魯本斯的色彩和倫勃朗的明暗法,這使他能立足於廣博的藝術精華基礎之上,最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

弗拉戈納爾的第一個妻子瑪麗-安娜·熱拉德原是一香料商的女兒,17 歲時自願來他的畫室學畫,開始進入了弗拉戈納爾的生活。已屆38歲的畫家漸漸對她產生了愛情,於1769年與這位女孩結婚。1773年攜妻子應格朗科之邀去意大利、奧地利和德國旅行。1774年末回到巴黎,與妻子和一個4 歲的女兒住進了盧浮宮內的畫室。與這一家庭同住的,還有妻子13歲的妹妹瑪格麗特·熱拉爾。後來這位小姨子在弗拉戈納爾的影響下也成了一名有相當成就的風俗畫家。

《讀書女孩》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讀書女孩》少女側面而坐,儀態萬方,典雅而又文靜,色彩的抒情表現力恰到好處:衣裙的金黃色度是飽滿的,它增強了整個少女形態的魅力,青春的美與視覺上的愉悅是統一的。

這幅散發嫻靜氣息和知性之美的《讀書女孩》,是弗拉戈納爾藝術成熟之後畫風轉變的代表作。這一時期,巴黎藝術風潮從羅可可風開始走向丕變,取而代之的是崇尚科學、道德、理性和古希臘精神的"新古典主義"藝術。《讀書女孩》即明顯受到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影響,畫風從輕佻豔麗逐漸走向清新自然。

據傳,畫中少女是弗拉戈納爾妻子的妹妹,年近十四歲的瑪格麗特·熱拉爾,因母親去世前來巴黎投奔姐姐。畫中所散發出的嫻靜與知性之美,不僅在於美麗少女的讀書姿勢不懈不怠,重要的在於少女瑪格麗特本身所具有的喜愛讀書、學識豐富、聰慧敏感,後來成為一名女畫家的內在氣質,以及弗拉戈納爾對這種美感的認識與表現,渾然粗放與精緻刻畫巧妙結合,人的內心情感與外在形式相結合,充分顯示出弗拉戈納爾非凡的藝術才華。

《浴女》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浴女》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讓 - 奧諾雷·弗拉貢納爾 ,1732 - 1806年。

歡樂、嬉戲是這幅畫的主題,畫家所要顯示的是狂放的激情。

弗拉貢納爾從魯本斯那裡獲得色彩造型的技巧、粗獷的筆觸、寫意式的塑造激盪的人體動勢,富有巴洛克氣質。

畫家將人物置於似天似水的空間裡,四周樹木環抱,旨在傳達一種不可抑制的情緒。

《德·聖·農神父像》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德·聖·農神父像》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讓 - 奧諾雷·弗拉貢納爾 ,1732 - 1806年。

弗拉貢納爾的表現技巧具有多樣性,既可精微細膩刻畫對象,又可粗獷寫意式的造型,能收亦能放。在這幅肖像中有一種不同於他在那些嬌豔的風俗畫上表現出的細膩造型手法,自由發揮了他的瀟灑奔放的大筆觸,響亮的色彩對比,在油畫語言上構成了特有的充滿流動激情的趣味。他的這種表現手法,被稱之為傳奇式的"法普雷斯托" (意即快速繪製的意思,與古典緩慢的繪畫方法相對) ,這種快速畫法與威尼斯畫法是一致的。

《農家的孩子》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農家的孩子》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讓 - 奧諾雷·弗拉貢納爾 ,1732 - 1806年

弗拉貢納爾的創作題材並不限於上流貴族生活,也有像他老師夏爾丹那樣觸及低層社會平凡生活,他這幅表現農家孩子的畫很有農家生活氣息,孩子和小動物畫得很生動可愛。他使用倫勃朗的聚光畫法使畫面主體形象突出,次要形象隱沒在暗層次中,這件作品反映了畫家進步的啟蒙思想。

《鞦韆》



華麗、驚豔、絕美—洛可可風格的繪畫



《鞦韆》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讓 - 奧諾雷·弗拉貢納爾 ,1732 - 1806年

弗拉貢納爾的老師布歇是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爾夫人的寵信畫家,而弗拉貢納爾想投靠路易十五最寵愛的巴莉夫人,據說巴結不上。巴莉夫人曾委託過這位被她稱著小弗拉貢的畫家畫一組組畫,題目大概叫《少女心中的愛情昇華》,因為在其中的畫題和形象創造上冒犯了這位比蓬帕杜爾夫人更美麗的巴莉夫人而失寵,這幅《鞦韆》是與此相關的一幅。

畫中描繪在幽靜的林間,一位少女盪鞦韆時不慎飛落一隻高跟鞋,而躲著偷看的一浪蕩公子為獻殷勤而急著接落下的鞋子,據考證那個浪子就是銀行家喬里昂,這是一個低俗無聊的情節,承繼了他老師布歇"向貴婦人獻殷勤"的繪畫傳統,在這幅畫上優美的自然和格調低俗的人物並存,正反映了畫家本人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