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關於二胎,我們看過太多幸福美滿的結局,以至於不少人對於生二胎都蠢蠢欲動。再加上不少人對自己的“獨生兒女”現狀感到不滿,更是刺激了

“二胎慾望”。然而,二胎家庭真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那般美好嗎?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首批二胎家庭現身說法:美滿幸福的二胎生活是表象

我的表嬸,今年36歲了,如今大女兒13歲,小兒子8歲,兒女成雙,多少人都在羨慕,可表嬸自己卻坦言:這些年一直過得很辛苦

表嬸在生完大女兒之後,因為婆婆一直耿耿於懷沒有生個男娃,這也是促使她生二胎的主要因素。

在小兒子還沒出生的那幾年,表嬸過得相對輕鬆,壓力也沒有那麼大,直接把大女兒交給婆婆帶,自己與丈夫外出工作。

可小兒子出生之後,婆婆身體正好出現了問題,再也不能幫忙帶孩子,

表嬸只能自己帶兩個孩子。

孩子還小的時候,帶娃有多辛苦,想必大家都知道。原以為等到孩子上學了應該會好些,可事實也恰恰好相反。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兩個孩子都長大了,學習成了重頭戲,每天輔導孩子作業成了表嬸的必修課。更讓她感到無力的是,兩個孩子動不動就吵架,面對還不懂事的孩子,怎麼勸說都沒用,家裡幾乎天天都充斥著吵鬧聲。

可如果僅有這些,還算不上真的辛苦。丈夫這些年生意投資失敗,單單是外債已經負了40幾萬,每逢孩子開學,她就要愁學費、補習費,兩個孩子還要翻倍!

不少人生完二胎之後,常常感嘆“後悔了”,可並未能勸住那些想“上車”的人,他們眼裡的美好景象,在一部分過來人看來卻是

“生活的苦沼澤”

二胎不是你想生就生,你得經得起這些考驗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1、身體條件

能不能生二胎,寶媽們的身體條件絕對是第一考慮要素,只有身體滿足生二胎的條件才能夠繼續妊娠,否則不僅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可能因此而不佳。

建議寶媽們在生二胎之前,先去醫院做一番檢查,讓醫生來判斷,綜合身體狀況,是否可以妊娠,以及是否能夠接受身體可能留下後遺症。

如果身體條件不滿足,不建議寶媽們將自己擺在第二位,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即將要妊娠的那個孩子的不負責。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2、養育成本

所有問題終究要回歸現實,雖然用物質去衡量一切顯得很膚淺,但在生活面前,有些事情不得不低頭。

當你想要生二胎時,也一定要考慮清楚的問題是“你是否有能力再撫養一個孩子”,或許你會以為,不就是再生一個孩子,多一雙筷子、添一碗飯的事情罷了。

實際上,你要考慮到,從開始備孕的那一刻,你就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否則孕期調理、產後護理、新生兒照料、教育成本等等,每一項都是不小的開支!如果你不具備這一條件,接下來的生活會過得異常辛苦。

除此之外,也希望大家能把“抗風險能力”納入考慮範圍,就像表嬸那樣,生完二胎之後,負債40幾萬,後續生活負擔更重。

因此,你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存款“抗風險”,否則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風險”,難道全家要喝西北風嗎?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3、養育精力

我不止聽一個寶媽說,“一個孩子我都帶不過來,還生什麼二胎”。帶娃有多累人,也只有那些有經驗的寶媽才知道,畢竟帶娃絕不是解決他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那麼簡單。

如果想要培育好一個孩子,還要考慮如何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自理能力等等,同時還要教導他們為人處世,保證“雙商”都在線,想想都覺得難!

5年前首批二胎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幸福只是表象,二胎需謹慎


4、大寶的態度

有些家長在還沒生二胎之前,對大寶極為寵溺,孩子一旦習慣之後,如果父母突然告訴她,想再要個弟弟或是妹妹時,部分孩子可能會有所擔心。

他們害怕自己的寵愛被分割走,於是極力反對,甚至採用一些較為極端的方式來阻礙父母的行為。

因此,建議家長們在生二胎之前先與大寶商量,聽聽大寶的想法。如果大寶不願意,一定要先化解這其中的矛盾,否則將來家庭中少不了爭吵。

當然,話又說回來,也有不少二胎家庭生活得其樂融融,但是在這一現象的背後,是他們做了多少努力換來的,也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理性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