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才是正經事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每年的這一天,許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小窗幽記》中說:“人生一世,有三樂:開卷讀書,閉門修禪,一語濟世。”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美文》雜誌副主編安黎說:“書籍宛若人的眼睛———閱讀一部部的書籍,類似於人在睜開一雙雙的眼睛——睜開的眼睛越多,看到的物事就越多。看多了,人便有了辨識的能力,就不會那麼輕信,更不會自己腦袋的遙控器操持在別人的手裡”。

叔本華在他的《論閱讀和書籍》中說:“壞的東西無論如何少讀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無論怎樣多讀也嫌太少。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閱讀好書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不要讀壞書,因為生命是短暫的,時間和精力都極其有限。”

而著名作家池莉說:“高貴優雅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你面對他人乃至這個世界,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善良與寬容、堅強與淡定、寵辱不驚的定力,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堅持閱讀,就是獲得這種力量的最有效方式。閱讀的目的不為別的,其實就是開啟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世界讀書日,讀書才是正經事。很多人都認為讀書其實無用,既不能在短期內給自己帶來財富,也不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立竿見影的改變。但書能提高人的修養與素質,人能從書中獲得許多知識。這些知識或許暫時用不到,但沉積在生命裡的知識與素質就像一堆薪柴,在未來遇到一點合適的火苗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