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閱讀伴成長”系列公益講座

4月18日起至4月24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蜂蜜閱讀助力青少年成長,攜手關工委健體中心、新華社花漾搜索等共同推出“閱讀伴成長”系列公益講座。4月23日下午七點半第六場正式開講,童書作家——韓曉東老師,給大家分享了:“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


主講人:韓曉東

今天,我們一塊來討論關於孩子讀書的問題。表面上是爸爸給孩子講故事這麼一件小事,但實際上,我們要探討的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特別的意義。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其實不用我說我們也都知道,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看幾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關於兒童教育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這幾個故事吧,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對,沒錯,都是母親們在教育孩子,


那麼,父親們呢?

都去世了?這個有點太誇張了吧,也許呢,歷史上真是如此。不過我覺得,這也很有可能,是一種文學上的隱喻。他們深刻的表達了我國曆代勞動婦女對於父親這個角色長期缺位的一種控訴,


在比如說雲配偶、喪偶式育兒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01

爸爸們不願給孩子講故事

都是意願上出了問題


爸爸們為什麼不願給孩子講故事?據我觀察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種呢,他會說,給孩子唸書,這不是女人該乾的事兒嗎?我一個大老爺們,我不能幹這種事。這種呢,叫做認識上出了問題。


第二種呢,他們說呀,其實我也想多陪孩子,我也想給他念唸書。但是我,真沒時間。一天忙到晚,累得晚就剩一口氣了,我就想喘口氣兒。哎呀,你不就幹了點家務嗎?你不就是逛這逛那個什麼寶嗎?你就不能給他多多講上會兒讓我歇會兒?這種呢屬於思想上出了問題,他就沒有擺正他自己的位置。


還有第三種,踹一腳,挪一下。你非讓他陪孩子呢,他也不是不管,也能拿本書,但是心不在焉,磕磕絆絆的。結果顯而易見,讀了沒一半呢,孩子就煩了,說你這念得也太沒意思了,我得找我媽去。這種呢,是

態度上出了問題,不積極,不主動,敷衍了事。


還有第四種,他也挺願意給孩子讀書,可是打小看書就犯困,現在是講也講不好,還有口音,讀不流利,乾巴巴的,孩子呢,也不愛聽。這種啊,就是能力出了問題,這業務不行。

在座的各位有這幾種類型的老公嗎?

當然了,還有最後一種,比較這個嚴重的。這類爸爸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不是看不見,而是太自私。都看在眼裡頭,但是能不幹就不幹,能躲著就躲著,這種非常的不負責任。不光是對孩子對家庭,對工作,對他人,他都是如此。讓我說呢,這種屬於這個人格上出問題了,根本就沒有討論的價值,完全沒有必要留著過年。

你看,西遊記就告訴我們,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這團隊早晚得上西天。

其實呢,在我看來,無論是思想認識上,還是這個態度能力上出了問題,歸根結底都屬於是意願的問題。少量的爸爸願意陪孩子讀書,給孩子講故事,是因為他們真的願意幹這件事兒。而剩下的大多數,那都是不太願意,或者說沒有那個意願,所以有了這個病根兒。


02

如何激發孩子爹

給孩子講故事的意願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一下,如何激發那些孩子爹的意願的問題。至於怎麼給孩子講故事,關於方法的問題,我們就捎帶手,從簡從略的說一說。

咱們首先來針對認識上出了問題的男同志們。


這個是需要旗幟鮮明,針鋒相對的展開鬥爭。我們知道關於孩子的養育,大部分已經都有媽媽來承擔了。而關於孩子的教育呢,雖然也可以大部分由媽媽承擔,但是絕對不能只有媽媽來承擔。你像給孩子講故事,算是教育嗎?那當然是啊!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說一說。


我們先來看一看,關於兒童早期,他的語言能力的發展。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得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論: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幼兒最初獲得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父親的作用超過了母親。


這個很好玩,因為什麼小小孩兒主要是媽媽在培養,為什麼他的語言能力反而沒有父親起的作用多呢?


女同志們,你們話太多了!


這個幼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它帶寬有限。你們這個叨叨一會兒,那個叨叨一會兒,就完全像高速公路收費站上堵了車那樣,所以他們就只能把自己這個無辜的小眼神轉向了父親。


當然了,依賴父親學語言這種局面呢,基本上也就能夠維持到孩子的 3 歲左右,過了個 3 歲,他們還是得從話多的母親身上來學習更多的語言。

我知道,讀到這兒,很多爸爸都偷偷的長出了一口氣。哎呀,我們家孩子早就不三歲多了,還是他媽去培養吧。其實不能這麼講,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親和母親可以有分工,但是都很重要。


因為大家分擔的領域不一樣,起到的作用也是互補的。所以我們講到這兒要明確一點,希望更多的爸爸們開始喜歡上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說讓你替代掉媽媽給孩子講故事,而是說讓你也參與進來。


你們兩個都要給孩子講,因為這樣呢,會產生一種互補的作用。

接下來咱們也得誇一誇男同志們。我們得承認,男人和女人除了性別上的,身體上的這種差異之外,其實啊,還存在很多的不一樣。比如思維習慣。籠統的來說,女性偏感性思維一點,男性偏理性思維。


我們舉個例子,如果是同樣去買洗髮水,我們來看一看男女購物有什麼不一樣。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左邊這張圖是女人們去買洗髮水,得關心這個牌子呀,效果呀,味道怎麼樣啊,對頭髮有什麼影響啊,這裡邊到底包含什麼成分呀,這個瓶子是什麼顏色的,設計怎麼樣呢,網上有什麼評價,流行不流行等等等等,都得考慮。


而男人呢,很簡單。這是洗髮水吧,是,好嘞,掏錢走人。


你看,理性的思維呢?更傾向於用最高的效率去解決問題。而感性的思維呢,更看重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是我喜歡的。


當然了,我們不是說這兩種思維模式啊。他有什麼更好更不好,其實都很好,孩子也都需要。

所以,同樣一本書,爸爸講的是一種效果,媽媽去講是另外一種效果。當然了,這也跟聲音的頻率有關係。而且,男人和女人關注的領域,關注的點不一樣,也能夠形成互補的效果。

再比如說,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兒:買菜。男同志就算是帶著個小紙條,也總是該買的沒買回來,不該買的買了一大堆。為什麼呢?因為關注的點根本不在那兒,心就不在那兒,說多少遍都沒用。

所以養孩子我們不能單單依靠媽媽們。因為這個體育方面的,科技方面的···這些媽媽們是不太關注的,她們的點也不在這兒,你指望她們挑到這方面的好書給孩子講,這個確實也有點困難。


那麼關於這一點,如果爸爸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還請在座的媽媽們要及時的提醒他們。

另外,男女在性格以及行為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們經常觀察孩子們就會發現。一群小男孩兒,總能一塊玩,當然,玩著玩著免不了就打起來。


但是如果是一群女孩兒,這就有意思了。如果是這個數量是雙數,那還能配對一塊玩,但如果出現了單數,比如說三個人,那對不起,總會有兩個團結起來孤立另一個,這個都特別有意思。


所以我們就能看出來,男性更偏向於團結,當然也更喜歡戰鬥。其實這個也恰好說明男性願意接受挑戰,這些就是女性的身上所欠缺的。所以關於孩子的成長,爸爸真的不可以缺席。

我們來總結一下,爸爸們給孩子講故事這個事兒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爸爸們有著不可替代不可替代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而且呢,我們也不是讓你去替代掉媽媽講故事,你去全部承擔,只是希望你能夠更多的參與進來,起到一些互補的作用。

我們來看看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發佈的一個報告: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報告顯示,中國的女性工作率,超過了 70%,高居世界女性工作率的榜首。而中國男性的工作率是多少?80%而已,沒長多少。這個報告還顯示,中國爸爸這個群體在家庭方面的時間投入,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所以無論父母雙方還是孩子們,其實都是平等的地位。有什麼事兒,咱們共同商量來決定,有什麼任務,也共通的分擔。


而且換一個角度去看,其實陪孩子們,難道不是一種更好的休息和放鬆嗎?


03

爸爸們如何陪孩子讀書


說完了這個思想的問題,我們再來說,這個能力上存在的問題。


一個是製造假象。他故意做不好,導致你這個預期降低,進而逃避任務。


第二種很有可能是屬於讀不好的。讀不好沒關係,恰恰是因為讀的少,能力這個東西反覆訓練總會是有提高的嘛。


講故事這個能力是非常的重要,你看現在小孩們,他的教育環境跟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非常的鼓勵自我個性的塑造和表達。小學裡面選個班幹部,還要演演講啊,拉選票啊,你不帶著孩子從小培養,那不是挺耽誤事兒嗎?


當然了,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人,活在更清明更美好的世界裡面,這難道不是每一個父母的底線的邏輯嗎?你不重視孩子的閱讀問題,你不曾想陪著孩子去培養他的閱讀的習慣,他就只有很少的機會,會成為一個有終生型閱讀習慣,始終保持獨立思考的人。一個人要成長,要成功,要有境界,要能夠感受和體驗到更高層次的幸福和快樂,那麼愛讀書基本上是一個必備條件。


你像世界上的偉大人物,幾乎沒有一個是不愛閱讀的。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古人所說的行萬里路,他不是真的天天出去溜達,而是多經歷多閱歷多參與社會的實踐。我們現在有高鐵有飛機,你天天的走,萬里路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時間是個大問題。閱讀呢?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啊,絕對是能夠增加人生的寬度。


上邊我們逐一點破了不合格的爸爸們的種種的說辭和理由。但是對立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希望達成合作。所以在各位有時間放鬆的時候,不妨夫妻雙方坐下來好好的聊一聊,陪孩子讀書這件事兒。


那麼怎麼聊呢?幾個原則,第一,不抱怨;第二,別去比較;第三,別下指令。


我能以過來人的身份向你保證,一旦當你開始喋喋不休的抱怨和指責你的老公,他百分之百會開啟自我屏蔽和信息全部過濾功能。也就是說,他要不然就根本聽不見,要不然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比較呢,就是儘量別說你看人家誰誰誰的老公,那人家做的多好啊。


那麼怎麼聊呢?上面,我們已經說了一些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另外,關於近期的教育改革,他帶來的教學上的、考試上的變化等等這些情況,這個網上太多了,咱們就不說了啊。這些都可以日常聊天的時候多說一說。


最重要的,我個人建議。你們兩位可以找個時間來玩找不同,找什麼不同呢,就是兩個人身上的差異性,切記一定是找的是優點。比如他說你細膩,你說他豪爽;你有條理,他看問題,看本質;你有耐心,他更能接受挑戰等等等等。


總之我們能夠找出不少優點,總是會讓人愉快的,而這個時候,你得告訴他,你非常願意你們的孩子能夠繼承他的這些優點,在今後變成一個有魅力的人。而這些優點只能由他通過跟孩子日常的陪伴呀,親子閱讀啊,玩耍呀等等,這種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傳遞。還有就是強調你先生的重要性,突出他的存在感。


接下來我們得具體安排給孩子讀什麼書。有幾點要注意的,我們要低門檻兒,找到適合他們年齡的書,同時還得去制定出時間規劃。


比如說每天 10 分鐘不行,咱們就五分鐘,只講一個小故事,或者是一個段落,把這一天的任務就能結束掉。


我們怎麼給他們選好書呢?好書是什麼概念呢。很簡單就兩點,第一點品質好,第二點,孩子喜歡。


推薦書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兒,他有幾個必備的條件:

第1、 你得是這個專門研究這個領域的人;

第2、 你至少得讀了一百本相關的圖書;

第3、 你還得了解相關的圖書館。

還有就是要經常性的跟孩子們去接觸打交道,瞭解孩子的心理和習慣。

所以,我在我的視野範圍內,我也不推薦多了,我先給大家推薦兩本書目類的書:


直播回顧 | 韓曉東:如何讓爸爸們愛上給孩子講故事【蜂蜜閱讀】

那麼書買回來之後怎麼給孩子講呢?


讓孩子去挑他最想聽哪個,你可以把這個書的名字,故事的名字講給他,他來挑一個,他想聽那個,咱們就講那個。而且不一定非得讀完,他要是聽著聽著覺得沒意思,那咱們就換一本,沒什麼大不了的。


還有就是要聊著讀。美國的紐約大學曾經做過一個研究,叫做如何讓小朋友變得更聰明,那麼主要的方式呢?就是通過對照組的實驗選了兩組 2 到 3 歲的孩子的家庭。其中的一組呢,是讓他們按照那種傳統的,我讀你聽這種單向閱讀的方式來進行培養。而另一組呢,是聊著讀,大家一起討論一塊來閱讀。那麼對照下來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家長們採取互動式的聊天式閱讀的孩子呢,比另一組的孩子,智商高出了 6 個點。當然了,這種聊著讀的方式,是需要父母們付出更多的。


閱讀一定要在生活裡面發生,要跟我們的生活發生關聯。我們要用孩子熟悉的人和事物去舉例子,這樣他才能夠真正的產生聯結和認知。


還有,就是彆著急。你得時刻的去觀察孩子的狀態,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感興趣,他對什麼感興趣,他的投入程度是怎麼樣的,儘量去找到孩子們自己的閱讀節奏,而不是輕易的打斷他的觀察和思考。


總而言之,說一千道一萬,這些所有的方法呀,分析呀,建議呀,技巧啊,放到你們家孩子的爸爸身上不一定管用。這些呢,都是外在的,他人的。


親子閱讀固然是相當的重要,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是你能不能真心陪伴孩子共讀,最終,還是源於你對孩子的愛,你是不是真的去尊重他,去理解他,是不是能夠經常的回到你自己的童年,去看一看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真實的心理。你是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意給他你所能夠提供的一切,哪怕是犧牲掉你的一部分工作,愛好。你是不是真的願意,把自己一部分的生命,也就是時間,共享給你的孩子呢?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之後,找到了答案,也就能夠找到真正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