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絲集團整體劃入保利集團,“南北船”官宣籌劃戰略性重組,中國寶武與馬鋼集團聯合重組……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在集團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等方面不斷邁出新步伐。值得一提的是,國資委表示,下一步將穩步推進央企集團戰略性重組,積極研究做好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
“上述重組案例均為橫向式重組。”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橫向重組是同行業之間的重組,它涉及到在同種商業活動中經營和競爭的兩家企業。橫向重組目的在於迅速擴大生產規模,獲取規模經濟關鍵效率;減少競爭對手,控制或影響同類產品市場;以及減少重複建設,避免資源浪費,優化產業結構等。
從央企集團層面來看,在整合方式上,本輪央企重組除了有橫向式的同業間合併,包括央企間的“強強聯合”型和“強並弱”型的合併重組等,還包括縱向式的沿產業鏈上下游合併,其目的在於做大做強、發揮協同作用或推動轉型升級。此外,還有第三種共建共享的新組建方式,旨在通過重組實現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盤活存量,減少同業競爭和重複建設,進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與資源配置。
稍早前,《證券日報》記者從國資委瞭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已先後有21組39家央企陸續開展重組整合工作,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也由2012年初的117戶調整至96戶,改革覆蓋了裝備製造、電力、航運、能源、建材、鋼鐵等諸多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梳理近幾年央企重組整合情況發現,每年下半年可以說是央企重組整合高發期。如在2015年6起重組案例中,有5起發生在下半年;2016年6起重組案例,均發生在下半年;到2017年,雖然全年僅有2起重組案例,但也都發生在下半年。
周麗莎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來自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壓力,未來央企間的重組整合還將繼續。
另外,在國新辦7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給出了答案:未來的重組工作,將從更注重落實國家戰略出發、從國資國企改革全局出發、從推動國民經濟更好發展出發,充分發揮出資人作用,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有計劃有步驟推進。
與此同時,彭華崗還透露,國資委近期還要重點研究推動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與央企整合工作聯動度頗高的資本市場來說,今年A股市場中的央企、國企的整合工作亦保持著較大的推進力度。
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按照首次公告日計算,剔除併購交易失敗案例,今年A股市場共有478家上市國企(包括央企國資控股134、省屬國資控股214家、地市國資控股123家、其他國有7家)參與到併購交易案中。其中,140家上市國企的項目進度為“已完成”,338家上市國企的項目進度為“進行中”。
軍工類央企重組添新樣本 中航國際擬合併下屬公司
10月7日晚間,飛亞達A、深南電路、深天馬A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同時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中航國際控股的通知,中航國際與中航國際深圳及中航國際控股擬進行吸收合併。
本次合併完成後,中航國際深圳、中航國際控股作為本次合併的被合併方將辦理註銷登記手續,其全部資產、負債、業務、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由中航國際承接與承繼。
上述公告顯示,中航國際與中航國際深圳、中航國際控股於10月2日簽署了《吸收合併協議》,並稱此舉是為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事實上,這並非是今年央企在A股市場上的首個吸收合併案例。2月13日,中國核建曾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2月12日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之吸收合併協議》,就中核集團吸收合併中核建集團事項進行了約定。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中航國際的吸收合併與中核集團的吸收合併,遵循的是不同的資源優化重組邏輯。前者是在公司內部進行資源的優化重組,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更好促進公司發展;後者則是在行業領域實施併購重組,旨在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提高行業集中度,規範行業發展秩序,更好促進行業與企業發展。
從近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央企或是民企,A股市場上已湧現出多個吸收合併案例。劉興國認為,如果僅從央企角度來做剖析,央企吸收合併頻繁發生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落實完成央企“瘦身健體目標”的需要,即儘管法人單位減少已經超額完成目標,但在管理層級、法人層級方面距離目標仍有一定差距;二是完成央企戰略重組與結構調整改革任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