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網格化治理文明城市建設景區為何“風景好”

通訊員 張志宇 李紅梅 許恆標

記 者 胡儉 劉峰生 仲冬蘭

為推進文明城市建設長效常態管理,“全國文明城市”揚州多年堅持“單月測評通報”“雙月點評”和“年度綜合測評”。自2016年以來,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連續四年年度測評總分位居全市第一。在今年首次“單月測評”中,景區再次獲得第一。

景區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為何“風景好”?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湯衛華說:“景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網格化社會治理,為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夯實了基礎、打牢了底板,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考核更精細

專職網格員績效工資居民說了算

33歲的楊富超,是景區梅嶺街道城管隊員。2月18日起,他和9名同事成建制轉變身份——專職社區網格員,從那天開始,他成了御河苑4棟樓、188戶居民的“大管家”。

一份工作指南、一張任務清單、一部智能手機,是網格員的“標配”。街道編制了“城市文明網格化智能管理”小程序,居民“所盼的”與網格員“要乾的”,藉助街道網格化指揮平臺,通過智能手機聯動,進行實時溝通與考評。

前段時間,楊富超看到獨居老人李奶奶在樓下拉繩曬被子,既影響行人走路,又有礙觀瞻。於是,他把被子抱到小區集中晾曬區,傍晚再幫著收回來,並從此包下了幫幾位獨居老人曬被子的活兒。老人的好評不僅為楊富超工作加了分,更為他鼓足了幹勁。

作為我市鎮街治理改革試點,梅嶺街道去年在全市率先構建起覆蓋所有樓道家庭及重要點位的網格化智能管理平臺。疫情防控期間,這個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個別網格員“疲於應付”的問題。梅嶺街道在安排部分城管隊員進駐社區網格的同時,3月份又招聘培訓了一批專職網格員充實到基層一線。這些專職網格員整天圍著居民轉,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們的績效工資由居民說了算。

梅嶺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向前介紹:“網格員的績效工資,根據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來調節。去年的年終獎金分配,群眾滿意指數多1分,網格員多拿500元。今年每月的績效工資跟群眾的‘好評’‘差評’掛鉤,讓‘文明網格’真正建起來、管得住。”

網格化管理考核更精細,讓梅嶺街道成為景區文明城市建設的標兵,自去年9月以來,月度測評成績穩居第一。

治理更精準

黨建引領“紅色網格”比學趕幫超

景區長征路有個“紅色記憶館”,是豐樂社區新近打造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裡面有一把老紅軍劉應啟用過的小掃帚。10年前,劉應啟買來50把掃帚,贈送給社區黨員幹部、樓道組長,向髒亂差環境“宣戰”。此後,從老紅軍贈掃帚到居民搶掃帚,揚城掀起“小掃帚掃靚大家園”活動熱潮。如今,這把小掃帚,成為全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紅色傳家寶”“文明接力棒”。

2018年11月,景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網格化社會治理,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黨員中心戶、黨員之家”六級組織架構,在各網格建成二級網格黨群服務中心、三級網格黨群工作站、四級網格黨員會客廳等“紅色陣地”,各地爭相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模式,讓社會治理更精準。

瘦西湖街道推行“345”網格化工作機制、平山鄉創新群眾“四步法”、城北鄉明晰“1+6+N”工作思路、綜合村設立9個“一定辦好點”,將黨建服務觸角延伸到最末端,讓群眾“少跑腿,心裡美”。

梅嶺街道編制《五個千分制考核細則》,將文明城市建設、城市綜合治理、安全排查263專項行動、民生服務、信訪維穩等考核項目全數納入測評體系,每個項目細化為千分考核。網格辦和黨員文明督導隊對網格區域內“門前四包”“城市六亂”“商戶經營”等文明建設項目進行周測評曬成績、月考評排名次,首位、末位的二級網格和物業分別授予紅、黃旗,全年拿黃旗兩次不得評先評優……

黨建引領“紅色網格”比學趕幫超。如今,居民在家門口懸掛“黨員之家”“文明家庭”牌匾,亮身份、曬成績、樹形象、立標杆,黨員帶群眾、群眾帶鄰里,讓大家學有榜樣,行有方向,促進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實踐更精緻

常態化“網格走訪”知民情解民意

支部建在網格,治理伸進末梢,“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結”。

網格化社會治理輻射景區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網格都有專職網格員,網格員每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瞭解網格動態、居民訴求,為網格化社會治理解難題、出點子。

老人溝是緊挨景區平山鄉雷塘社區江陽佳園小區的一處天然河道,由於地處城郊接合地帶,兩側生活汙水、工業汙水排入,一度水體黑臭、水岸髒亂。前年,有關方面啟動老人溝整治,江陽佳園小區網格員高寶明第一時間介入,幫助協調施工矛盾,確保河道整治有序推進。通過對岸邊景觀進行提升,修建休閒步道、景觀涼亭,增設道路監控,昔日髒亂臭的老人溝,如今煥然一新。精緻化治理、文明建設相輔相成,去年,雷塘社區被評為省級水美鄉村。

在景區,每天有上千名像高寶明這樣的網格員穿梭在自己的“責任田”裡,隨時發現轄區內發生的與文明建設相關的情況,做好協調解決工作。網格化使社區文明建設工作變點為面、變條為塊,實現無縫對接,為文明建設工作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監督和管理機制。

景區三年前成為我市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試點,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局,相對集中了名勝區管理、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旅遊等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執法權項。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戴光輝表示,全市《關於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方案》下發後,景區正在積極謀劃配套改革措施,通過突出黨建引領、全民參與、資源整合、問題導向、長效管理、平臺建設、標杆示範等,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建設,讓內生動力驅動文明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