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育,從點燃火焰開始

新中國成立之時,全國5.5億人口中有4億多都是文盲,比例高達80%。文盲,成為中國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掃盲成為擺在新政權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掃盲識字班,今天開學了,上學的男和女,早早就來到,學文化、學政治,專心聽課,天下的大事情,我們能知道……”這是1950年代流傳在山西晉城的掃盲識字歌。

從1949年到1964年的十幾年中,一場轟轟烈烈的掃除文盲運動便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掃盲班遍佈工廠、農村、部隊、街道,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文化的熱潮中。知識的入口曾經非常稀缺,因此教育的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傳播知識。先後有近一億中國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規模並卓有成效的掃盲運動,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隨著國家的進步與發展,我們從“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轉變成了“全民學習,人人學習”在新時代知識入口變得簡單,知識傳播變得前所未有地便捷和廣泛,甚至說有點氾濫。教育原先承載的知識唯一入口功能正在快速丟失。

當傳播知識不再是教育的主要價值時,那麼教育獨一無二的價值又是什麼?

通過教育獲取知識,通過知識考上理想的學校,通過理想的學校謀到理想的職業,這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教育的最大增益,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教育越來越功利化,越來越被分數和成績所綁架,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對教育不滿意,所以惡性循環的結果是我們忘卻了教育的初心,忘卻了教育的使命。

在生存層面上,大自然通過生與死的反饋,很好地教育了我們。面對危險,我們的腎上腺素會立即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緊繃,時刻準備逃跑;面對美味的奶油,我們的唾液會不自然地分泌,喉嚨開始吞嚥。

在生活層面上,家庭通過親朋好友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教育了我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每個人的生活行為都不自覺地被家庭環境所塑造。

但在國家和社會層面上,教育卻忽視了“行為改變”這個本質。


在小學、初中、高中,老師關心的是知識的灌輸,評價學生的最重要標準也是分數。一個分數高的學生,就是三好學生、就是優秀的。

在大學,擺脫了高考枷鎖後,沒有了知識的灌輸,取而代之是教授和講師們的漫不經心,是大學生們的敷衍了事。很少有人去關心,教育是否幫學生真正改變了行為,養成了可讓他們受益終身的習慣。


如哲人所言,“教育不是灌輸,是點燃火焰”。教育要“點燃”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不是把外在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學是“新的教育精神使個人成為他自己文化進步的主人和創作者。自學,尤其是在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也許有人會說:“倉廩實而知禮節,還在富強路上苦苦追趕的中國人還改革不起點燃火焰的引導式教育。”這樣的認識與環境保護“先汙染後治理”

的思路何其相似?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有發家致富而後苦讀詩書,立德立言的個案,但從來沒有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族,更不會有僅靠物質繁盛就實現長治久安的盛世。真善美的種子早一天發芽,人格發育就早一天臻於完善,社會心態就早一天趨向成熟,國家實力就早一天勢不可擋。


教育本就不應該是灌輸,而應該是點燃火焰!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太陽,而新時代教育的本質即在於驅散遮擋陽光的烏雲,讓太陽照耀大地。

世界很大

唯有不斷地思考和學習

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共勉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