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謀新路,網上刷出存在感-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記者 張蓋倫

近日,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丁劍華在電商平臺上客串了把主播。他在直播間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北京的老字號們“喊一嗓子”。

“直播間的‘寶寶’們好!”丁劍華特意穿了長褂以配合“老字號”主題。現場,他掌勺用老字號同和居研發的半成品菜做了道乾燒黃花魚。這場直播,開播僅1小時就引來78萬網友觀看。

讓商務局官員帶貨的北京老字號們,其實自己也正在互聯網上尋求新出路。

之前,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旭一直覺得,直播像是批發市場裡的導購賣貨,有點“low”。

但最近幾年,直播業態已經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於邊聽主播介紹邊買。內聯升也產生過試水直播的念頭,但因為需求並不緊迫,也就沒提上議事日程。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這家老字號原本的步調,線下門店關了,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直播,緊急組建了直播團隊。2月26日,內聯升第五代傳承人、北京市西城區非遺傳承人任晨陽擔綱主播,為直播間的觀眾介紹了90餘道純手工工序製作的“千層底” 布鞋。在直播社區,內聯升是個新手,第一場直播沒有太多人看,但還是帶來了3000多元的成交額。程旭意識到,原來直播真不是幹吆喝。

內聯升的直播就這麼常態化開展了起來,主播就是線下店鋪的導購。公司想鍛鍊他們的直播能力和運營能力,也想把自己的粉絲群建起來。

粉絲運營,也是這家老字號在疫情後的新重心。疫情讓大家達成共識,老顧客的復購,是線下流量驟減時企業渡過難關的重要支撐。私域流量,也要好好經營。

相比之下,百歲吳裕泰的粉絲運營做得更早。

吳裕泰算是老字號中的互聯網老玩家。2013年,它就入駐了電商平臺,嘗試了電商的很多玩法。2019年,吳裕泰實現線上銷售額近1億元。“幸虧佈局早,在疫情中我們相對壓力也小一些。”吳裕泰電商總經理鄭豔說。

擁抱電商後,這家百年老字號開始用數字化思維看待增長,其電商店鋪的粉絲量從過去的20多萬增長到現在的近55萬。

線下店鋪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客人買過一次茶葉就走了,他什麼時候再來?不知道,只能等。但在線上,消費者的相關信息就沉澱在他們的數據池裡,團隊可以根據用戶的消費喜好、產品購買邏輯,主動去做推送和服務。

有了數據,他們有了更清晰的用戶畫像,也以此為指導,開發出更受年輕人歡迎的新品。鄭豔介紹,吳裕泰此前推出的新品桂花烏龍迅速成為店鋪月銷量排行第二的產品,僅次於一款經典的茉莉花茶。

客戶在哪裡,店就要開到哪裡。去年下半年,發現年輕人都愛看直播,吳裕泰也開起了直播。疫情期間,他們將直播頻次從以前的一週一兩次提升到一週五到六次。之前,店鋪直播銷售僅佔電商銷售額的1%到2%,如今提升到15%。

“商家們在疫情下的數字化探索,帶動了整個消費經濟的增長及相關產業就業。”丁劍華在走下直播間後表示,未來商務局也要充分激發老字號的零售新活力,滿足不斷更迭的新消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