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幽林藏清泓,偷得浮生半日闲

但见幽林藏清泓,偷得浮生半日闲

秋季,在文人墨客笔下总有些许的悲伤,有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四面环山的老屋,在奔忙的岁月里疏于亲近,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屋后的那条小溪沟,终年的流水,在秋夜显得格外欢畅,即便月余未曾落雨,少了夏夜的虫鸣,流水的声音愈加清晰,似乎听力在这个季节来得更为真切。

多雨的春季里,溪水流经的哗哗声,反而被连绵不绝的落雨敲打屋瓦掩盖了,透着黑色窗户散进的余光,方知长夜在漫漫的春雨中掩盖了阳光的到来。

檐头那颤颤的水滴,钻进脖子的那一刻,会让人打起寒颤,看着潮湿的墙壁、地面,不知该把脚伸向何方?

有的时候,难得有一天晴天,就钻进了大山,那时的地面长满了各类植物,毛毛绒绒,上面还沾满着清晨的雨露,待到父母呵责的声音,才感觉到从脚上传来的凉意,湿透的鞋面、湿透的袜子,把一双脚板浸得泛白,毫无血色。

也许,这只是残存记忆的童年,有多少年未曾回到这个曾经养育我的家,曾经给予青春和快乐的大山,我已经数不出来。

当我想起,我的脚步已经踏上了大山的怀抱,它依然是我从前见的样子,没有丝毫的苍老,而我却已经为人父为人夫。

延着屋后的小溪溯水而上蜿蜒百余米,就是成片的竹林,泛黄的竹叶已经失去昔日的生机,略显疲惫,踩在枯黄的落叶之上发出吱吱的响声,没有停留,只想在幽林的尽头,寻找曾经给予青春记忆的那泉清泓。

虽是秋日,但午后的阳光正盛,急走之下,汗水就从毛孔中穿梭而出,爬满脸庞。

长长的林路,浓郁的枝叶,把盛夏余晖的那一抹光线挡在了枝头处,一下子,空气变得清凉起来,肺部急躁的气息也变得温和而不失清凉。

我想停下脚步,用手去抚摸这枝节丛生的竹子,看看它们站立在这里有多少年龄,有多人托它们的庇护而度过曾经最艰难的岁月,山风吹过,枝叶间传来的哗哗声,似乎在告诉我,时间不等人,快去吧,前方,还有你未走的路;远方,还有你未赏的景。

但见幽林藏清泓,偷得浮生半日闲

迈出幽林一刻,刺眼的光亮仿佛让人感觉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眼前别有洞天。那熟悉的平板桥,那熟悉的山岩,那熟悉的流水,在召唤着我的到来。

这里每一个落水的回旋处,都曾经是童年最好的去处,都曾经是睡梦中最好的寄托,即便是在课堂,也希望下课的铃声把我送到这里,去感受它的清凉、它的细腻、它的温柔、它的平缓和张弛。

水,还是从山中流下的水,石头还是那些石头,只是,坑中的那些失去棱角的卵石,俱已经不在属于它们的位置。

有的已经离开了这里,有的已经失落在来时的路上,有的即便在这里,却不是原来的样子。

那块曾经是顽童们依偎的世石,不言不语,只是显得更为苍老,那些青苔见证了童年已经逐渐疏远了它。

它是寂寞的,千万年来不言不语,守候在泉边,看花山花落;它是孤独的,这几十年来,曾经带给顽童们记忆的它,已经离它而去;或许有虫子在它的身上走过,或许有不知名的鸟儿曾经站立在它的身上高声鸣唱;但此刻,泛黄的脸上,再也不见青春的容颜。

水还是那么的幽蓝、水还是那么的清甜、水还是那么的不急不徐,缓缓东流而去,或许,这才是它们的使命。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来到世间的那一刻,就有了自己的宵命,无论风雨飘摇,也得迎面而上,寻找生命的晴空。

但见幽林藏清泓,偷得浮生半日闲

走过那座老得不能再老的石板桥,又将是记忆中影子,巨石夹缝之间,经过流水历尽经年的冲刷,形成了比之前更深的清泓。

那座桥,爷爷告诉我,在他的爷爷的爷爷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弯清泉在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有了。

在春夏时分,每当山雨来袭,水是咆哮的、浑浊的、暴怒的、躁动不安的,唯有在秋季,它是温和的、宁静的、清凉的、害羞的;上山的人,总会弯下身子,掬起一捧清泓,洗去往日的疲惫;总会拿起一把老式的水壶,灌上一壶喝上一口,先让它缓缓地从喉间行至腹中,微闭双眼,让那层凉意浸润五脏六肺,而后吆喝一声,向大山深处走去。

据说大声的吆喝,是在向这泓清泉表以敬意,也为自己即将远走下定决心而一往无前。

这弯清泉就在我的眼前,它还是没变,阳光照射之下绽蓝的清泉直入眼帘,泛起的波光在山岩和树枝上来回奔忙,似乎在寻找曾经的记忆。

巨石还是那些巨石,流水还是那泓流水,幽蓝还是显得那么纯净、幽深。

边上的直立的巨石,纹路似乎更深了,就连依附它而存在的青苔,也显得愈加苍老,泛黑而苍黄的肤色,是岁月变迁的见证;已经有多少年,没有笑声陪伴它们的存在;有多少年,已经把青春遗忘在此?谁曾经回到此处,把记忆从这里捡起?

它们似乎沉睡着,游子的脚步也未能从它们的梦中惊醒?多少年来,它们总是孤独的守望,守望自己生来的使命,看护着这座大山的日升日落,即便晚霞唱响,也未见回声。

或许有些人有些事,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生命里的一切,都没有重来;给予你快乐的,给予你痛苦的;唯有在握的时候,懂得珍惜,才会领悟存在的意义。

如同在水中飘零的落叶,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它们将去何方。

今天看到的事物,到了明天,也许将是另一个样子。即便表面上,什么都没变,但本质里,却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如同我们的童年,纯真浪漫;而待到成人,凡事以利益作为衡量值不值得付出;人还是那个人,只是生活的遭遇,改变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

有许多时候,旧地重游,给予人的,不仅仅是观感上的感知,而是生活中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