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白芨的俗称有哪些?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主要产地在哪里?


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白芨又叫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芨草、紫兰等。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白芨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块茎入药。白芨在我国的药用已有上千年历史,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白芨块茎所含白芨胶,多方面的理化性质与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相似,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悬混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粘合剂,在食品、医药、日化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另外,因白芨的花十分艳丽,又可盆栽作为一种颇具观赏价值的观赏植物。

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白芨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水平范围跨度较大,地理坐标在北纬18.23~35.30和东经75.18~123.00之间,原产地大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陕西、甘肃等地,因此其为广域分布种。由于长期的野生白芨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人们盲目的挖采,分布范围有所减小,但在四川、贵州、湖南、安徽、云南等分布较多,并相对稳定。

白芨植株有什么特点?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白芨的花长怎么样?

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多个同心环形叶痕,似“鸡眼”,又像“螺丝”,叶3~6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抱茎。初夏开花,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其中一较大者形如唇状,倒卵长圆形,3浅裂。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

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一般白芨品种的花色呈紫红色,所以别称紫兰;另有一个变种的花为白色,称为白花白芨。其它亦有黄色、粉红色、红色以及蓝色的园艺栽培种。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如果种植,夏季因为叶尖容易晒焦,宜采半日照射的方式。


  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白芨果实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4月下旬~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如尘埃,靠风传播。

白芨种植,白芨有什么用途?白芨的花什么时候开?花长怎么样

  白芨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