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江津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8月25日,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在江津區德感街道南華康居小區舉行。“重慶好人”龔光榮夫婦倆和遺體捐獻志願者們身著白色體恤,鞠躬、默哀、目送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接受站的車輛遠去……2014年以來,這已是他們第9次以這樣的方式送別簽署遺體捐獻志願書的“家人”。

對這對年過六旬的夫妻來說,這樣的告別並不顯得沉重。“挽救別人的生命,也是延長自己的生命。”龔光榮的思想樸實而動人。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從兒子龔莜植捐獻遺體到龔光榮、李洪玉夫婦二人簽署遺體捐獻志願書,再到帶動周邊160餘名群眾加入遺體捐獻志願者的行列,他們用愛為生命續航的故事,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讓咱一家三口在紀念碑上團聚

在距離龔光榮家約一小時車程的璧山區,坐落著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園中的一塊紀念碑上,鐫刻著龔莜植的名字。儘管紀念園遷了新址,但夫婦二人清明節到紀念園繫上一條紅絲帶的習慣卻沒變。

時間回到2011年8月,龔光榮夫婦唯一的兒子龔莜植退役後不幸查出患淋巴細胞白血病。纏綿病榻一年多的龔莜植自知治癒無望,逝世前向父母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爸爸,我生病一年多,得到了社會各界捐助,我無以為報,就把器官和遺體捐了吧。”聽到兒子的話,龔光榮沉默了,老伴李洪玉當即嚎啕大哭,死活都不同意兒子的請求。在她看來,中國人祖祖輩輩都講究入土為安,兒子如果捐了遺體,以後一家人永遠都無法在“地下”團聚了。

“我當過兵,接受過國家的培養,把我的器官捐給更多需要的人不好嗎?”龔莜植反覆勸說父母放下偏見,“你們就當我在戰場上犧牲了吧!”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龔莜植“狠心”的一句話,最終擊敗了母親的堅持。萬般無奈之下,夫婦二人忍痛答應了兒子的請求,第二天就聯繫了市紅十字會前來登記遺體捐獻。

2012年9月7日,27歲的龔筱植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天。按照兒子的遺願,龔光榮夫婦向重慶醫科大學捐獻了龔筱植的遺體及眼角膜。4天后,重慶醫科大學發來感謝信:龔筱植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幫助了兩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那一刻,龔光榮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感覺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著,他還看著這個世界!”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遺體捐獻後,龔筱植的名字被刻在了南岸區江南殯儀館的紀念碑上。2013年清明節,走出悲痛的夫婦第一次在紀念碑上看到了兒子的名字。摸著刀削斧鑿的文字,兒子簽署遺體捐獻志願書時的情景又浮現在夫婦二人眼前。

“既然我們無法在‘地下’團聚,那就讓咱一家三口的名字在紀念碑上團聚吧!”當天,面對兒子龔筱植和紀念碑上數千名遺體捐獻志願者,夫婦二人作出了莊嚴承諾。

2014年初,龔光榮、李洪玉前往江津區紅十字會,正式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成為南華社區第一個簽訂遺體捐贈協議的家庭。

“我就是死,也要把這件事幹到底”

“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尚奉獻”,在龔光榮一家三口的遺體捐獻證書上,印刷著三個醒目的詞。儘管遺體捐獻利國利民,但在保守的鄉鄰看來,他們的行為無異於“離經叛道”。

“政府給了你們很多錢吧?”“簽了遺體捐獻志願書,看病是不是有優惠?”捐獻遺體的事情傳開後,龔光榮夫婦的義舉並沒有得到親朋鄰里的認可。個別極端的鄰居甚至在背後議論龔光榮夫婦:“狠心,兒子死了還要被送去‘千刀萬剮’!”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鄉親們的質疑讓失獨後的龔光榮異常難過。尤其是對兒子龔筱植的議論,更讓夫婦二人飽嘗錐心之痛。“我兒是為了醫療事業、為了延續他人生命自願無償捐獻的遺體,不是為了錢!”面對鄉親們的質疑,執著的龔光榮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兒子正名!為遺體捐獻公益事業正名!

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始在龔光榮心裡形成:何不借此機會,把遺體器官捐獻這件事推廣起來?

“最開始想著先從身邊的親戚朋友入手,大家關係親密些,不至於鬧得太難堪,可誰知很多人還是難以接受。”龔光榮告訴記者。2014年夏天,夫婦倆帶著資料到姐姐家宣傳,沒想到剛開口,姐姐全家都“黑了臉”,直接把他們趕出了家門。

儘管飽受打擊,龔光榮卻並沒有氣餒。“我就是死,也要把這件事幹到底!”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為了讓更多群眾瞭解遺體捐獻公益事業,只有初中文化的龔光榮多次前往江津紅區十字會拿資料、向工作人員請教,瘋狂補習專業知識。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流程後,他又將群眾眼中“犯忌諱”的語句編成“言子兒”,或作為茶餘飯後的閒聊,或跑到小區院壩、濱江路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集中宣講,降低大家對遺體捐獻的“敏感度”。李洪玉也不閒著,經常帶著一家三口的捐贈志願書,挨家挨戶給婦女同胞做工作,講述兒子捐獻遺體的動人故事……

就這樣,在夫婦二人不懈努力下,鄉親們的態度從質疑到逐漸接受再到主動參與。春風化雨中,人心逐漸“解凍”,大家的觀念也悄然轉變。2014年,滕明德、週中全、陳安明、何高峰4位鄰居成為龔光榮動員的首批遺體捐獻志願者。他們之中,最年長者57歲,最年輕者僅30歲。

“最好的獎勵就是更多人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事遺體捐獻公益事業6年來,龔光榮夫婦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他們的行為也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可:江津最美志願者、感動重慶月度人物、重慶十大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在他們狹小的房間,一本本精美的榮譽證書被收納在一個箱子裡。但夫婦二人真正壓箱底的“寶貝”,不是分量最重的獎盃,而是薄薄的一本遺體捐獻志願者花名冊。上面寫著經他們動員、自願捐獻遺體的164位志願者的名字。“對我來說,最好的獎勵就是更多人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龔光榮說。

從4到164,6年間,在龔光榮夫婦大愛的感召下,“花名冊”上名字的數量猛增了40倍!僅2016年1月22日,龔光榮所在的社區就有45位居民集體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這場捐贈,至今保持著全市最大規模集體(社區)捐贈遺體器官的記錄。龔光榮77歲的丈母孃謝啟芳也發動兩個女兒,一同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作為曾經質疑龔光榮的一員,看到龔光榮全家都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孜孜不倦宣傳遺體捐獻公益事業後,鄰居袁孝平最終被打動。“聽了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上門宣傳,我們才知道遺體捐獻是無償的,捐獻遺體完全出於公益。”受到感召的袁孝平不久後主動簽下了捐獻志願書。

“江津,大江之津,大愛之城,自古以來就有崇善尚美的優良傳統。”江津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邱東告訴記者。自龔光榮夫婦先進事蹟被媒體廣泛關注報道後,整座城市都被他們的無私大愛所感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江津共有1123人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登記。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如今,龔光榮夫婦的生活仍然清貧而充實,他們身邊的許多人也早已不再“談死色變”。在每一位做出遺體捐獻決定的志願者眼中,為另一個生命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可能,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續航。

因為他們對生命有更加廣博的愛。

原標題:感動江津!龔光榮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為生命續航

來源:江津日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重慶二三里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以愛之名!他帶動164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為生命續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