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汾城鎮,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西南部,距襄汾縣城18公里。這裡唐初為尉遲公的封地鄂公堡,帥府即為縣署。近堡的尉村,則是他的職田莊,如今尉村人還是尉姓居多,據說是尉遲恭的後代。唐貞觀七年(633),太平縣移治敬德堡,即今汾城鎮。後因全國有三個太平縣,故而又啟用其古地名“汾城”。

1954年,山西省將原襄陵縣和汾城縣合併,改為“襄汾縣”,從此汾城由縣治變為縣轄大鎮。歷史上有“金襄陵、銀太平”之美稱,這是汾城商人的另一個稱呼。他們自成一系,謂之為“太平幫”,商人們走南闖北創下的這金字招牌,他們較晉中一代的商人更早的走出去,可謂是譽滿江淮叫響陝甘。

據說趙氏孤兒、夜平晉國、汾陰遷民、魯班造塔、王通施教、李牧守孝等都發生在這兒。走進汾城古鎮,彷彿穿越了一條時光隧道,各個時代的建築薈萃在一起,其完整保留著中國古代縣級城市的佈局,署衙、學宮、倉儲、寺廟、店鋪、民居、塔、樓、橋樑等不同類型的建築一應俱全。城西佈置有文廟、學宮、試院、學前塔;西北佈置了城隍廟、魏侯祠、媧皇廟、觀音堂、倉儲等;城東佈置縣署各司衙門、關帝廟、刑獄等設施。


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監察坊

古鎮的十字街上民宅櫛比,店鋪林立,全部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那個特殊年代的標語,不再鮮紅,在時間的沖刷之下隱約也露出陳舊的時代感。這裡彷彿是世外桃源,沒有高樓大廈的突兀,只有四合院的樸實平和。城中心的鐘鼓樓、學前塔也許是這個古城不多的高建築,卻訴說著曾經的興衰榮辱。

由於歷朝的建設,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築,被譽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總面積大約為二萬平方米。以鼓樓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為城隍廟、文廟、明倫廟、鼓樓、學前磚塔、縣衙大堂、關帝廟、社稷廟、洪濟橋、城牆等。


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文廟大門

汾城城隍廟 位於西門內路北,與文廟一路相隔,是明洪武二年知縣葛洪奉詔建造。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後,為了鞏固對地方的統治,對城隍的祭祀特別重視。首先於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在全國按王公候伯的爵位封了六個王,首都南京是“承天鑑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的為顯聖王,臨濠的為貞祐王,太平(即今汾城)的為英烈王,和州的為靈護王,滁州為靈祐王,都是正一品。各府城隍為“威靈公”,正二品,州級為“靈祐侯”,正三品,縣級為“顯祐伯”,正四品,比陽間的縣令還要高三品。

從此,每屆太平縣令到任,都按規定齋戒拜謁,對城隍爺宣誓就職,保證廉潔奉公,愛民如子。同時,每逢水旱疫疾也都前往禱告,以求全縣平安,風調雨順。

城隍廟佔地4千平方米,雖不像文廟那樣鴻篇鉅製,卻也建築完整,保留了元、明、清三代風格。城隍廟前東西兩牌坊,其建於明代,修於清代,皆四柱三樓式。東坊書額為“鑑察坊”,西坊書額為“翊鎮坊”。


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城隍廟大門


正門口的砝華磚雕琉璃照壁,上面的那幅對聯倒是透出看透生死的哲學思考:“人化物物化人變化無窮,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兩邊豎立著道光十八年的雙鬥石質旗杆,正面陰刻對聯,“分帝乘權,彰善庳惡;代天宣化,護國庇民”,落款是道光十八年丁酉科舉人王湧題書。

城隍廟的正門是面闊五間的四柱三樓木構牌坊式結構,木雕工藝豪華而雅緻、靈巧生動,讓人歎為觀止。“城隍廟”三個字蒼勁端莊,使行者不得不駐足而生敬畏之意。其上書“顯佑伯”,表明此廟中所奉供者乃是縣級城隍神。其下雕鏤花紋中雕花拼字“雲龍祠”。

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離正門一米處,有倒座過街戲臺,唱戲時搭鋪木板即可,同時還有很好的音響效果。更為傳奇的是戲臺的大梁是一根整木樑,粗壯簡介。戲臺的前半部分,石雕木刻工藝細膩,房簷下橫木上雕有富貴牡丹,豐滿華貴;中間雕刻的福祿壽三星高照,形象生動。還有那細密實排的九硒斗拱組成的六出紋畫板,更是精巧絕倫。整座戲臺,繁複瑰麗,不同凡響。

獻亭整體建築穩健優美,舒展大方。這裡每逢城隍祭日,善男信女祭祀時擺放供品焚香禮拜的地方,至今,仍存有清道光十八年的石質長條供幾,置放在它東邊百米之外。

正殿面闊五間懸山琉璃瓦頂,五顏六色,光彩奪目,有明顯的明代早期風格。其鴟吻、魚龍、花草神獸、仙人彩閣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琉璃藝術品。

看見眼前這些宏偉高大的建築,你能想像到昔日香菸繚繞繁華熱鬧的場景,那完整的建築群和棵棵環抱不攏的參天古柏,仍然散發記載著其歷史的年輪。富麗華彩的戲臺,雖然沉寂了許久,仍仍會有絲竹雅韻隱約傳達出來,清音可人,繞耳不絕。


汾城古鎮——褪色的繁華


文廟 建築面積為6千平方米,始建於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復,現在建築為明代建築。整個建築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佈局。主要建築有影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名宦祠與鄉賢祠,東西兩廡,月臺、大成殿、藏經樓、崇聖祠組成。這裡解放後被當做糧倉,建築雖然保存完整,但彩色泥塑卻早已倒毀不存。

文廟正門現在汾城小學內,所以大家都是從後門而入,直接面對大成殿的後背。廟內現存有明清重修石碑8通,有兩尊筆法蒼勁,是明代書法大家文徵明傳世的墨寶,系文徵明為當時身為汾城縣令的同窗好友所題。欞星門建於明正德年間,內外有八根斜撐石柱,柱底八隻捲毛獅子煞是可愛,柱身浮雕雲龍和魚,意味著鯉魚跳龍門。正面匾額“欞星門”,背後“金聲玉震”。東側是魁星樓,穿過欞星門,飽覽過石門柱上的蟠龍石獸,過泮池,經狀元橋,穿過戟門進入正院,大成殿就巍然聳立面前,古柏挺拔,露臺依然,左右兩側廡殿完好。

古時生員入學叫“入泮”,不論家境貧富,都要舉行“入泮儀式”。池上拱橋叫狀元橋,跨過狀元橋意味著“脫掉藍衫換紫袍,腳踩雲梯步步高”。據縣誌記載,從宋代到清代,本地一共出了47位進士,316名舉人,179名貢生……從京官到地方知縣,明清時,本地共有421人,成為古太平歷史上的榮耀。

縣衙大堂:這裡原是尉遲敬德帥府所在地,唐貞觀七年太平縣治遷到後就駐在這裡,後歷朝歷代屢屢毀於戰火,清兵入關,又是一把火將之燒燬。直到康熙十五年(1676),新縣令吳軫到作之後,才有啟動重建,歷時六年,建成了非常宏偉的建築。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堂被作為糧庫,全部砌築封閉,才有幸保留至今天。當年的太平縣署,幾乎佔去了太平縣城的東南半壁,可惜這些皆已成為昨日的輝煌。

社稷廟 社稷廟建於1811年。現在有東西廂房、獻殿、大殿、鐘鼓樓等。社為土地之神,稷為農業之神,自從周朝以來社稷並而祭祀,反映了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的社會性質。“太平縣社稷的祭祀開始於明代洪武年、築土為壇,稱社稷之神。”這個文物,現在被鎮中心醫院所包圍。

洪濟橋 其建於金大定二十二年(1184),是一個廊橋,下面是橋,上面是廊,18根石頭柱子托起來一個非常漂亮的長亭子,高約兩丈。長約十米,寬有一丈多點。橋的兩側有圍欄。可惜橋下並無河流蹤影,早被淤泥荒草代替。周圍的民房已經連片。


小貼士:

古人學子們的開學典禮——入泮禮: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被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入泮禮的大致流程是:

1、“正衣冠”。學童們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為學童們整理好衣冠。先正衣冠,再做學問,看來這是古人們的共識。

2、入太學,敬孔:恭立片刻,向孔子像行拜師禮,獻祭六禮束脩: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乾瘦肉條。感悟師道的傳承,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3、拜師:在聖人像前,向老師行三拜禮,表示接受老師教誨,後學生間相互鞠躬,表示互幫互愛。

4、淨手。學生們將手放到水盆裡,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洗手的寓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心無旁騖。

5、 親供。學生填寫“入學登記表“,寫下自己的“年齡、籍貫、志向、愛好等”。

6、 傳書教字:老師指導學生用毛筆字書寫“正”字,旨在教育學生端正態度,學習做人做事道理。

7、拜謝指引老師,禮成。

經歷了這樣的儀式之後,標誌著學生們正式成為了孔門弟子,從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遠”的求學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