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童婚、割禮、被殺 上億女孩“消失”在印度等國

6月30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發表了2020年度的《世界人口白皮書》,報告稱,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女孩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童婚、割禮、重男輕女等習俗在有些地方仍普遍存在,對這些女孩的危害深遠而持久,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情況可能會惡化。

報告中顯示,近20年以來,全球已累計有約1.4億名女孩在出生前後“消失”。其中,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女孩“消失”人數佔總數的八成以上。

最悲慘的屠殺:重男輕女 殺死的女嬰數量不斷增加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開始收集各國數據,發現在印度等亞洲地區,由於喜歡男孩而進行的性別選擇導致“消失”的女孩人數在不斷增加。

在印度,罵人最狠的話是“願你生個女兒”,在拉賈斯坦邦,生女兒的儀式之一就是要砸個瓦罐,表示倒黴、損失。

許多家庭為了要男孩,選擇墮掉腹中的女嬰,甚至將已出生的女嬰殺死。有人口專家說,在過去幾十年間死於這兩種原因的印度女嬰高達千萬之眾,堪比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屠殺。

在印度,儘管檢驗胎兒性別是非法的,但這種現象仍然十分常見,這勢必會導致性別選擇性墮胎。

在2013年到2017年這五年裡,全球範圍內每年有120萬名女性失蹤。印度每年約有46萬名女孩在出生時“失蹤”。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估計顯示,在印度失蹤的女孩總數中,有性別偏見的(產前)性別選擇約佔印度失蹤的女孩總數的三分之二,而出生後的女性死亡率約佔三分之一。

印度人為什麼那麼怕養女兒?

在印度,造成重男輕女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將財產傳給兒子,而非女兒。

大家族的財產分割制度、靠兒子養老的習俗,也是印度重男輕女思想的重要根源。印度至今仍普遍流行大家族聚居生活,尤其在農村;理所當然很多人就願意多生兒子,少生女兒,以便分享家族財產。誰家沒有兒子,財產歸了女婿,不僅意味著家族的徹底消亡,也意味著本人老年生活無著,晚景淒涼。

二是在女兒出嫁時,女孩的家庭需要為女兒置辦嫁妝。

“嫁妝”是個老大難問題。印度的婚姻習俗,是由女方向男方提供嫁妝,嫁妝的多少決定了新娘在夫家的地位。開國總理尼赫魯曾深惡痛絕地說:“嫁妝是邪惡的。”他在1961年力主通過了《反嫁妝法》,但由女方向男方提供嫁妝的現象仍屢禁不止。隨著近年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嫁妝的價碼水漲船高,婚禮的奢華程度與日俱增,普通印度家庭十幾萬、幾十萬人民幣的花銷很平常,已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新生兒的爸爸如果兩手一合再張開,即“兩手空空”之意,就表示生了個女兒。

嫁妝引發的社會問題很多。印度報紙上幾乎每天都會有報道,婦女因為嫁妝少、不能滿足夫家不斷追要的胃口,而被虐待甚至燒死。

男女比例失衡導致印度童婚嚴重

印度的《2018年樣本註冊系統統計報告》指出,2016-2018年期間,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00:899。

男女失衡已波及印度社會的婚姻家庭模式,出現“童婚”“換婚”“群婚”“租婚”等現象。

2017年7月《印度教徒報》援引一個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報告說,印度童婚現象嚴重,印度全國有超過1億人不到18歲就結婚,其中8500萬是女性(印度法定婚齡為女性18歲,男性21歲)。

為遏制童婚現象,2017年10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已婚男性與18歲以下未成年妻子發生性關係屬於強姦;試圖讓未成年孩子成婚的父母將面臨10萬盧比(約合9760元人民幣)及兩年監禁。

儘管如此,童婚陋習在印度社會仍然根深蒂固,在印度一些地區依然普遍。由於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再加上營養失調,印度少女分娩經常會引發致命的後果。

而在古傑拉特邦等地,“租老婆”的生意很紅火,還可以經常換。有些貧困、低種姓家庭,娶不起老婆,一家兄弟幾個合娶一個,形成事實上的“群婚”。

另外,性別失衡必然導致性犯罪,首都新德里甚至被印媒稱為“強姦之都”。


經歷童婚、割禮、被殺 上億女孩“消失”在印度等國

印度婦女(資料)


無論是“童婚”“換婚”還是“群婚”“租婚”甚至強姦,女性都深受其害甚至喪命。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也對女孩及其家庭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令其中一些人的處境更為艱難。

印度因疫情死亡的女性多於男性

目前,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56萬,位居全球第四。在印度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1.6萬人中,女性佔比高於男性。

研究機構“全球健康平等”的數據證實,在超過20個國家中,女性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雖然與男性相當,但是男性感染者的症狀通常更嚴重,死亡率也更高。

而令人驚訝的是,印度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地感染新冠肺炎病亡的女性高於男性。報告指出,女性感染者的總體死亡率是3.3%,男性則為2.9%。在40歲至49歲的年齡段中,女性的死亡率為3.2%,男性僅僅只有2.1%。5歲到19歲人口中,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絕大多數是女性。

報道稱,研究人員正積極研究背後的原因。據推測,印度感染新冠肺炎的女性之所以病重比例較高,可能是因為當地年長女性的人數多於男性。

此外,印度女性的健康狀況不受重視,女子也較少前往診所就醫,生病時通常會先自行服藥,因此印度女性接受篩檢或治療的時機通常較為滯後。

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發時,印度的女性死亡比例就遠高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為許多女性營養不良,而且經常待在衛生條件不佳且通風不良的室內,此外負責照顧染病者的工作通常是由女性承擔。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表示,為了實現性別平等,雖然需要克服的困難仍然很多,但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不錯的兆頭和諸多嘗試。該組織呼籲各類團體和組織通過改良社會規範逐步改變民眾的意識,保護女孩的生存和權益,以實現性別平等。

來源:印度快報、參考消息、環球網、新華社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國際在線】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