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③:對林德液壓、凱傲集團、德馬泰克的認識

研究濰柴動力最難的部分是凱傲集團和德馬泰克,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關於這兩家公司的資料太少,我也不是一位“巧婦”,難上加難。我也想過只關注濰柴動力發動機和相關業務,但又想到海外公司對濰柴動力影響很大,我不能自欺欺人。最後我有了一個折中方法,先研究海外業務的輪廓,細枝末節以後慢慢了解。

凱傲集團

凱傲公司及其子公司凱傲集團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叉車製造商,也是中國叉車市場領先的國際製造商,旗下擁有林德(Linde) 、施蒂爾(STILL)、芬威克(Fenwick)、歐模施蒂爾(OM STILL) 、寶驪(Baoli) 、沃爾塔斯(Voltas)六個品牌系列。林德和施蒂爾品牌是世界範圍內的高端品牌,芬威克是法國最大的物料搬運產品供應商,歐模施蒂爾是意大利市場的領先者,寶驪品牌產品重點關注經濟型產品的市場,沃爾塔斯是印度市場的兩個領先者之一。


凱傲公司的大股東是Superlift,持有凱傲公司85.39%股份;二股東是凱傲管理公司,持有14.61%股份。

2012年凱傲公司向濰柴動力發行新股,交易完成後濰柴動力持有凱傲公司25%股份,成交價4.67億歐元(約38.8億人民幣)。

林德液壓

凱傲集團子公司林德物料有一個液壓部門(林德液壓),主要從事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閥門、齒輪和齒輪傳動裝置、液壓元件附屬鑄件和鑄造品的開發、製造、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

濰柴動力投資凱傲公司後,凱傲集團將林德液壓剝離並注入到林德液壓合夥企業,同時濰柴動力以2.71億歐元(21.18億人民幣)收購林德液壓合夥企業70%股權,林德液壓合夥企業成為濰柴動力控制的有限合夥企業,2012年12月27日將其納入合併財務報表,公司因收購林德液壓合夥企業產生9.05億商譽。

2011年林德液壓部門收入2.76億歐元,約23億人民幣。2013年濰柴動力國外收入79.93億,同比增長145%,增加46.9億,其中20多億來自林德液壓。

2014年濰柴動力設立林德液壓(中國)有限公司,並在濰坊投資工廠,林德液壓中國落地。

2015年徐工鏟運首臺配套林德液壓系統的叉裝車下線,振華重工首臺配套林德液壓主泵的液壓站項目完成,同時配套林德液壓的農機裝備開始小批量裝機。

2017年,林德液壓(中國)銷售1.24萬套,同比增長104.3%,山推、徐工、中聯、三一是林德液壓主要客戶。

2018年林德(全球)銷售18.7萬件,同比增長15.7%,實現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15.7%。林德(中國)銷量2萬件,同比增長64%,實現收入2.5億,同比增長74%。

2019年林德(中國)濰坊新工廠投產,年產能10萬套。

2020年上半年,濰柴動力打造國內首個挖掘機自主動力總成解決方案“WP6H發動機+林德液壓”,非道路動力總成加速落地。

在研究林德液壓時,我沒有看到林德液壓具體盈利情況,但是我認為收購林德液壓的戰略目的比盈利更重要,收購林德液壓之後,濰柴動力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成長非常快,尤其是工程機械裡的挖掘機。

再回到凱傲集團

2013年6月26日,濰柴動力行使對凱傲公司的認購期權,股份增加至30%,凱傲公司於2013年6月28日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更名為KION Group AG(凱傲集團),濰柴動力認購成本3.28億歐元(約27.5億人民幣)。

2013年12月18日,濰柴動力繼續增持凱傲集團3.3%股份,成本0.95億歐元(約8億人民幣),持股比例達到33.3%。

2014年6月,Superlift公司減持凱傲集團,同時與濰柴動力達成協議,Superlift在關鍵事項上跟隨濰柴動力投票,因此濰柴動力獲得凱傲集團60.2%表決權,實現對凱傲集團的控制,將其納入合併報表。

合併報表之後,濰柴動力財務報表發生眾多變化,理解這些變化可以幫我們瞭解凱傲集團和濰柴動力,我們先看資本端(負債及股東權益)。

合併之前,濰柴動力資本結構以盈餘投入和經營債務為主,金融債務和少數股東投入為輔,其中大部分金融負債是收購凱傲集團、林德液壓產生的,母公司僅有27億的應付債券,濰柴動力是一家盈利能力強,金融負債低,同時可以佔用大量上游供應商資金的公司。

2014年合併報表之後,濰柴動力總資本達到1204億,增加419億,同比增長53.35%,最大變化是長期應付款(包括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和長期應付職工薪酬。

2013年長期應付款900萬,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52億,2014年兩項合計108億,增加104億。

長期應付款是凱傲集團特有的,凱傲集團生產、銷售叉車並且提供叉車租賃業務,在叉車租賃業務中凱傲集團會採用售後租回再轉租模式,該模式下公司將叉車銷售給租賃公司,然後再從租賃公司租後,再租給最終用戶,按照會計準則,從租賃公司租賃叉車屬於融資租賃,負債計為長期應付款,2019年從長期應付款調整到租賃負債項目中。

長期應付職工薪酬也是凱傲集團特有的,2012年收購林德液壓時增加5.65億,2014年合併凱傲集團增加至70.74億,增加64.7億,長期應付職工薪酬可以簡單理解為凱傲集團的養老金計劃。

合併報表之後,濰柴動力的資本結構變為,盈餘投入、經營債務、金融債務規模相當,少數股東投入和員工薪酬為輔的局面,2014年負債率66%,提高10個點,金融負債率22.23%,提高4個點。

資產端最大的變化是生產資產,2014年生產資產383.56億,增加196.5億,增幅105%,生產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中在建工程沒有變化,固定資產增加90.7億,固定資產原值因為合併增加103億,其中房屋建築物25.7億,機器設備6.73億,運輸設備5.53億,其他65億,我們可以把增加的部分理解為凱傲集團固定資產內部結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凱傲集團的固定資產結構以其他為主,房屋建築物為輔。

在2015年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包括兩個大項,一個是租出的叉車及設備(長期)和租出的叉車及設備(短期),這兩項資產還是因為租賃叉車業務造成的。

售後租回再轉租業務,通常為4到5年,如果公司最終承擔風險,租賃來的叉車,公司會記錄在固定資產租出的叉車及設備(長期),同其他固定資產一樣計提折舊;如果風險是由最終客戶承擔,該叉車記錄在長期應收款(2014年長期應收款25.74億),上述兩種情況下都會在負債端記錄長期應付款。

除售後租回再轉租模式,公司租賃叉車還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租賃,風險是由公司承擔,記錄在租出的叉車及設備(短期);另一種是公司將叉車銷售給金融公司(間接租賃),金融公司再租賃給最終客戶,如果公司承擔風險,同樣記錄在租出的叉車及設備(短期)。

2019年會計準則調整,公司將售後租回再轉租的叉車從固定資產中調整到使用權資產。

無形資產2014年127億,增加121.5億,通過合併增加121億,其中專利權12.3億,非專利權108億,其他0.56億,非專利權主要是商標46億、客戶關係50.7億。

凱傲集團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叉車公司,旗下擁有6個品牌,而這6個品牌都是來自收購,導致凱傲集團商標和客戶關係資產巨大。

第二個變化比較大的資產是商譽,2014年商譽83.7億,增加69億。

濰柴動力三次收購凱德集團股權,成本73億人民幣,合併凱傲集團時,濰柴動力持有凱傲集團公允價值107億人民幣。凱傲集團淨資產35.42億,濰柴動力取代11.79億,取得成本90.59億,產生78.8億商譽,由於匯兌差額調整減少8.6億,期末凱傲集團形成70億商譽。

另外公允價值和取得成本相差16.4億,濰柴動力產生16.4億投資收益。

我們再看利潤表變化。

由於凱傲集團2014年下半併入合併報表,產生200億收入,毛利率27.37%,淨利潤8.1億,淨利率4.06%,歸濰柴動力淨利潤2.67億,當年濰柴動力總淨利潤50.25億,凱傲集團利潤在合併報表中佔比較少。

2015年濰柴動力繼續增加對凱傲集團的控制,收購凱傲集團4.95%股份,成本1.86億歐元,持股比例達到38.25%。

同時凱傲集團以0.725億歐元(4.86億人民幣)收購英傑明公司自動化處理部門。

2016年凱傲集團增發股份,濰柴動力認購593.4萬股(成本2.76億歐元),持股比例上升至40.23%。另外濰柴動力從二級市場購買凱傲集團3.03%股份(1.8億歐元),持股比例達到43.26%(兩次投資約使用33.32億人民幣)。

2017年凱傲集團再次增發,濰柴動力認購930萬股(約20億人民幣),持股比例不變。

2018年濰柴動力在二級市場購買凱傲集團1.74%股份,成本價1.5億歐元(11.15億人民幣),持股比例達到45%。自此,公司對凱傲集團的增持告一段路。

德馬泰克

在完成對凱傲集團的控制之後,濰柴動力並沒有停止向外擴張的腳步,2016年6月收購德馬泰克,擴張氣氛達到頂點。

2016年凱傲集團與德馬泰克母公司簽署協議,以21億美元(161億人民幣)收購德馬泰克100%股權,2016年11月1日收購完成,德馬泰克納入合併報表。

另外在2016年2月凱傲集團以2500萬歐元收購Retrotech公司100%,該公司是一家集成自動化倉庫與配送方案綜合系統公司,2016年3月納入合併報表。

德馬泰克(Dematic)是全球領先倉儲物 流集成商,常年穩居行業前三,德馬泰克倉儲物流系統適用於電子商務、零售百貨、批發配送、製造、醫療等多領域,其核心技術由輸送系統、碼垛系統、揀選系統、分揀系統、存儲與緩存、AGV 自動導引小車六大部分組成。目前,德馬泰克在全球已擁有超過4000名專業人員組成的物流團隊, 已 完成 5000 多套集成系統。依託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德馬泰克致力為廣大客戶提 供“一站式”物流系統解決方案及完善的售後服務。

161億的收購再次使濰柴動力財務報表發生重大變化。

2016年濰柴動力總資本1640億,增加482億,增幅41.6%,其中金融負債增加221億,為了收購德馬泰克凱傲集團增加長期借款。

資產端最大的變化是商譽,增加152.5億。德馬泰克的淨資產是17.86億,合併成本是161億,形成143億商譽,另外Retrotech公司形成1.73億商譽。

第二個變化是無形資產增加125億,其中專利權增加31億、商標增加26億、客戶關係增加50.5億、其他增加47億。

在利潤方面,德馬泰克11月並表,產生19億收入,虧損2億。

以上我們談了濰柴動力收購凱傲集團和德馬泰克的過程,以及合併凱傲集團、德馬泰克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知道這些影響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現在的濰柴動力。下面我需要了解凱傲集團和德馬泰克的業務。

叉車

凱傲集團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叉車公司,旗下林德物料搬運公司,1993年進入中國,目前是中國第三大叉車製造商,收入規模在40億附近,另外旗下寶驪叉車2019年在中國排名第14名。

叉車雖然屬於工程機械,但是叉車的應用比較廣泛,可以用在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車站、倉儲業、工廠、製造業務、機場、港口等。

2019年全球叉車銷量達到149萬輛,同比增長0.29%,10年複合增長率10.2%。2019年中國叉車銷量60.83萬輛,同比增長1.89%,10年複合增長率16%,中國市場領先全球市場,中國市場佔比從2009年的24.6%,增加至2019年的40.74%,是全球最大的叉車市場。

叉車根據動力可以分為內燃機叉車和電動叉車,2019年中國銷售電動叉車29.86萬輛,同比增長6.24%,電動叉車佔比49%,2011年佔比僅21.1%,電動叉車是中國增長最快的叉車,5年複合增長率25.2%。

2019年中國出口叉車15.28萬輛,同比減少8.45%,佔比25%。

中國叉車市場的競爭者主要有安徽合力、杭叉集團、林德(中國)、豐田、龍工,前兩名市場份額約42%,前10名市場份額約76%。

林德叉車定位高端,在價格上要大幅高於合力、杭叉。

全球叉車競爭者主要有日本豐田、德國凱傲集團、德國永恆力集團、日本三菱、美國科朗等,2017年全球10大叉車公司銷售額362億美元,前5大公司佔比80.65%,其中豐田、凱傲集團佔比31.5%、19%。

凱傲集團規模很大,盈利能力卻不樂觀。

2015年凱傲集團收入355億,淨利潤11.78億,淨利率僅3.32%,歸屬濰柴動力利潤4.51億。

2015年濰柴動力把WP2.7發動機用在寶驪叉車KB30上,2015年銷售叉車發動機1500臺,實現叉車發動機零的突破,這可能是濰柴動力收購凱傲集團的原因之一,畢竟叉車是工程機械最大的市場,並且增長比較穩定。

在杭叉集團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看到,杭叉集團2015年採購的發動機,50%來自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25%來自進口。

濰柴動力也很大的替代空間。

2018年凱傲集團收入80億歐元,其中叉車業務收入59.2億,調整後利潤6.6億,利潤率11.14%;德馬泰克收入20.6億歐元,調整利潤1.8億,利潤率8.7%,2018年濰柴動力淨利潤85.58億,凱傲集團貢獻11.47億,佔比依然較少。

2018年濰柴動力叉車發動機銷量4000臺,同比增長18.7%。

2020年8月18日,凱傲集團在中國濟南建設第四個製造工廠,計劃2022年投產。

濰柴動力收購凱傲集團,雖然實現發動機在叉車領域上應用,但是目前佔有率還非常低。


物流倉儲與自動化

德馬泰克的主營物流倉儲與自動化業務,和發動機、重卡、叉車等業務比,這塊業務我們比較陌生,蒐集到的信息更少。不過我們關注的另外一家公司——海康威視,在創新業務中也有該項業務(案例:一汽大眾攜手海康機器人,打造汽車製造工廠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物流倉儲自動化是指物流作業過程的設備和設施自動化,包括運輸、裝卸、包裝、分揀、 識別等作業過程。

物流倉儲自動化上游是設備製造商和物流軟件開發商,下游是需要物流的各個行業,如汽車、醫藥、菸草、百貨、批發、電商等。

叉車是物流倉儲自動化產業鏈中的重要設備,凱傲集團收購德馬泰克也是為了整合叉車和物流自動化兩項業務,另外凱傲集團2015年收購的英傑明自動化部門,主要提供倉庫物流、配送中心及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收購英傑明也是為了進入物流倉儲自動化行業。

德馬泰克是現在全球第三大自動化系統集成公司,2017年前10名自動化系統集成公司收入160.6億美元,德馬泰克收入22.7億美元,佔比14.13%,第一名是日本大福集團,收入36.6億美元,大福集團的主要客戶是汽車公司。

德馬泰克的客戶主要集中在百貨、批發、電商和食品飲料。

2019年德馬泰克收入23.8億歐元,同比增長16%,調整淨利潤2.3億歐元,同比增長26.6%,利潤率9.66%。

從凱傲集團看,2019年凱傲集團共收入672億,同比增長11%,淨利潤25.7億,同比增長3.27%,淨利潤率4%,歸屬濰柴動力淨利潤12億,2019年濰柴動力總淨利潤91億,凱傲集團貢獻13%。

凱傲集團貢獻的利潤和凱傲集團的規模並不符,目前凱傲集團還在整合期。

以上是我們為了解凱傲集團、德馬泰克搭建的輪廓,加上上期發動機及相關業務的輪廓,濰柴動力在我們面前越來越清晰,所以我們還需要再進兩步:

第一步:濰柴動力如何完成“雙百萬”發動機目標?

第二步:合併凱傲集團、收購德馬泰克對公司的真正影響?

當然我會在下期好好思考這兩個問題。

明天是國慶節、中秋節,祝大家節日快樂!


2020年9月30日,濰柴動力市值1198億,股價15.1元。凱傲集團市值,88.2億歐元(人民幣704億),股價74.8歐元(705元)。


風險提示:本文僅是作者學習之用,文中可能存在很多錯誤,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文中數據來自相關公司公開資料,封面來自林德(中國)官網。


相關閱讀:

濰柴動力②:對濰柴動力發動機、整車及相關業務的認識 | 三省案例51集


濰柴動力③:對林德液壓、凱傲集團、德馬泰克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