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明君比例是真的高,就連被稱為昏君的他都曾胸懷大志

西漢明君比例是真的高,就連被稱為昏君的他都曾胸懷大志

西漢皇帝世系圖(含漢哀帝劉欣)

根據史書記載,西漢共有15位皇帝(包括末代太子劉嬰),即漢高祖劉邦、 漢惠帝劉盈、漢(前)少帝劉恭、漢(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廢帝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漢孺子劉嬰。

除了4個未成年皇帝:(前)少帝劉恭、漢(後)少帝劉弘、漢平帝劉衎、漢孺子劉嬰及僅當了27天皇帝的漢廢帝劉賀之外,還剩10個皇帝。在這10個皇帝中,可以稱得上明君的有漢高祖劉邦、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就連早逝的漢惠帝劉盈、漢昭帝劉弗陵表現都可圈可點,即便他倆的皇帝生涯分別由呂后及霍光掌權。

板上釘釘的昏君有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這父子倆

漢元帝劉奭接收的可是漢宣帝劉詢開創的“孝宣中興”,是整個西漢王朝的極盛時代。但是他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而漢成帝劉驁更加不堪,他即位後,荒於酒色,外戚擅政,朝政幾乎全部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他雖然有四個兒子,卻皆夭折,令人髮指的是他還親手掐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導致皇統絕嗣。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西漢的倒數第三位皇帝:漢哀帝劉欣。

西漢明君比例是真的高,就連被稱為昏君的他都曾胸懷大志

漢哀帝劉欣

雖然在歷史上他留下的主要印象也是昏君,但他繼位之初也確實曾有施展抱負、中興漢室的大志,只是在後期確實因王朝衰落、施政困難、力不從心而自暴自棄,貪色縱情,因而身體虧空,不幸早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在短暫的7年皇帝生涯中,做了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政事。

劉欣是漢元帝劉奭的孫子,定陶恭王劉康之子。因伯父漢成帝無子嗣,劉欣在與叔父中山王劉興經過一年的激烈爭奪後,於前8年被立為太子,前7年,漢成帝病逝,19歲的劉欣即位為帝。

史書記載,劉欣少年時原本不好聲色,熟讀經書,文辭博敏,且在繼位之前就已經對外戚干政深惡痛絕,有心整治,是個有抱負的好青年。

哀帝即位之初,西漢國家面臨的社會和政治問題非常嚴峻,“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賢人路,濁亂天下,奢泰亡度,窮困百姓,是以日食且十,彗星四起。

面對這樣的局面,繼位之初的漢哀帝是個想有一番作為的年輕皇帝,以儘自己奉漢家大宗的責任和實現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負。史載:“上少在國,見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內邑邑。即位,多欲有所匡正。”

哀帝清醒地意識到,身為皇帝,必須政由己出,決不能像漢成帝那樣大權旁落,任人擺佈。此時,專擅朝政的外戚王氏是他強化皇權的最大障礙 。在面對強大的王氏勢力時,漢哀帝自然將自己的祖母傅氏和母親丁氏兩族作為最倚重的力量。

因此哀帝一面打擊王氏勢力,一面對傅 、丁族人晉官加爵,從而抗衡並削弱外戚王氏的權利。但在進行人事調動時,漢哀帝還是很注意策略及手腕的,傅 、丁兩族也只是他抗衡王氏的工具,他也適時的對傅 、丁兩族進行打壓,使其處在自己的有效控制下,以免養虎為患,重蹈覆轍。

哀帝登基之初,在用人方面大展手腳,頻繁改易大臣,以期恢復盛漢時期的君主權威,重新鞏固皇權。尤其是對王氏的打壓,讓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及大司馬王莽為首的王氏族人大為緊張,不願束手就範的王氏軟硬兼施,一方面限制傅氏、丁氏與哀帝頻繁來往,另一方面以退為進,主動辭官,利用手中的權利向哀帝施壓,哀帝羽翼未豐,不得不暫時避免與王氏決裂,使王氏更加驕橫。

但哀帝決心已定,繼續尋求策略、製造機會向王氏挑戰。一是對自己的祖母及母親進行加封,封祖母傅氏為皇太太后,與太皇太后王政君平起平坐,封自己的母親丁氏為帝太后,與皇太后趙飛燕平起平坐,這樣西漢皇室就罕見的出現了“四後同宮”的離奇局面,這還不含第五個“後”即哀帝的皇后傅氏。在這一點上,漢哀帝的出手是果決的、大膽的,也確實起到了制衡王氏的效果。

隨著統治的逐漸穩固 , 哀帝的態度也日漸強硬 。在朝堂之上,漢哀帝繼續對王氏進行打壓。借司隸校尉解光上書彈劾原大司馬王根、成都侯王況之機,哀帝馬上下詔,被奪王況爵位,貶為平民百姓,罷免王根、王商、王況等人推薦的官員等,一系列的行動使王氏的帶頭人王莽深感不安。在一次宴會上,哀帝的兩個祖母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太太后傅氏出現地位之爭,事情還未平息,王莽再次以辭官歸隱要挾哀帝,但這次王莽失算了,根基已逐漸穩固的哀帝趁機樂呵呵的同意了他的辭呈,將王氏的最大頭目趕出了朝堂。

但王莽也不簡單,他不會甘於失敗和平庸,他堅信只要他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還在,王氏家族還會東山再起。他臥薪嚐膽、收買人心,很快又樹起了禮賢下士、高風亮節的好名聲,在朝堂內外處處有人為他說情鳴冤。迫於輿論壓力和朝堂政治需要,哀帝只得又將王莽召回,為後來王莽的東山再起創造了機會。

在保持社會、政局大體穩定的前提下 ,哀帝比較順利 、靈活地清除了強化皇權的最大障礙,顯示出一定的統治才能。哀帝對王氏的打壓是堅決的,如果他不早逝,持續對王氏進行打壓,就不會發生後來的王莽篡漢了,歷史的走向也會改變。

除了打壓王氏,鞏固皇權,面對繼位之初西漢王朝所面臨的社會和政治問題,他任命師丹代王莽為大司馬輔政,師丹向哀帝建言獻策,要進行限田、限奴,並制定政策: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公主名田縣道,及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

在當時的社會危機背景下,這種具體的限田限奴婢之法應該是十分必要和切實可行的。然而,由於這種策略損害了貴族官僚的既得利益,在其施行過程中受到了很大阻礙,且由於哀帝自身也沒有堅持強硬的執行態度,導致這項新政逐漸淪為一紙空文。但是,就這項政策的本身,我們應該看到,哀帝是有雄心抱負和改革志向的,但是由於政策脫離當時的社會生產實際,他沒能克服所遇到的現實阻力,最終失敗,這也說明,古代帝王推行某項政策也是非常困難的,就像後世的清朝雍正皇帝,對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施行清查虧空、耗羨歸公、攤丁入地等政策也是困難重重。

漢哀帝的另一項重要為政舉措,就是他即位後兩個月,即下詔罷樂府,有學者指出,樂府是奢靡的象徵,哀帝罷黜樂府也是為加強統治,哀帝罷黜樂府是由於糾正世俗奢靡之風,興雅樂、強王權,以及振興經濟的需要,也就表明了哀帝起初確曾竭力振新漢室、勵精圖治,想中興漢室,成為一個好皇帝。

哀帝在位期間,還實施過若干省減諸用、利國惠民的措施。當時的名臣杜鄴稱讚漢哀帝“行不偏之政,每事約簡,非禮不動,誠欲正身與天下更始也”。也算是比較高的評價了。

面對西漢晚期社會和政治雙重危機的嚴峻局勢,漢哀帝即位之初的確想有所作為。他通過頒行限田限奴婢令、罷黜樂府等一系列政策,展現出了一番雄心壯志。他又頻繁更換大臣,壓制王氏勢力,其核心還是使各種勢力處在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

但是由於社會矛盾的根深蒂固,他的執政政策效果並不好,他也逐漸認識到自己並非能逆轉天下大勢的天選之子,因而逐漸對國事喪失信息,自暴自棄,逐漸沉迷於美色及男寵,“斷袖之癖”的典故就是來源於漢哀帝劉欣,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不堪的記錄,被後世所不齒,被列為昏君之列。

西漢明君比例是真的高,就連被稱為昏君的他都曾胸懷大志

漢哀帝“斷袖之癖”

公元前1年8月15日,在位僅七年的劉欣駕崩,時年二十五歲,諡號孝哀皇帝,葬於義陵。

他死後,王莽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的宮廷政變, 哀帝男寵董賢等竟倉皇無措,束手待斃,權力轉瞬易手,哀帝為挽救西漢統治而付出的諸多努力隨之付諸東流 ,何其哀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