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33周突發抽搐,醫生建議:儘快剖宮產

某個不平靜的產科夜班,一名43歲產婦的到來讓不平靜升級為恐怖。

醫生、護士高度緊張,呼叫備班、請示二線、聯繫手術室,氣氛凝重而焦灼。

產婦43歲,離異,一個人前來就診,孕5產1,1子23歲,在外地工作,產婦28歲的 男友陪同就診。

產婦的臉色蒼白,說話氣喘吁吁,說自己1個小時前在家抽搐,當時意識不清,持續約10分鐘,才又醒過來。產婦說自己身體一向健康,沒有包括癲癇抽搐在內的任何病史。

其實在瞭解病史過程中,產婦非常不耐煩,態度甚至稱得上惡劣。可醫生不會和她計較,煩躁其實是抽搐發作之後常見的表現。

入院血壓210/130mmHg(正常低於140/90mmHg),其餘生命體徵平穩,胎心音120次/分,孕期未曾產檢,無特殊服用藥物病史。

子癇!診斷已經呼之欲出。仍然需要完善產科超聲、血常規、生化八項、凝血、心電圖等檢查,心內科會診指導控制血壓,眼科會診查看眼底病變。一切快速而有條不紊地進行。

醫生找到產婦及男友進行會談,目前考慮子癇,控制抽搐後,建議馬上剖宮產取出胎兒,否則胎兒和產婦都有生命危險。

產婦不友善的態度一如既往:“你們醫生有沒有常識的,我才33周,孩子才八個多月,人家都說七活八不活,這個時候把孩子生出來,怎麼能行?你們究竟會不會看病?”還沒說完,氣接不上來了。

她吸了兩口氧氣,接著表達:“我平時身體都好得很,就今天一點不舒服,你們一來就抽那麼多血,折騰這折騰那,現在還要我動手術。小姑娘我跟你說,我生我兒子的時候,估計你還在上小學。我能自己生的,你說啥剖宮產,顯得你會做手術很牛氣是吧?”

本該是爭分奪秒地搶救,碰上拎不清楚的病人,醫生也很無奈,而病人更是承受著巨大的危險而不自知。

為了讓孕婦特別是高齡產婦,在碰到類似如上情況的時候,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小超人今天把“子癇”這個特殊類型的癲癇,跟大家說明白。

子癇,顧名思義,就是

和孩子相關的癲癇,一般發生於孕期,有25%發生在產後48小時。

子癇發作時造成母胎死亡的重要原因。既往新聞裡抽搐過後、一屍兩命的新聞,絕大多數正是由於子癇發作沒有得到快速有效治療。

和一般癲癇往往病因不明所不同的是,子癇有明確的誘發因素,主要是兩點:妊娠和高血壓,所以治療上最重要的兩點,也是降血壓和終止妊娠。

如果孕婦規範產檢,那麼每次產檢時,都會進行血壓測量,一旦發現血壓升高,醫生會要求在靜息狀態下複測。在妊娠20周後才出現的血壓升高稱之為“妊娠期高血壓”,在產後12周血壓會變回正常。

當然也有本身高血壓的產婦懷孕,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慢性高血壓合併妊娠”,這種產婦在懷孕過程中高血壓會加重,也會有妊娠期高血壓存在的各種併發症。

妊娠期高血壓目前病因並不明確,有多種學說嘗試解釋,但是都無法完全闡明發病機制。

高危因素是:高齡(年齡≥40歲),高體重(BMI≥35kg/m2)、高血糖、初產、妊娠間隔時間>10年、既往妊娠期高血壓病史、高血壓家族史等。

在妊娠期高血壓的輕微階段,產婦往往沒有任何不適,僅僅表現為血壓升高,這也是為什麼文章開頭的產婦會覺得自己一直硬朗得很。

而血壓沒有得到較好地控制,會發生多臟器損害,最常出現為腎臟損害,表現為蛋白尿、水腫;除此之外,肝臟、心臟、大腦、眼底等器官都可能受累,並且病變損害是和血壓升高一樣持續進行的。

普通人高血壓時間久了都可能出現各個臟器損害,孕婦這種特殊人群,對於高血壓的耐受程度比正常人遠遠低下,所以臟器損害是加倍發生的!

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由於胎盤功能受影響,寶寶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可能會出現生長受限、缺氧等。媽媽高血壓,胎兒發育也大受影響。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引起的血壓升高,解除妊娠,血壓自然降至正常。所以對於子癇前期、血壓控制不佳的病人,或者是嚴重到已經發生子癇的病人來說,

剖宮產終止妊娠是最為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剖出寶寶類似於解除炸彈。

文章開頭的產婦,其實治療方案非常明確,鎮靜、解痙、降壓、終止妊娠,雖然病情重,以一家三甲醫院的診療水平,母子平安還是很有希望的。

只不過病人對醫學一無所知而又對醫生毫無信任,讓治療變得困難重重。產婦死活不肯剖宮產,哪怕胎心監測顯示胎心已經出現減速,這提示胎兒窘迫,她依然覺得醫生在“唬”她。關鍵時刻,醫生選擇小男友作為突破口,做通思想工作,同意手術,才好不容易把病人拖到了手術室。

最後,孩子出來評分並不太理想,體重也很低,其實這和產婦長期高血壓未經治療不無關係。好在及時搶救,新生兒科也非常給力,孩子出院的時候,媽媽和小男友還將孩子抱來科室感謝當時的主診醫師。


參考書籍:《實用婦產科學》第3版;《婦產科學》第9版,均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