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資治通鑑·周紀五》

讀《通鑑》,說《通鑑》,用《通鑑》,今天陶陶繼續為大家帶來《資治通鑑》的解讀。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長平之戰,或許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殺傷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此戰中,趙國投入45萬士兵,卻被人數更佔優勢的秦軍團團圍住。

46天后,45萬趙軍徹底斷糧,由於飢餓,士兵相互殺食。趙括見狀不妙,於是將軍隊分為四隊,每天都試圖突圍。但是由於秦軍佔盡地利,導致趙軍的突圍均以失敗而告終。由於缺乏食物,趙軍氣力漸衰,其抵抗也越來越微弱。而趙國本土,也根本派不出任何援兵。

最終,趙括集合最後的精銳,身先士卒,對秦軍營壘發動了自殺式的進攻。而秦軍用暴雨一般的弩箭作為回應,”紙上談兵“的趙括被射成了馬蜂窩。

最終,失去主帥的數十萬趙軍(人數肯定在45萬以下)向秦軍投降。然而打完這一仗,秦軍也已山窮水盡,可謂是“傷亡過半,國內為空”。如今糧食即將耗盡,又多出數十萬張口,秦國恐怕不堪重負。況且,當趙國人吃飽飯,難免不炸營、暴亂。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如果將數十萬趙軍放回,白起又擔心長平之戰的戰果將前功盡棄。因此他對秦昭襄王說:

“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砂紙,恐為亂!”

於是白起狠下心,將數十萬趙卒盡數坑殺,為秦國的未來背下了一口大鍋。白起雖然心狠手辣,但是他的心中似乎仍尚存一絲人性。在俘虜中,有一群稚嫩的娃娃兵,似乎讓白起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於是白起心一軟,挑出240名幼年士兵,讓他們返回趙國。

然而白起怎麼也想不到,他一時的心軟卻讓秦國最後的統一,整整推遲了36年。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在很多人看來,白起之所以釋放240名趙卒,其實是一種計謀。他想利用240個小兵,讓趙國人知曉秦國的恐怖,好讓他們不戰而降。但在筆者看來,事實或許並非如此。真正原因,或許是白起心軟了!

在大眾眼中,白起是“人屠”,是無情和血腥的象徵。但實際上,白起殺降並非完全因為嗜血,很大程度都是為了秦國的利益。也就是說,即使在白起自己看來,殺降也是錯誤的。否則白起也不會在自殺前懺悔道: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因此在筆者看來,白起放走240名娃娃兵,確實動了惻隱之心,這是他人性尚存的表現。邏輯完全可以自洽。絕非憑空推斷!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然而就在這時,秦昭襄王和范雎卻來壞事。應侯范雎唯恐白起地位超過自己,因此千方百計地阻止秦國繼續進軍趙都邯鄲,而是修整再戰。而在秦昭襄王看來,秦軍遭遇了巨大損失,攻打邯鄲並無把握。因此,昭襄王更傾向於范雎的建議。

而這一決定,卻讓白起的人性之舉,走向了反面。為什麼這麼說呢?按照白起的原計劃,是等趙國驚魂未定之時,立即攻陷邯鄲,滅亡趙國。等趙國緩過勁來,必然與秦國不死不休。而白起放走的240名趙卒,將會把秦國的暴行講給國人聽,更加堅定一個觀點:“和秦軍作戰,投降就是死,不如魚死網破!”

而事實是否如此呢?誠然,長平之戰後,趙國確實有主和勢力。比如樓緩,他主張割讓六縣於秦國,獲得喘息之機。但最終,主和的樓緩卻被虞卿和趙孝成王排擠出趙國。而對於秦國即將到來的進攻,趙國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政策,堅決抗秦!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與此同時,在秦即將滅趙之時,魏國和楚國也不準備袖手旁觀。通過平原君的積極活動,楚、魏兩國都準備派出援兵。因此,白起當聽聞秦軍不肯進兵邯鄲,便立即自稱有病,不再出山帶兵。

而最終,事態的發展也印證了白起的預測。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以王陵為將,大舉進攻邯鄲,結果遭遇了趙國強烈的抵抗。因此秦軍多次受挫,久攻不下。很顯然,白起所放走的240名娃娃兵,反而讓趙國堅定了反抗的決心。趙國,已經不可能投降。

無奈之下,秦昭襄王只好親自去請白起,要求由他接過指揮權。然而白起卻說:“邯鄲是攻不下來的,我去也沒用,而且諸侯的救兵就要到了。趙在內,諸侯在外,秦軍必敗無疑。”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事實上,白起的預測不無道理。因為趙國人聽說白起擔任主帥,其抵抗只會更加劇烈,根本於事無補。而且白起所擅長的是在野外打殲滅戰,而不是攻城。昭襄王見白起不從,於是以王齕代王陵為將,但是效果依然有限。

公元前257年,魏國、楚國的數十萬救兵雲集邯鄲城下,並在信陵君的指揮下,向秦軍你發動總攻。趙軍見援兵到達,於是吶喊著殺出城外,王齕連戰連敗。於是昭襄王屢次派人去請白起,要求他立即出山。然而白起心中有怨氣,執意不肯。最終,昭襄王將白起降為小兵,並把他趕出咸陽。到了杜郵,白起被昭襄王賜死。

白起死了,但是戰局卻急轉直下。信陵君最終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王齕倉皇逃走。大將鄭安平為諸侯所困,最終帶領2萬士兵投降了趙國。其後,信陵君率韓趙魏楚四國聯軍乘勝追擊,收復了大量失地,一路殺到函谷關下。長平之戰的戰果,完全化為泡影。秦國錯失滅趙的最好機會,最終也讓秦國的統一推遲了36年(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21年)。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對長平之戰進行詳細的描述。而在司馬光看來,白起殺害45萬趙卒,絕非智慧。做人做事,都要留有餘地,絕不要做絕,這就是所謂的亢龍有悔。在歷史上,寬恕俘虜遠比殺害俘虜有效果。例如三國羊祜攻打吳國時,抓到俘虜就直接放掉,最終讓東吳土崩瓦解;明朝朱元璋俘虜陳友諒的俘虜,從來都是直接釋放。最終鄱陽湖之戰後,兵多將廣的陳友諒勢力瞬間崩潰。

白起若能釋放俘虜,反而能得到趙國人的心,對於秦軍的抵抗必然不會過分激烈。況且數十萬困餓、打亂了編制之士兵,對於民窮財盡的趙國來說,只會起到反作用。釋放趙卒,趙國只會更好滅。這絕不是婦人之仁,這是有史實作為驗證的!


白起屠盡45萬趙卒,心軟放走240名娃娃兵,卻將秦國統一推遲36年


因此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做事都得留點空間和餘地,就算佔理也懂得網開一面。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確實是一本大格局、大智慧的奇書。通過《資治通鑑》,我們能學到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精裝四冊版白話《資治通鑑》。本書組織全國百名大學教授進行了整理,並以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商務印書館等權威機構進行校勘。從內容、版本上力求精準、科學。曾國藩對《資治通鑑》愛不釋手,梁啟超認為“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絕對值得購買。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做活動,一套六大本,現價69元。可以說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4000多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