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多大開始做英語啟蒙最合適?

本期的牛娃CC,6歲才正式開始系統的學習英語,但別看“啟蒙”的不早,但CC第一次參加“希望之星”英語演講比賽,就輕鬆地拿下省級一等獎。

想知道CC是怎麼做到的嗎?別急,我們一起往下看。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人物檔案

星媽——CC媽

定位四川成都,民航氣象工程師,從事國際民航組織(ICAO)亞太地區氣象培訓多年,一個超級喜歡英語的媽媽,勵志和孩子一起“玩英語”。

牛娃——CC

一個8歲、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可愛女孩子,“希望之星”演講比賽省一等獎,學習能力超強,喜歡讀書的英語牛娃。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Part1 從小學娃,要“學得”

在CC媽眼裡,所謂的英語啟蒙更多的是讓孩子對英語有個認知,是讀一讀簡單、有趣的繪本、聽一聽簡單的音頻、看一看喜歡的動畫,不能稱作是一種學習。

“從二語習得的理論上來說,孩子從4-5歲開始就要開始閱讀,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啟蒙,也不能按照啟蒙的方式安排孩子的學習。”

而CC在6歲之前,只是簡單地聽了一些原版的音頻,看了一些原版的繪本,並不像一些牛娃,可能很小就開始系統的啟蒙了。

在6歲以後,CC進入了正式的學習階段,按照CC媽的話說,這是個“學得”的階段。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星媽tips:

當時的CC已經是個上學娃了,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應該再以“興趣”為主要的動力去接觸語言,而是要以“學得”為目標。

聽CC媽說,小學娃比學齡前的娃有個優勢,就是效率高、學習能力也高,如果家長利用好小學娃的這個特點,孩子的學習效果會很好。

就在這個時候,CC媽開始和CC一起閱讀。

星媽tips:

選書的4個一定:一定要是英美著名出版社、一定要是原版、一定要符合孩子認知、一定要“好看”(封面、插圖、排版要精美)

Part2 英語牛娃的成長之路

1、背繪本:有利於語感的形成

當時的CC有在上“安妮花”的培訓課程,因為安妮花有自己的繪本,所以,CC媽就直接使用這裡的繪本了。前期內容會比較簡單,是親子故事類的,所以,CC媽會讓CC把內容準確的背誦下來(安妮花學習了兩年時間,因為後期進度比較慢,CC媽就沒有再讓CC繼續學下去)。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星媽口中的“安妮花”:

繪本是原版引進的、自然拼讀內容比較好,當時讀的是親子故事會的繪本。

到這兒,有些家長會對CC背繪本的事情會有質疑,這樣好嗎?

其實在前期開始“背繪本”有利於孩子對語言的感知,形成語感,但CC媽說,這個不適合長期的學習。

“這個辦法剛開始是可以的,但結束了這一套書以後,就還是變成了朗讀為主的形式。”

所以,CC並沒有一直背繪本,在把親子故事會這個系列結束以後,就開始了“讀”的階段,大聲朗讀。

並且CC媽會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複述文中的內容,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理解語言的正確組織規律,也能驗證孩子是否是真的理解了。

這個時候CC媽也用了Brain quest的卡片進行問答遊戲。

這個卡片以問答為主要內容,家長可以和孩子相互提問,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可以用英語完整的回答問題。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因為開始就給CC做了這樣的一個積累,所以在準備比賽的時候,沒有那麼緊張和吃力。一些簡單的故事,CC就利用背過的內容,很快的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邏輯,組合成一個故事。

2、讀繪本:要講究“精”,不是量

雖然說是“積累”,可CC讀繪本的數量並沒有其他家長們想的那麼多,與多數家長認知裡“刷書”、“大量刷書”不同,CC媽沒有讓CC海量讀書,更沒有規定CC必須讀哪些書。

星媽tips:

書,固然要多讀,但不能盲目地讀,要把書的內容運用到生活裡,把書讀“精”。

如果說孩子讀了很多書,卻沒記住內容,也不知道怎麼用,這就算白讀,為了避免這個問題,CC媽會在和CC讀繪本的時候時不時的拋出幾個小問題,兩個人一起討論,讓CC帶著疑問讀繪本。讀完以後,CC媽還會想辦法,把CC讀過的內容和生活聯繫起來。

星媽tips:

學英語最重要的就是運用,尤其是溝通。

舉個例子。

最近CC在讀大貓系列(上文說過,CC媽沒有對CC讀書有什麼規定,就很佛了,CC想讀什麼、怎麼讀都可以,沒有要求)裡面有個故事“ magic pen”,而之前看牛津樹系列的時候,也讀到過一個“Magic pen”。

這個時候,CC就和媽媽說大貓裡的和之前讀的哪裡有不同,而CC媽就根據故事內容,提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故事裡的主人公接下來會怎樣......兩個人就先推測一下接下來的故事發展,然後再往下讀。

很有意思的是,兩個人都沒有猜對結果,這讓CC對閱讀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因為不同系列的書內容可能會有相似的地方,在遇到相似的故事內容的時候,CC媽會帶著CC複習之前讀過的相似的內容。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星媽tips:

1、和孩子共讀,家長要有目的的引導,可以先提出相關問題,讓孩子帶著疑問往下讀;

2、家長要想辦法讓孩子對內容有聯想,比如在哪裡看到過相似的場景、和之前讀過相似的故事有什麼區別等等。

3、演故事:孩子學習要有“學伴”

有時候家長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會擔心難度會不會太大,孩子會不會看不懂......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個。

CC媽通過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有時候你覺得難,可能只是你覺得,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放心。

就像CC,從去年7月開始讀美國的原版雜誌《High Five》,當她第一次看到這個雜誌的時候也很擔心CC會不會看不懂,擔心歸擔心,她還是決定讓CC開始讀。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High Five》的簡介:

美國原版雜誌,每期大概3-4篇文章,有遊戲、活動,星媽強烈推薦。

讓孩子讀英語原版雜誌開始會有難度,所以一開始CC媽會先對雜誌裡的所有故事有個瞭解,在CC正式看之前先給CC介紹裡面幾個故事的內容,讓CC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這樣的情況大致持續了2個月,之後在CC接受這個難度以後,就不再用這個方式,而是讓CC自己選擇閱讀)。

因為這是給美國幼兒園小朋友看的雜誌,裡面用的表述方式就是按照母語是英語的孩子的方式來的,會有很多象聲詞甚至是倒裝句,這對不是母語的CC來說不大友好,難度有點高。

為了讓CC能夠更好的理解,CC媽就會引導CC和她的幾個好朋友一起把故事演出來。

星媽tips:

孩子一定要有“學伴”,不僅可以相互促進,還能夠相互合作,有良性競爭的作用。

因為有了表演的慾望,本來就有點兒玩心的孩子們,就快速地把內容背了出來,而且表演的像模像樣的。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所以說,把內容“演出來”也能促進孩子的學習。

剛剛有提到,這本雜誌其實有些難度,比如裡面會有些倒裝句,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給孩子解釋呢?用語法嗎?

當然不是。

CC媽舉了個前不久的例子。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之前她們讀到的故事裡有這麼一句“Then out from the mud rose Granny McBear”,一句倒裝句。其實,倒裝句用語法來講,會很容易,但CC這個時候並沒有接觸到語法,如果用語法講,反而會更麻煩。

想到這兒,CC媽就換了一種方式。

“如果這句話正常來說,是不是 Then Granny McBear rose out from the mud,但這麼說,大家就知道是誰出來了,就沒有懸念了,不是很有趣對不對?如果把 Granny McBear放在後面,小朋友就會想,到底是誰出來了呢?看到後面你才知道,原來是他,會不會更有趣呢?”

這樣的解釋,不僅可以讓孩子理解了倒裝句的含義,同時也能明白倒裝句的使用方法,真的是一舉兩得。

4、英語學習要長期,其他學科跟校內

CC讀的是當地的公立學校,馬上要升三年級了,讓很多家長羨慕的是,CC的其他學科也很好,數學、語文幾乎都是滿分。

意想不到的是,CC既沒有刻意做幼小銜接,也沒有上相關的課外培訓。

那CC的滿分秘訣是什麼?就是專注力和認真。

在採訪CC媽的時候,我注意到,CC媽平時喜歡讀書、不太看電視,自己的專注力就很好,所以就影響到了CC。

所以,孩子的習慣和家長有很大關係。

除此以外,考慮到現在的孩子都會看手機、玩IPAD,所以CC媽每天會允許CC上半個小時的網。

“現在的孩子都這樣,而且她現在還有玩兒的心,不能阻止,玩就要玩好,這樣學習的時候才能專心。”

而CC每天在放學以後到晚上8點之前,會先玩得痛快、把學校的作業寫完,然後8點到9點是學習英語的時間,這是平時固定的安排。

到了週末,早8:30開始是學習英語的時間,在一上午的學習以後,週六的下午,會去上書法和芭蕾課,週日下午就是屬於CC的Happy Time(玩兒)。

就是因為CC玩的時候很盡興,所以學習就更專注了。

而CC媽覺得,現在孩子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就不需要再去找培訓機構或是額外學習了。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Part 3 最後

CC媽覺得給孩子安排測試、比賽是很重要的,這回促進孩子學習的動力。而在一個階段的比賽或是測試得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以後,就要給孩子立下一個Flag,這就可以讓孩子放平心態,不會飄,也會更有往下進行的動力。

“就比如說,我打算讓她參加明年的KET,現在就在一個機構裡進行學習。因為我也擅長英語,過段時間我就計劃自習了。”

彩蛋——希望之星的比賽經驗分享

初賽:

自選1分鐘英文朗讀。CC選擇了柯林斯大貓系列的繪本。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複賽:

1分鐘看圖講故事+即興問答。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CC選擇了圖6“小男孩餵魚”,得知有很多小朋友選擇了這個圖,CC媽結合了比賽規則“有主題、有自己的想法”,又想到不久前讀過的“Class pet mess”,就借鑑裡面的內容,想出來通過餵魚,講科學餵養班級寵物的觀點。

而問答更不用說了,因為前面有“Brain Quest”的基礎,這個對CC來說根本不在怕的。

市評賽:

60秒即興看圖說話,也就是在126張圖中隨機挑選一張,60秒準備,60秒演講。

8歲娃輕鬆拿下“希望之星”一等獎,培養英語牛娃原來這麼簡單

在準備階段,CC媽發現這些圖有聯繫,便根據研究出來的規律有針對性的準備。

省評賽:

1、1分鐘個性演講,主題:I am a star,鼓勵才藝展示(CC準備了配音作品)

2、即興看圖說話

平時的努力+針對性的研究備賽,CC獲得了省級一等獎。

初次參賽就輕鬆拿下“希望之星”省級一等獎,8歲牛娃的秘訣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