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發現的四川旋木雀是中國人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個鳥種

殷後盛 魯妮娜 /文

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標本館中,有著上萬只鳥類標本,其中有四隻模式標本(著者第一次發表新物種時所根據的標本)最為獨特。

這些鳥類標本正是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以李桂垣教授為代表的幾代四川農業大學人上山下河,一隻一隻採集製作而成。

其中有一隻,正是四川旋木雀,它是由中國鳥類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個鳥種。

天全發現的四川旋木雀是中國人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個鳥種

相對較短的喙,下體僅頦和喉部為絲白色,胸、腹、上脅為灰棕色——是四川旋木雀的鑑別特徵。呼延凱 攝

與雅安的淵源

雅安,一頭連著富饒的成都平原,一頭接著狂野的青藏高原,在1.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海拔627米到5793米的巨大落差,分佈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高山灌叢、草甸等多種植被類型,還有二郎山、夾金山、大相嶺、大渡河、青衣江等高山大河,孕育出種類繁多的動植物。

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雅安的故事早已隨著他發現大熊貓和珙桐所為人熟知,在這兩大動物和植物國寶的光芒掩蓋下,其實還有40餘種(亞種)鳥類的模式標本產地也在雅安。不過,當中國鳥類學家開始系統研究鳥類的時候,“大發現”的時代已然過去。因此,長久以來在中國鳥類的家譜中,只有1932年在廣西發現的金額雀鶥為中國鳥類學家任國榮先生獨立發現並命名。

中國科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鳥類的沉寂於60多年後在雅安被打破,但過程卻充滿了崎嶇。

四川旋木雀的發現,還要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說起。

1990至1992年,我國著名鳥類學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李桂垣帶隊,在天全喇叭河自然保護區開展鳥類調查研究。他的同事張清茂、溫安祥於1991年1至4月和1992年12月間,採集到了7號旋木雀標本。在那時,他們還沒意識到一個新的物種即將被認知,以至於在1994年發表的《喇叭河自然保護區的鳥類調查》文中,仍然將之列為較常見的旋木雀亞種,即今天的霍氏旋木雀亞種。

說起為什麼當時要在喇叭河自然保護區採集鳥類標本,李桂垣教授解釋說,因為那裡地處華西雨屏,生物物種與別的地方可能存在差異。而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看看華西雨屏的生物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同。

時隔多年,李桂垣教授依舊記得當年的情景:“鳥類標本採集回來後,我們發現有個別旋木雀的標本和當時已知的旋木雀不太相同。”

在當時,全國已知的旋木雀亞種有五種,然而這次採集到的旋木雀和已知品種的羽毛顏色不一樣,通過大量查閱旋木雀屬的資料,李桂垣教授初步判斷這很有可能是個新亞種。

這是個體差異,還是出現了一個新的種群?

李桂垣教授決定再一次前往天全喇叭河自然保護區採集一次標本,隨後,他從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新疆大學、四川大學等處借來對比標本。

比對很快有了結果——不但毛色深淺不同,體型大小也存在差異。

“一般來說,旋木雀的腹部羽毛是銀白色的,然而這一次我們採集到的標本腹部羽毛全是灰棕色的,這毫無疑問是旋木雀新的一個亞種。”後來,李桂垣教授在《動物分類學報》1995年第3期發表了《四川旋木雀一新亞種——天全亞種(雀形目:旋木雀科)》一文,詳細闡述了新亞種同國內已知亞種區別的形態特徵,將其命名為旋木雀天全亞種(Certhia famil-iaris tianquanensis)。

四川旋木雀的真實身份被揭開,則又是數年之後的事情。

2000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孫悅華副研究員和德國鳥類學家Jochen Martens博士在雅安附近的瓦屋山山頂發現了tianquanensis亞種的蹤跡。

在喜馬拉雅山區進行過多年野外工作,對鳥類鳴聲有過深入研究的JochenMartens博士發現該亞種的鳴聲與已知的旋木雀屬種類差異很大。隨後,他和孫悅華展開了一系列的後續研究,通過與其他旋木雀的形態比較,並對鳴聲進行音頻分析和DNA鑑定後,提議將tianquanensis亞種提升為獨立種——四川旋木雀,也成了世界上由中國鳥類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種鳥類。

秘境中的精靈

包括四川旋木雀在內的旋木雀家族被俗稱為“爬樹鳥”。

“旋木雀”的得名,來源於這類鳥在樹幹繞圈螺旋式攀爬向上的習性。

旋木雀為什麼能夠爬樹?

首先,是因為那一對非比尋常的腳爪。它們的爪子長而彎曲,爪尖有尖尖的鉤子,鉤在粗糙的樹皮上十分牢固,絕不會有失足的危險。

其次,是被稱為“第三條腿”的尾巴。四川旋木雀的尾羽堅實,與啄木鳥的尾羽頗為相似。當它站在樹幹上的時候,尾羽就會起到支撐作用。當它爬行的時候,起步階段尾羽會向下發力,雙腳同時啟動,波浪狀起伏向上。有趣的是,四川旋木雀與啄木鳥類的尾羽換羽順序一樣,都是自最外側的尾羽依次向內進行,待其餘尾羽替換完成後,再換掉中央尾羽。這樣,即使是在換羽過程中,尾部仍能保持對身體的支撐。

這個特點與別的鳥類有顯著不同,研究認為這是一種對攀緣樹棲生活的獨特適應。俗話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當四川旋木雀擁有如此高超的爬樹本領後,它們的飛翔能力相對就不那麼突出了。它們的翅膀短而圓,是飛翔能力較弱的一種類型,通常只能進行短距離飛行。

與我們熟知的啄木鳥一樣,四川旋木雀也是高效的“森林醫生”,但它們的取食方式與啄木鳥的“精確制導”不同。四川旋木雀是“地毯式搜索”,它們時常從樹幹基部向上旋轉移動,用細長且略向下彎曲的嘴不放過一個角落,仔細尋找。當轉到樹幹上部後,就飛向另一棵樹的基部,以同樣方法繼續向上爬行。

如果說啄木鳥是森林的內科醫生,負責清除體內害蟲的話,四川旋木雀就是一個外科大夫,負責清理表面的害蟲。為了防止覓食過程中被一些細小的植物碎屑傷到眼睛,四川旋木雀還會閉合眼瞼進行防護。

四川旋木雀吃些什麼?據李桂垣教授和同事採集於天全喇叭河自然保護區的標本解剖發現,胃中內容物主要為昆蟲碎片,另有兩個胃中各有50%的幼蟲和蟲卵。

作為分佈範圍狹窄、較為罕見的鳥類,四川旋木雀已知的繁殖生態資料非常稀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孫悅華研究員團隊於2009年發表在德國《Journal of Ornithology》(鳥類學雜誌)上的《Notes on the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Sichuan Treecreeper》(四川旋木雀的繁殖生態研究初報)是第一篇專門的研究報道。他們指出,四川旋木雀在每年的5月開始繁殖,它們的巢穴既沒有像常見的鳥巢那樣選擇在樹杈上,也沒有像啄木鳥那樣選擇在樹洞中,而是偏好選擇在高海拔的原始冷杉林枯木的裂縫中,這或許也是它們分佈範圍狹窄的重要原因。築巢的材料主要是苔蘚,還包含有少量的羽毛,巢壁的上半部分則夾雜有乾枯的竹葉。在孵化小生命的過程中,雄鳥每隔6至13分鐘就要回巢給雌鳥餵食,而在孵化成功後,它們的父母共同承擔起了養育雛鳥的任務。一般而言,四川旋木雀的雛鳥需要在巢穴中待上半個月才會出巢,從出巢到獨立生活還需要父母再喂育10天左右。

因為尋找食物的原因,四川旋木雀具有小範圍的垂直遷徙習性,冬季在海拔1300至2000米區域內都有觀察到。在11月、12月的天全喇叭河自然保護區,以及鄰近的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每年都會發現它們的身影。

與它們一起集群的夥伴,比較固定的有淡綠鵙鶥、紅翅鵙鶥、褐頭雀鶥、慄臀鴯、黃眉林雀等,此外還有灰頭斑翅鶥、紅頭穗鶥、黃額鴉雀、赤胸啄木鳥、黃頸啄木鳥、斑姬啄木鳥等穿插其中,大家分工合作,各取所需,在森林中四處“掃蕩”。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旋木雀的喙與國內分佈的其餘6種旋木雀親屬相比是最短的,這也是辨識四川旋木雀的重要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