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作者:愈姑娘

《小艾》是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卻鮮少知曉。

因為它被認為是張愛玲所有作品中最失敗的一部,也是最另類的一部。

失敗在於,它迎合了政治。

另類在於,張愛玲向來很少寫無產階級的故事。

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人問張愛玲能否寫無產階級故事,她的答覆是她對此不太熟悉,“要麼只有阿媽(指傭人)她們的事情,我稍微知道一點。”言下甚是不屑。

然而《小艾》這部作品,卻道盡了底層女性最悲涼的一生。

主人公小艾,七八歲就被賣到席家當女傭。

十四五歲的時候,被席五老爺糟蹋,懷孕流產,落下疾病。

二十幾歲,嫁了一個知心人,沒過幾天好日子,就纏綿病榻了。

小艾是那麼渴望改變命運,可是那個吃人的社會,容不下這個渺小的姑娘。

《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01在欺侮中成長

小艾被賣到席家的時候,連名字都沒有,因為那時候快到端午節了,所以五太太給她起名為小艾。

她是五太太房裡年齡最小的女傭,人人都欺負她。不能幹重活,就讓她替五太太錘腿,常常熬夜。

大早上又要起來拎洗臉水。傭人之間也是恃強凌弱的,看小艾年齡小又是新來的,拎水的時候總排到最後。回去晚了,陶媽又要訓斥她。

五太太愛磕瓜子,經常滿地瓜子皮,經常要罵小艾掃地不乾淨。五太太愛養貓,要是貓沒有把糞便拉到貓盆裡,小艾也要被責罵。總之,小艾是所有人的出氣筒和背鍋俠。

“無論什麼東西砸碎了,反正不是她砸的也是她砸的。五太太火起來就拿雞毛撣帚胡胡的抽她!問道:下回還敢吧?還敢不敢了?有時候罰跪,有時候罰她不許吃飯。”

很難想象,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本來該在爹媽跟前撒嬌,可是她已經被扔進狂風暴雨,並且毫無招架能力。

她只能選擇順從和隱忍,在眾人的欺負和笑料中生存下去,因此她看起來總是陰沉和呆笨。

長到十四五歲的年紀,小艾有了姑娘的模樣:個子雖然不高,但圓圓的臉,又大又黑的眼睛,皮膚陰白,頗有“喜相”。

在豪門當女傭,做髒活累活倒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的尊嚴和身體被踐踏。那一年,小艾和五太太一起去南京,去到五老爺身邊。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全家人都不在,小艾被五老爺席景潘糟蹋了。

這個五老爺是個禽獸,已經有過6個女人,還和禽獸一般。對五老爺來說,這麼做只是玩弄了一個女傭,無足輕重。

可是,這對小艾來說,卻把她推向了無盡深淵。小艾懷孕了,被三姨太太知曉後,一邊罵她不要臉,一邊下狠手。

“憶妃(三姨太太)一言不發的走進來,一把揪住小艾的頭髮,也並不毆打,只是提起腳來,狠命的向她肚子踹去,腳上穿的又是皮鞋。”

這一頓打,小艾流產了。因為沒能得到及時的救治,躺在病榻上好幾個月。

從此,她的名聲在傭人間也壞了,人人都覺得是她主動勾引五老爺的。五太太本來就不喜歡小艾,這麼一來,她更是恨極了她。

小艾在席家的日子,猶如人間煉獄。

但她的心裡從始至終都有一股子勁,她不認命。

“一個憶妃,一個景潘,她是恨透了他們,但是不光是他們兩個人,根本是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拿她當個人看待。她的冤仇有海洋深,簡直不知道要怎樣才算報來仇。然而心裡也常是這樣想著:總有一天,我要他們看看。我不見得在他們家待一輩子。我不見得窮一輩子。”

對小艾這樣的底層階級來說,無命無運,就算有點本事也難以施展。更多的時候,不過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小艾是可憐的,她深刻代表了那個時代無產階級的處境。為了生存,被人踩在腳底,你的尊嚴,你的人格,都被忽略不計。

那麼多人生活在一個空間裡,但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從始至終,席家沒有一個人關心過小艾,她就是連五太太的貓都不如。

《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02在愛情上的得與失

小艾到了二十三四歲,也是該談婚論嫁的年齡了。但是沒有人管,五太太更是早就說過不再理她的事。

那一年,陶媽的兒子有根來到上海,看上了小艾。

小艾一開始總是避著他,頭低低不敢看他。倒不是因為喜歡有根,而是生怕沾染上有根,因為陶媽實在不待見小艾。

看見有根送東西給小艾,陶媽高聲說:“你趁早死了這條心吧!你當她是個什麼好東西!我娶媳婦要娶個好的!”

小艾聽了覺得十分刺心。倒是那有根,經常來看望小艾。時間久了,小艾心裡也開始鬆動了。因為對她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

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小艾也不是沒有主見。她也會權衡利弊,有根看似對她不錯,可若是有陶媽這樣的婆婆,日子也難捱。

再者,有根看起來也不像個有出息的人,嫁過去也未必能改變命運。

是的,小艾想通過婚姻改變命運。說改變命運,倒也不是要嫁什麼富貴人家,總該能吃飽穿暖,不必再看人臉色。

有根,並不是上上之選。

小艾雖然困在席家十幾二十年,但她對外面世界是神往的。

所以她對看上對面住的馮金槐也不奇怪,這個馮金槐在印刷廠工作,有文化,人又俊秀,他身上的能量是小艾嚮往的。

兩人一來二去,就許了心意。馮金槐倒是個忠厚善良的人,他對小艾,沒有任何的歧視,更多的是心疼。

小艾把自己的身世,還有被五老爺糟蹋那件事,統統告訴了馮金槐。

“她好像是自己家裡有這樣一個哥哥,找到這裡來了,她要把她過去受苦的情形全都訴給他聽。她又彷彿是告訴整個世界,因為馮金槐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他全盤接納了小艾,還給她起了一個名字:王玉珍。對小艾來說,從小到大都沒有被人愛過,馮金槐的出現,就像她生命裡的一束光,之前受過的所有苦都有了歸處。

小艾和馮金槐很快結婚了,她終於從席家那個虎狼窩中跳了出來。

那時候,席景潘和三姨太太已經死了,五太太病入膏肓。彷彿是善惡有報,惡人都得到了上天的懲罰,好人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結婚那次,想必是小艾最美的時候。劉媽和陶媽說:

“看不出小艾還有這點福氣,她嫁的這男人真不壞,上回到我家裡來,夫妻兩個,小艾穿了件新旗袍,絨線衫,像人家少奶奶一樣。”

小艾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這麼多年,被欺負被糟蹋被厭棄,唯獨在馮金槐這裡,得到了最大的包容和理解。

這時候又是完全不同的天地了,小艾對未來抱有希冀,每天都生活得興致勃勃。

倘若小艾能就此幸福下去,才是童話故事。只可惜,婚姻從來沒有童話。小艾的苦,還在繼續。

《小艾》:張愛玲最失敗的作品,卻道盡豪門女傭最悲涼的一生

03動盪的婚姻

婚後,小艾有兩大難關。一個是自己的病,一個是馮金槐的遠走。

因為當年小產落下的病根,小艾身體一直不好。婚後不久便病倒了,她這病,一旦發作就腰痠頭暈,好幾個月只能躺在床上。

加上家裡貧困,沒錢看病,總要熬到熬不下去了才去看醫生。這樣一拖再拖,導致身體越來越糟糕。

那時候,馮金槐的印刷廠要搬到香港去,他也得跟著去,本來想著帶上小艾一起去。但是小艾的身體吃不消,就商量著讓馮金槐先去,小艾病好了再去。

結果遇到時局動盪,馮金槐在香港不順利,只能逃到內地的某個城市紮根下來。交通不便,通訊不便,他這一走,就是好幾年。

當時,馮金槐的大伯和三弟都到上海來避難,大伯拖家帶口住進了小艾家。一家人都要吃飯,小艾只能繼續去當女傭賺錢,把賺來的錢都拿去貼補家用。

小艾心甘情願這麼做,因為在她看來,馮金槐的親人就像自己的親人一般。長期的勞累,讓小艾再次病倒,這一次比上次還要兇險。

這時候馮金槐終於回來了,帶著小艾去看醫生。

醫生說是子宮炎,需要摘除子宮,不然有生命危險。小艾不同意,一個是家裡沒錢,另一個是沒了子宮就不能生育了,她一直想要給馮金槐生個孩子。

後來,小艾手術沒做,倒是領養了一個孩子,養了幾年,算是彌補了他們婚姻的遺憾。但是小艾終究還是看不到這個孩子長大了,她終於病入膏肓。

小說的最後一段是這麼寫的:

小艾咬著牙輕聲道:“我真恨死了席家他們,我這病都是他們害我的,這些年了,我這條命還送在他們手裡。”


金槐道:"不會的,不會讓你死的,不會的。"他說話的聲音很低,可是好像從心裡叫喊出來。

張愛玲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但很容易看出來,小艾的病熬了這麼多年,沒有根治,喪命再正常不過了。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潸然淚下。心酸還是心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只是覺得像小艾這樣的姑娘,不該這樣悲涼死去。她從小到大,受盡苦楚,該得到一點光亮。只是命運弄人,或許從一出生就註定了結局。

在那樣的年代,女性沒有地位,更多的是淪為工具和玩物。

像小艾這樣的女性,根本無處可逃。

但我還是很敬佩她,縱使身處深淵,她從來沒有放棄鬥爭,就算她的鬥爭是暗戳戳的,也讓人看到她堅韌的一面。

她更可貴的是,哪怕很少從別人身上得到溫暖和接納,但是她對馮金槐和他家人都是掏心窩子的。

這種真誠和善良,就是那句“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吧。

小艾死得太可惜,她就像石頭縫裡的野草,無論環境多艱苦,都能成長起來。

只是病魔堵住了她的出口,讓她從此湮滅。她病死了,席家的每一個人都是兇手。那些殘害她的,袖手旁觀的,把她當成笑料的,一個都別想跑。

更令我唏噓的是,席家明明各個都是苦命人,在那個大宅子裡熬呀熬,可是卻還要自相殘殺,讓彼此的痛苦更增一分。

END.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小艾的命運?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